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8)
2023(7923)
2022(6110)
2021(5604)
2020(4548)
2019(10500)
2018(10217)
2017(19918)
2016(10172)
2015(11277)
2014(11014)
2013(11229)
2012(10958)
2011(10358)
2010(10226)
2009(9703)
2008(9292)
2007(8079)
2006(7519)
2005(7142)
作者
(29178)
(24340)
(24301)
(23551)
(15687)
(11509)
(10958)
(9459)
(9328)
(8829)
(8485)
(8011)
(7961)
(7880)
(7818)
(7623)
(7326)
(6973)
(6925)
(6463)
(6355)
(5838)
(5808)
(5660)
(5595)
(5582)
(5161)
(4871)
(4799)
(4751)
学科
(74268)
经济(74226)
管理(25801)
方法(24108)
数学(22190)
数学方法(22128)
(22062)
中国(19059)
地方(17217)
(16562)
企业(16562)
地方经济(12930)
(12676)
业经(12506)
(12134)
贸易(12127)
(11808)
(11540)
(10825)
(10783)
产业(9913)
环境(9459)
(9325)
金融(9325)
(8939)
(8884)
银行(8877)
(8695)
(8488)
农业(8261)
机构
大学(159647)
学院(157084)
(89890)
经济(88773)
研究(64369)
管理(56393)
中国(50063)
理学(48175)
理学院(47603)
管理学(47137)
管理学院(46821)
(36754)
(33707)
科学(33185)
(31831)
经济学(31665)
财经(29732)
研究所(28834)
经济学院(28373)
(27277)
中心(26583)
(22772)
北京(22210)
财经大学(22165)
(21285)
(20701)
科学院(20070)
(19394)
师范(19252)
社会(18687)
基金
项目(99195)
科学(80310)
基金(76509)
研究(73683)
(66367)
国家(65928)
科学基金(56363)
社会(53437)
社会科(51027)
社会科学(51017)
基金项目(38937)
(33925)
自然(32155)
教育(32027)
资助(32023)
自然科(31431)
自然科学(31422)
自然科学基金(30933)
(29273)
编号(25847)
国家社会(24720)
(24315)
(23709)
中国(23534)
重点(22768)
教育部(21518)
成果(21240)
(20595)
发展(20449)
经济(20440)
期刊
(102979)
经济(102979)
研究(56583)
中国(29266)
(26322)
管理(22864)
科学(21476)
学报(20361)
经济研究(19509)
(18880)
财经(16889)
(16552)
金融(16552)
大学(16388)
学学(15672)
(14930)
问题(13915)
(13121)
农业(12950)
技术(12605)
世界(12599)
业经(12406)
国际(11875)
技术经济(10237)
教育(9212)
统计(9178)
经济问题(8611)
(7648)
(7531)
经济管理(7385)
共检索到247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华而诚  
基于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分析,本文指出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初见成效,这反映在近期经济效率的改善、生产力的增长和杠杆的稳定上。虽然面临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造成的不利影响,但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健康的结构转型之路,从而展现出良好的中期前景。继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可确保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登峰  
坦率地说,我没资格在这里对唐杰教授这本涵盖内容非常丰富的书做任何评论,只能说是谈一谈读后感。该书的后记里面说,这是一本从微信群里走出来的书,但是从我跟唐杰教授学习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这应该是唐杰教授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一个阶段总结,只是微信群里的观点碰撞激发了唐杰教授将多年的成果用专著形式做了一个集成。该书中的许多观点,唐杰教授早在在2009年和2010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2010年底唐杰教授出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旭  
我国经济战略调整与实施的过程,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还需要科学理解和移植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超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成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提。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具体实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中的重要实施环节,必须夯实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才能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中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旭  
我国经济战略调整与实施的过程,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还需要科学理解和移植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超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成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提。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具体实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中的重要实施环节,必须夯实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才能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转换中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宇  
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靠传统的刺激投资和出口等需求侧的政策是不够的。当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以提升有效要素供给的总量和质量,提高潜在增长率,改善供给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伟杰  张少华  
立足供给侧视角,构造分析中国经济减速的分解框架。研究发现:(1)本轮中国经济减速早有隐患: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生产率增长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二是整个样本期内,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效率表现不佳。(2)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增长有着坚实的效率基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5.19%;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两大区域战略得以成功的关键。(3)本轮中国经济发展特征是减速增效,尽管2008—2012年实际GDP增长率9.25%低于1978—2012年实际GDP增长率9.92%,但是TFPG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5.19%,远高于1978—2012年的53.63%。(4)发展金融、深化国企改革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等有助于消除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双重隐患,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走出"高投资—高增长—低效率—高投资—高增长"的恶性循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从分析造成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若干因素入手,论证2012年以来的增长减速,不是需求侧冲击造成的,而是人口结构转变从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结果,即包括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放慢、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源重新配置空间缩小以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减速等供给侧原因。现有文献中从增长视角出发的研究,由于缺乏对中国特殊经验和挑战的深刻理解,简单把"回归到均值"的统计规律应用来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得出悲观结论,也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说服力。本文建议放弃周期分析的需求侧视角,而立足于增长分析的供给侧视角,指出可以显著提高潜在增长率的若干环节,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改革红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原锦凤  
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结构矛盾凸显的宏观环境下,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效率决定着我国"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周期内经济体系的发展走向。因此,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通过对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应走向的系统评述,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确立了现实依据;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隐性通胀特征的静态考察和对未来经济运行显性通胀风险的动态预测,明确了供给侧改革实施的合理契机;通过对工业化后期经济体供需协同机制的分析,定位了供给侧改革攻坚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通过对国际经验与国情特征的结合研究,针对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组合和时序安排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华军  楚尔鸣  
如果能够从需求和供给双侧发力,未来中国经济仍可以重回中高速增长之路。本文首先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单纯需求侧管理的不可持续性,那么供给侧管理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揭示需求和供给双侧改革的思想溯源,以及欧美国家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发现,通过需求侧管理稳定经济增长,依靠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既兼顾了短期与长期发展,又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鼓励创业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是中国经济从超常规增长向正常增长收敛的路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焕峰  邱梦圆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焕峰  邱梦圆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焕峰  邱梦圆  
为找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了解增长动力的演变规律,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解析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DEA方法,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中国各地区劳动、资本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角度,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特征和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来源由前期的消费转变为出口后,近年来又转变为投资,而资本要素一直是中国各省市增长的主要要素驱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投资主导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效率下降等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万春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原财政部长楼继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厉以宁等研究学者创作的《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重塑中国布局》一书,明确分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针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改革的策略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本书由简入深,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表述,无论是学生,还是研究人员、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结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是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濮文均  
本文围绕2016年初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肯定"十二五"末南通民营经济发展特点、指出主要存在问题,剖析了问题原因,对下一步在供给侧改革中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主体活力,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民营经济结构优化,在推动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着力为民营经济提供要素支撑等五点粗浅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玉书  楼东玮  
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短期的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生产前沿面),我们若消除所有错配年份的错配因素,则在这些年份中,可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