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6)
- 2023(8455)
- 2022(7043)
- 2021(6512)
- 2020(5212)
- 2019(12056)
- 2018(11886)
- 2017(21790)
- 2016(11605)
- 2015(13502)
- 2014(13750)
- 2013(13741)
- 2012(13305)
- 2011(12480)
- 2010(12512)
- 2009(11671)
- 2008(11316)
- 2007(10159)
- 2006(9420)
- 2005(8836)
- 学科
- 济(75616)
- 经济(75551)
- 管理(31518)
- 方法(25047)
- 业(25029)
- 数学(22444)
- 数学方法(22301)
- 中国(20370)
- 企(19125)
- 企业(19125)
- 地方(17317)
- 农(13826)
- 贸(12822)
- 贸易(12811)
- 业经(12725)
- 地方经济(12645)
- 学(12519)
- 易(12460)
- 财(11982)
- 制(11585)
- 环境(11108)
- 融(10046)
- 金融(10045)
- 银(9985)
- 银行(9977)
- 行(9692)
- 发(9213)
- 农业(9140)
- 和(8953)
- 体(8750)
- 机构
- 大学(180345)
- 学院(179288)
- 济(93068)
- 经济(91533)
- 研究(69838)
- 管理(61654)
- 中国(55631)
- 理学(51314)
- 理学院(50695)
- 管理学(49984)
- 管理学院(49637)
- 财(40921)
- 京(38931)
- 科学(37060)
- 所(35328)
- 财经(32133)
- 经济学(32081)
- 研究所(31402)
- 中心(30094)
- 经(29246)
- 经济学院(28674)
- 江(27312)
- 北京(25895)
- 院(24726)
- 农(24152)
- 财经大学(23655)
- 范(23089)
- 师范(22915)
- 州(21292)
- 科学院(21211)
- 基金
- 项目(106713)
- 科学(84268)
- 研究(81305)
- 基金(79103)
- 家(68184)
- 国家(67670)
- 科学基金(57222)
- 社会(55217)
- 社会科(52478)
- 社会科学(52468)
- 基金项目(39794)
- 省(38191)
- 教育(36779)
- 资助(33974)
- 自然(32817)
- 划(32166)
- 自然科(32044)
- 自然科学(32035)
- 自然科学基金(31491)
- 编号(30908)
- 成果(25972)
- 部(25302)
- 发(24886)
- 国家社会(24666)
- 中国(24398)
- 重点(24366)
- 课题(22590)
- 教育部(22280)
- 发展(21342)
- 创(21226)
共检索到29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国家统计局2015年4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40 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创2009年以来的新低。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为6.2%。数据一出,个别悲观者惊呼,中国经济有二次探底风险,有硬着陆之忧,还有的预测7%不是底部。笔者认为没那么悲观。前期公布的先行经济数据,特别是3月份进出口数据有较大幅度滑落,市场纷纷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速会"破7",而最终维持在7%的水平,说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国际司课题组
从2009年第3季度到2010年上半年,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的经济学定义,可以认为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阶段。2010年9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宣布,2007年12月开始的经济衰退于2009年6月结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连平 陆志明 唐建伟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是指经济复苏过程中再次出现下调现象,目前欧洲PIIGS五国财政赤字与债务危机、新兴市场经济过热的潜在通胀压力、欧美宏微观经济复苏不同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投资消费信心不足,以及房地产信用卡和中小银行市场动荡都是未来可能导致经济复苏二次探底的主要原因。欧盟有必要尽早采取降低赤字与债务、降低通胀压力,以及提振就业和信心的举措尽可能规避二次探底的风险。
关键词:
危机治理 二次探底 债务危机 经济复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本文从经济周期的视角,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二次紧缩"。短期"双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实现"保8"的目标,但其代价可能是引发资产泡沫,延长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一旦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将会进入"二次紧缩"。本文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存货调整阶段,并开始了价格调整,但是实质性的产能调整尚未展开。在产能调整不充分的条件下,整体经济很难重回增长向上的运行轨道;在短期内,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是有效的,因为它能减缓经济的深度下滑,但并不能拉动经济的回升。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是市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将面临"二次紧缩"的风险。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二次紧缩 产能调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均GDP超过了1万国际元的标准,经济进入到二次转型阶段。以人力资本为基准的现代服务业和提升广义人力资本的消费成为经济二次转型的两大引擎。"十三五"期间正是一个从物质增长阶段向以人力资本推动创新驱动阶段转换的重要时期,应积极采取供应侧改革,特别是对税收、国企和政府行政干预体制进行改革,强化市场对创新的激励;放松现代服务业,科教文卫体、信息、金融的管制,打开创新空间,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的二次转型。
关键词:
经济二次转型 现代服务业 消费 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6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探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周期、中国房地产周期、中国债务周期、库存周期、新产业培育周期、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16年出现深度下滑,而本轮周期的第二个底部在第3—4季度开始出现,预计将在2017年后期出现稳定的反弹,步入中高速的稳态增长轨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取决于以上七大周期的调整情况,其决定着本轮经济下行的底部以及底部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我们必须对改革动力体系的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世界经济的变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在低迷中有繁荣,在疲软中有新...
关键词:
探底 宏观经济政策 再定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赵家章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原有规模效率模式赖以发挥作用的各种比较优势的转变,中国开始步入以城市化和经济结构服务化为主要特征的二次经济转型。如何在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减少外部冲击,顺利实现二次转型并再次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是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本文比较分析了两项关于FDI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这两项成果间迥异的研究结论和相应的近乎对立的政策主张,剖析了实证研究中可能形成的二次统计误差,提请人们从变量选择、模型方法、数据运用等各个方面,全面关注实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增速较上年四季度降低0.3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率4月份较3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5月份较4月份又提高0.2个百分点。综合以上情况看,中国经济增长在下行态势中开始显现筑底企稳的迹象。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筑底企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群
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6.7%,与第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工业增长率较第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从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长趋稳态势开始显现。同时也要看到,上半年投资增速较第一季度降低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降低了2.9个百分点;外贸出口仍然是负增长,按美元计算,6月份出口降幅较5月份加大。5月份、6月份PMI指数连续小幅回落,市场信心偏弱,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晓
在增长中挤压泡沫、改善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软着陆”秦晓进入90年代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在此期间通过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成功地遏制了1992年至1994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呈现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哲民
在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由依靠优惠政策,转向依靠“两个转变”来发展经济,这标志着经济特区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时期。经济特区要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关键在于不断创新,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