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521)
2022(7941)
2021(7355)
2020(5965)
2019(13696)
2018(13396)
2017(25834)
2016(13506)
2015(15357)
2014(15206)
2013(15104)
2012(14676)
2011(13796)
2010(13932)
2009(13201)
2008(12821)
2007(11416)
2006(10658)
2005(9951)
作者
(38490)
(32232)
(32228)
(30912)
(21051)
(15188)
(14428)
(12439)
(12353)
(11517)
(11366)
(10500)
(10438)
(10408)
(10343)
(10006)
(9644)
(9319)
(9211)
(8746)
(8344)
(7796)
(7673)
(7428)
(7405)
(7392)
(6897)
(6693)
(6448)
(6379)
学科
(82038)
经济(81975)
管理(40370)
(33789)
方法(27483)
(26028)
企业(26028)
数学(24868)
数学方法(24667)
中国(22006)
地方(19021)
(17410)
环境(15518)
(15228)
贸易(15220)
(15156)
(14853)
业经(13882)
(13372)
地方经济(13279)
(12864)
(11703)
农业(11190)
(11140)
金融(11140)
(11104)
银行(11102)
(10869)
(10433)
(10223)
机构
大学(206961)
学院(206463)
(108884)
经济(107157)
研究(79561)
管理(77452)
理学(65668)
理学院(64967)
管理学(64239)
管理学院(63838)
中国(62569)
(47744)
(43555)
科学(41688)
(39307)
财经(37475)
经济学(36193)
研究所(35292)
中心(34427)
(34184)
经济学院(32344)
(29984)
北京(28591)
(28143)
财经大学(27578)
(26707)
(26349)
师范(26221)
科学院(24053)
(23208)
基金
项目(127862)
科学(103103)
研究(97471)
基金(96682)
(82727)
国家(82115)
科学基金(70596)
社会(67552)
社会科(64298)
社会科学(64287)
基金项目(48846)
(45391)
教育(43085)
自然(41345)
资助(41155)
自然科(40332)
自然科学(40321)
自然科学基金(39633)
(38708)
编号(36911)
成果(31202)
(30672)
国家社会(29746)
(29725)
重点(28815)
中国(27688)
教育部(27047)
课题(26282)
人文(26035)
(25636)
期刊
(127369)
经济(127369)
研究(72538)
中国(40069)
(34614)
管理(30628)
科学(26003)
(24790)
学报(23839)
(23417)
金融(23417)
经济研究(22630)
财经(20213)
大学(19333)
学学(18233)
(17689)
技术(17116)
农业(17086)
教育(16721)
问题(16692)
业经(16686)
(16289)
国际(14939)
世界(14526)
技术经济(12358)
统计(11539)
经济问题(10247)
(10005)
现代(9522)
经济管理(9478)
共检索到32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卫平  
在世界经济与贸易衰退情况下,中国经济近二年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和潜力,这是注意运用政策建立抗风险传导机制的努力结果,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克服困难与不足,提出新的任务及确立内外均衡的措施十分重要,必须对体制与制度改革加以更多关注,予生产力以内生变量的考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锁云  高侯平  
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入WTO的中国也面临着追求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在内部经济存在通缩、失业 ,外部经济存在顺差但增幅减缓的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要求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我国财政政策施展空间有限、货币政策的效力不高 ,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我国利率是管制的 ,汇率是僵化的 ,利率、汇率变动与利率平价模型并不契合 ,因此短期来看要使利率下调、汇率稳定以实现内外均衡 ,长期则要求利率汇率的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毅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内外失衡的状态,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与政策应对方面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具体状态的分析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存在内部衰退和外部顺差的内外失衡状况,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增长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持续多年的官方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外部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机制不足,并提出应推行旨在调结构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樊纲  魏强  刘鹏  
我国经常项目持续的大规模顺差,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拆解,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说明长期的储蓄-消费失衡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业可支配收入相对于劳动者报酬不断提高带来的收入结构和储蓄结构失衡。我国当前企业未分配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利润率"虚高"和国企"不分红"问题。只有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储蓄降低到适当的水平,通过拉动内需消除我国过大的贸易顺差,从根本上解决内外经济比例失衡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毅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内外失衡的状态,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与政策应对方面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具体状态的分析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存在内部衰退和外部顺差的内外失衡状况,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增长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持续多年的官方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外部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机制不足,并提出应推行旨在调结构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峰  
文章在大国的内外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嵌入资本项目的内外均衡理论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我国内外失衡之间的关系,发现从形成条件看,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趋向逐步缓解,如果条件发生变化,中国国内储蓄和投资盈余和国际收支的进出口盈余会同时减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杰  
作为调节对外经济的价格杠杆 ,人民币名义汇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稳中有升 ,但却并未恶化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 ,这是因为政府通过出口退税这一财政政策引起的实际汇率贬值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升值的负面影响 ,从而取代汇率政策对经济外部均衡的调节功能。在对这两种外部均衡政策工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并结合当前出口下滑的严峻形势。本文指出 :当前单纯依靠财政税收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的机会成本相当大 ,为适应WTO市场化要求 ,应该转向更为灵活的弹性汇率制 ,逐步放松对汇率政策的束缚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搭配 ,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外部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阿立  伍文中  
文章从运用最大最小模型求出我国2136个县市及各区域中心,根据1997—2013年我国及各区域发展重心迁移以及向中心移动距离探讨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演化,发展差距收敛,进而评价我国区域政策效应。结果表明:1997—2013年我国发展重心向中心移动了60公里,向西部中心移动了138公里,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重心分别向其中心移动了75、32、104公里,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发展出现全域收敛和区域俱乐部收敛,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统筹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明显成效,当然,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协调任务仍很艰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平方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相天东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存在一种复杂的联系机制,使货币政策处于困境之中,影响了调控效果。文章评价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联系机制与成因,并提出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思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始终存在并不断扩大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制约着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在当前经济平缓增长形势下,中央重申"调结构"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所谓"调结构"调哪些结构?这些失衡的结构又是如何形成的?在什么原则下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结构的均衡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经济非均衡结构的主要表现,剖析其形成机制,探寻达到结构均衡化的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沈葳  
本文尝试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历史经验,在批判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均衡取向。首先,依据均衡与非均衡概念的新古典含义,重新界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方式与非均衡方式。其次,通过分时期实证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政策原则和实际绩效,进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与均衡发展战略的历史比较研究。最后,说明基于市场深化的中国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及其操作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国成,仇怡  
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形成了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重点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也派生出地区经济在发展中扩大差距、收入分配在增长中出现倾斜、消费水平在提高中产生断层、产业结构在优化中升级滞后、市场环境在完善中局部瓶颈等制约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果。为了拓展未来经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经济发展战略应由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重点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以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为重点的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