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0)
- 2023(9409)
- 2022(7506)
- 2021(6786)
- 2020(5634)
- 2019(12915)
- 2018(12523)
- 2017(23657)
- 2016(12441)
- 2015(14112)
- 2014(14118)
- 2013(14464)
- 2012(13780)
- 2011(12860)
- 2010(12703)
- 2009(12165)
- 2008(11707)
- 2007(10100)
- 2006(9401)
- 2005(8859)
- 学科
- 济(79475)
- 经济(79413)
- 管理(32716)
- 业(28385)
- 方法(27079)
- 数学(24144)
- 数学方法(23986)
- 企(21763)
- 企业(21763)
- 中国(21338)
- 地方(17894)
- 农(14545)
- 业经(13982)
- 学(13656)
- 贸(13640)
- 贸易(13629)
- 财(13312)
- 易(13275)
- 地方经济(12939)
- 制(11877)
- 融(11163)
- 金融(11163)
- 银(10888)
- 银行(10872)
- 环境(10619)
- 行(10557)
- 农业(10085)
- 发(9241)
- 和(9080)
- 体(8952)
- 机构
- 大学(191570)
- 学院(186965)
- 济(98796)
- 经济(97289)
- 研究(75928)
- 管理(67616)
- 中国(59867)
- 理学(57358)
- 理学院(56659)
- 管理学(55898)
- 管理学院(55529)
- 财(42963)
- 京(41160)
- 科学(40613)
- 所(38245)
- 研究所(34413)
- 财经(33890)
- 经济学(33757)
- 中心(32254)
- 经(31124)
- 经济学院(30194)
- 农(27239)
- 北京(27120)
- 江(26923)
- 院(26829)
- 财经大学(25266)
- 范(24572)
- 师范(24382)
- 科学院(23285)
- 业大(22191)
- 基金
- 项目(117875)
- 科学(94113)
- 基金(89669)
- 研究(86489)
- 家(78377)
- 国家(77851)
- 科学基金(66052)
- 社会(60398)
- 社会科(57551)
- 社会科学(57536)
- 基金项目(45664)
- 省(40875)
- 自然(39254)
- 自然科(38363)
- 自然科学(38350)
- 教育(38199)
- 自然科学基金(37723)
- 资助(37530)
- 划(35433)
- 编号(31126)
- 部(28418)
- 国家社会(27361)
- 发(27108)
- 重点(27045)
- 成果(26331)
- 中国(26264)
- 教育部(24843)
- 创(23494)
- 人文(23401)
- 发展(22717)
- 期刊
- 济(114373)
- 经济(114373)
- 研究(66543)
- 中国(39503)
- 财(32065)
- 管理(28199)
- 学报(26789)
- 科学(26355)
- 农(24638)
- 大学(20982)
- 融(20805)
- 金融(20805)
- 经济研究(20613)
- 学学(19668)
- 财经(18344)
- 农业(16944)
- 经(16148)
- 技术(15544)
- 教育(15020)
- 问题(14934)
- 贸(14700)
- 世界(13637)
- 业经(13456)
- 国际(13401)
- 技术经济(11347)
- 统计(10601)
- 业(10078)
- 经济问题(9177)
- 策(9033)
- 经济管理(8420)
共检索到304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赵家章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原有规模效率模式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比较优势的转变,中国开始步入以城市化和经济结构服务化为主要特征的二次经济转型。如何在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减少外部冲击,顺利实现二次转型并再次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是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赵家章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转型显现出积极的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运行基本稳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现实,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处于攻坚阶段,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也在累积。如何更好地选择中国经济增长转型路径,防范金融风险,顺利推进经济新常态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几年宏观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赵家章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转型显现出积极的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运行基本稳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现实,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处于攻坚阶段,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也在累积。如何更好地选择中国经济增长转型路径,防范金融风险,顺利推进经济新常态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几年宏观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 何竟
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与大国发展模式"这一主题,分析了过去70年经济发展中工业化的演进、政府行为的转变、经济周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大国治理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措施和发展模式,并就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税收、香港经济发展、新经济发展、贸易转型与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发布《2019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报告》,通过对我国35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调查,从消费者信心、教育质量、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四方面分析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 蔚金霞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基本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正逐步迈向中高端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也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如何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防范各类风险,是学术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与防范金融风险"的主题,针对新经济学理论紧缺、深化改革、防范风险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 蔚金霞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基本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正逐步迈向中高端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也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如何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防范各类风险,是学术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第十一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与防范金融风险"的主题,针对新经济学理论紧缺、深化改革、防范风险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锦冬
经过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长久动力。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常态新转型——‘十三五’规划展望"的主题,针对"十三五"规划展望、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新常态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 赵阳
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由于规模效益和贸易全球化取得高速增长,实现快速赶超。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二次转型时期,需更广泛地探索经济增长的效益来源以促进中国经济提升效率、推动创新发展。在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二次转型与防范外部冲击"的主题,针对二次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形势、新经济快速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雪 蔚金霞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表明我国已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以"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主题,围绕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和一些重要经济问题,针对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城市生活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雪 赵阳
第八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4年6月28~29日在京召开,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增速换挡与经济发展转型"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正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增长期"转换,其自身演进呈现出增长动力缺失及依赖全球化生产过程的断层,传统增长模式遇到瓶颈,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激化。与会专家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乐观,专家认为所谓换挡,不仅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更应是增长质量的换挡,而成功换挡转型的根本途径唯有继续深化改革。
关键词:
经济增速换挡 结构升级 发展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赵家章
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依然低位运行,尽管有些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回升,但经济向上运行的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于2013年6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宏观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雪 赵阳
第九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于2015年7月4~5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经济转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深入研讨。2015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较改革开放三十年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而言,中国经济继续处于低位调整中。与此同时,在前期结构调整政策的作用下,经济结构继续向优化和完善方向发展,经济质量与效益初步向好。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型,唯有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经济转型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生 郎丽华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尽管中央政府对今年GDP实现7%的目标充满信心,但在整个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全球经济继续深度调整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实现我们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我们将持续面临的严重的挑战。"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本届论坛围绕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这一主题,探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1)”国际高峰论坛邀请函
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双赢的政策选择——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
金融发展 宏观稳定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7)会议综述
稳定宏观经济;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2)国际高峰论坛综述
经济稳定与持续繁荣的宏观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1)国际高峰论坛综述
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与大国发展模式——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综述
推动周期与增长理论发展 攻坚现实经济难题——“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发展2011高峰论坛”综述
结构性改革与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2)国际高峰论坛综述
宏观形势谨慎乐观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08年会综述
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