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8)
- 2023(15315)
- 2022(12850)
- 2021(12140)
- 2020(10078)
- 2019(23276)
- 2018(23541)
- 2017(43331)
- 2016(23985)
- 2015(27533)
- 2014(27842)
- 2013(26768)
- 2012(24785)
- 2011(22761)
- 2010(23320)
- 2009(21812)
- 2008(21425)
- 2007(19320)
- 2006(17410)
- 2005(16209)
- 学科
- 济(110338)
- 经济(110206)
- 管理(68131)
- 业(57957)
- 企(49098)
- 企业(49098)
- 方法(41500)
- 数学(36582)
- 数学方法(35861)
- 中国(30742)
- 财(25157)
- 农(24695)
- 制(24342)
- 地方(22749)
- 业经(22606)
- 学(20912)
- 理论(19007)
- 贸(18268)
- 体(18264)
- 贸易(18252)
- 易(17736)
- 银(17641)
- 银行(17620)
- 融(17112)
- 金融(17105)
- 行(16969)
- 农业(15434)
- 环境(15374)
- 和(14664)
- 教学(14562)
- 机构
- 大学(342258)
- 学院(341790)
- 济(147067)
- 经济(143983)
- 管理(122650)
- 研究(121527)
- 理学(103490)
- 理学院(102291)
- 管理学(100155)
- 管理学院(99513)
- 中国(93942)
- 京(73754)
- 财(70863)
- 科学(69760)
- 所(61629)
- 研究所(55018)
- 财经(54415)
- 中心(54291)
- 江(53644)
- 农(50478)
- 经(49234)
- 北京(47758)
- 范(47397)
- 师范(46920)
- 经济学(46746)
- 业大(44440)
- 院(43342)
- 州(42102)
- 经济学院(41580)
- 财经大学(39985)
- 基金
- 项目(213684)
- 科学(167867)
- 研究(161621)
- 基金(153029)
- 家(132577)
- 国家(131499)
- 科学基金(112016)
- 社会(102274)
- 社会科(96905)
- 社会科学(96882)
- 省(83066)
- 基金项目(78339)
- 教育(77994)
- 划(69752)
- 自然(69070)
- 自然科(67509)
- 自然科学(67492)
- 自然科学基金(66262)
- 编号(66098)
- 资助(64638)
- 成果(56569)
- 重点(49168)
- 课题(48687)
- 部(48487)
- 发(46423)
- 创(44010)
- 国家社会(42817)
- 制(42426)
- 教育部(42371)
- 大学(41657)
- 期刊
- 济(174249)
- 经济(174249)
- 研究(112780)
- 中国(80491)
- 财(56877)
- 教育(52695)
- 管理(50963)
- 学报(49555)
- 农(46831)
- 科学(45984)
- 大学(39003)
- 学学(35888)
- 技术(34889)
- 融(34144)
- 金融(34144)
- 农业(31306)
- 经济研究(28981)
- 财经(28729)
- 业经(24965)
- 经(24961)
- 问题(21843)
- 贸(18989)
- 统计(18390)
- 技术经济(17559)
- 世界(17537)
- 业(17225)
- 国际(17101)
- 策(16241)
- 职业(15981)
- 图书(15606)
共检索到546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飞 金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作为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发展趋势,研讨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和采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是一门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为改革指出了大方向,现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通力协作,拿出可供选择和实施的目标模式和总体方案。下面,笔者仅就我国经济制体改革的目标模式谈点意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关键词:
市场取向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菊红 邓可斌
传统的分权理论将分权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忽视了转型经济中分权的内生性特质,因而难以回答分权因何而变迁这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归纳与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分权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式分权由经济发展内生而出,并且内生的分权通过对各级政府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分权的变迁直接影响着中国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变迁。由于中国的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路径依赖,在各级政府与经济主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理性博弈的条件下,这种变迁的结果会促使政府体制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
关键词:
分权 内生性 转型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辉 万泉
福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张宗辉,万泉一、福建林业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抉择1989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七年,绿化八闽”的宏伟目标,制定并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和“五个基地一条线”建设规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晔
作者认为,列宁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列宁在体制改革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是"阐明了新经济体制下一系列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解决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有: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只靠革命热情,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工农业生产都应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原则;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正确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冯璐 李皎
文章对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探索阶段的理论创新、政策践行及绩效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认识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其全局引领,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是在这一全局引领下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理论拓展。在践行层面,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思为指导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策践行。这些政策践行是理论创新的现实体现,同时又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两者之间动态互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克明
一、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分析中国电力工业已有110年历史,建国初期全国仅有发电装机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人均发电量不足10千瓦时。建国后30年,到1978年发电装机达到5712万千瓦,年发电量2566亿千瓦时。改革开放16年来,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电力发展,自1988年以来,年均装机增长8.1%,每年新增装机超过1500万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宋欣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针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围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不仅帮助我国从实践的挫折中快速恢复,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丁林峰
文章将1978年至1992年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探索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该阶段体制改革思想的变化路径和理论逻辑、各项具体政策的推进过程以及经济绩效,阐明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在思想轨迹方面,改革目标的市场化取向不断增强,经历了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包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等在内的成体系的指导理论。在政策实践方面,经历了农村经济、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和价格机制改革等具体改革过程,摸索和总结了正确有效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其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阐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杨柔 徐文斌
文章将1992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探索阶段,并对这个时期从理论思想、政策践行和经济绩效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在理论思想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六大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发展历程。其次,在政策践行方面,从宏观、微观、市场体系和国际四个层面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经济绩效方面,从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四方面对我国在全面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绩效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全面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会元
在改革新时期,中国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讨和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1992年后,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这是一条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模式发展之路。本文还就1992~2001年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试做估价。
关键词:
中国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市场化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8%、8.4%和10.3%。取得上述结果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放权。改革的所有成果表明:由于破除了旧的高度集中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放松了对各级组织、特别是企业的行政约束,企业逐步焕发出活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新旧体制间的摩擦正在逐步加大,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形成合理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节体制。而推进改革的核心就在于逐步使我国的经济运行转到市场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