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8259)
- 2022(6684)
- 2021(6163)
- 2020(4969)
- 2019(11450)
- 2018(10889)
- 2017(20470)
- 2016(10324)
- 2015(11768)
- 2014(11448)
- 2013(11693)
- 2012(11367)
- 2011(10826)
- 2010(10784)
- 2009(10126)
- 2008(9788)
- 2007(8501)
- 2006(8022)
- 2005(7684)
- 学科
- 济(73984)
- 经济(73932)
- 管理(26089)
- 方法(23572)
- 业(21236)
- 数学(21235)
- 数学方法(21111)
- 中国(19625)
- 地方(16960)
- 企(15733)
- 企业(15733)
- 农(13110)
- 地方经济(12643)
- 贸(12329)
- 贸易(12318)
- 易(11967)
- 业经(11934)
- 学(11808)
- 财(10262)
- 制(10185)
- 融(9617)
- 金融(9617)
- 关系(9349)
- 环境(9345)
- 银(8887)
- 银行(8881)
- 发(8783)
- 行(8736)
- 农业(8638)
- 体(8333)
- 机构
- 大学(165638)
- 学院(160639)
- 济(89225)
- 经济(88009)
- 研究(67737)
- 管理(57291)
- 中国(52501)
- 理学(48340)
- 理学院(47762)
- 管理学(47203)
- 管理学院(46869)
- 财(37888)
- 京(35896)
- 科学(34693)
- 所(33660)
- 经济学(30855)
- 研究所(30265)
- 财经(30033)
- 中心(28154)
- 经(27556)
- 经济学院(27501)
- 院(23884)
- 北京(23858)
- 江(22672)
- 财经大学(22340)
- 农(21899)
- 范(21104)
- 师范(20988)
- 科学院(20739)
- 社会(19527)
- 基金
- 项目(100597)
- 科学(80977)
- 基金(77320)
- 研究(75898)
- 家(67431)
- 国家(66964)
- 科学基金(56524)
- 社会(54134)
- 社会科(51607)
- 社会科学(51597)
- 基金项目(38746)
- 省(33641)
- 教育(33416)
- 资助(32051)
- 自然(31898)
- 自然科(31169)
- 自然科学(31158)
- 自然科学基金(30642)
- 划(29589)
- 编号(27091)
- 国家社会(25235)
- 部(24711)
- 中国(24087)
- 发(23549)
- 成果(23288)
- 重点(23268)
- 教育部(21904)
- 人文(20366)
- 发展(20327)
- 创(20145)
共检索到264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盛雯雯
投资作为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密切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为保证中长期中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应同时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大问题,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投资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投资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进行探析,进而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投资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亟需依靠进一步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由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及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城镇化本身难以担当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单一突破口,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更为重要。下一轮中国经济全面改革应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退民进"改革等四项内容为重点。改革中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时限要求,由权威班子进行组织领导。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 顶层设计 十八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哈继铭
我的讲话内容主要是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看法,短期由于各种调控,股价上下波动很正常,但是从中长期趋势看是向上走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将中国现在的情况和日本七十年代进行对比,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方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如何逻辑一致地解读2015年以来发生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种种公司治理"乱象"和"怪象"?在提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三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理解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一个统一逻辑分析框架。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我国资本市场进入股权分散时代,"野蛮人频繁撞门"和隐身在各种金字塔控股结构之后的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存在。当野蛮人遭遇"中国式"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出现了。我国需要从监管和公司治理政策两方面积极应对,如推行双层股权结构,制定税收政策减少金字塔控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美华 朱应皋
最低工资制度从诞生时起就备受争议。主流经济学家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最低工资是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管制,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经济效率下降。尽管这一结论并未完全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效率和就业自然是我们首要关注的。理论和现实说明,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最低工资的实施环境,那么政府为什么还要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呢?本文提供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框架。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政治经济学 制度逻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东德
以公司契约理论为理论工具,对股东权行使规则进行契约解释,揭示出公司法规则背后的法律经济学含义。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在于通过效率安排,节省公司参与者的交易成本。这从法律经济学上证明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行使规则的正当性。为了使公司法成为一部富有效率、促进股东价值的法律,我国立法应该正确地反映股东权行使规则的经济逻辑。
关键词:
股东权 行使规则 经济逻辑 公司契约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红福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目前还缺乏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对这一伟大实践问题进行系统阐释,亟需总结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科学回答“对外开放的成就之问”,构建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学理论体系、方法和工具。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成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本质特征,故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方法是开放型经济的前沿理论和工具,也是解释当前国际经济现象的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方法的统一逻辑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是具有国内和国际共性的,但也具有历史、思想意识和开放目的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精准设计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系的政策保障体制;拓展新时代比较优势理论,积极融入全球生产链并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华
本文在分析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世界电信改革的经验,回顾我国电信改革历程,提出并构建了TDG-RCP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旨在使中国电信改革能够沿着“规制—竞争—产权”的演进逻辑螺旋上升、逐步推进。从趋势上看,以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为目标,在3G实施和3C融合、兑现WTO承诺与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电信立法与专业规制、运营商全业务竞争、业务开放以及向民营资本开放正逐渐成为现实。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军 王念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郑石桥
政府审计功能关注政府审计能干什么,包括鉴证、评价、监督、建议和指导五大功能;政府审计主题关注审计什么,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和制度;政府审计客体关注审计谁,公共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或承载者是审计客体,包括组织、实物、公共政策和领导干部。政府审计功能、审计主题和审计客体共同决定政府审计业务类型体系,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是政府审计不同功能作用于不同审计客体的不同审计主题所形成的,审计主题是审计业务类型的骨架,根据审计主题,政府审计业务分为单一主题审计业务、多主题审计业务和综合审计业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曹明星 白云真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如火如荼,经合组织设计了"双支柱"的基本方案,力图建立市场国征税权和全球最低税制度以改善国际税收秩序。针对上述改革,基于探索中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形成三个方面的创新性认知:一是形成平台市场范畴,创新解释数字经济新市场的平台主体及其联结度意义、数字经济新平台的市场机制及其税法规制特点;二是形成可比政府范畴,探索政府生产性角色的正名与征税权正当性的证明、跨境交易可比性全景的还原与可比政府税基的匡算;三是具化收益控制权范畴,分别剖析经合组织改革方案中跨国企业与政府的税收利益博弈、数字经济中国家及其集团的产业格局竞争。根据上述逻辑和基本国情,提出中国初步的应对政策,强调应从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好反避税中的全球竞争与合作、数字和工业经济的全球大循环以及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的经济成长等方面的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蕴 王元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应逐步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长期预算框架。在统筹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的基础上,站在国家高度考虑各级财政健全性,实现国家财政整体健全性,强调国家财政预算概念。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长期国家预算的基本设想包括:建立独立的国家预算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长期国家预算编制;以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体,预测和分析相对长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与财政发展趋势;以长期国家预算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预算编制的基础。实施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期预算要求以5年为周期,预算内容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施逐年滚动编制方法;明确中长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斌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坦承的,表现在方方面面①。但是如何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改革要不要"顶层设计"?对此仍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不必"顶层设计"。退一步说,如果不事先进行涉及诸多领域、诸多政府部门制度调整的"顶层设计",能否真正推进改革?作者认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之鑫 陈元 刘鹤 刘克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通过将1985—2030年的时间跨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运用基于人口、就业因素的恒等式分解法与标准生产函数分解法,分析了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两者都表明人口结构转型是近来及未来几年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由于资本因素仍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如果未来过度依赖投资,低效的资本投入将会伴随人口"负利",把经济拖入过快的减速通道,而扭转这一切的枢纽则在于提升资本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