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45)
2023(21068)
2022(18033)
2021(16726)
2020(13944)
2019(32099)
2018(31754)
2017(60332)
2016(32403)
2015(36791)
2014(36583)
2013(36037)
2012(33533)
2011(30543)
2010(30608)
2009(28157)
2008(27401)
2007(24142)
2006(21526)
2005(19433)
作者
(96195)
(80247)
(79561)
(75546)
(51162)
(38421)
(36104)
(31315)
(30595)
(28690)
(27365)
(27013)
(25693)
(25508)
(24900)
(24819)
(23884)
(23266)
(23040)
(22977)
(20051)
(19860)
(19472)
(18501)
(18043)
(17859)
(17691)
(17428)
(16248)
(15779)
学科
(147685)
经济(147533)
管理(92999)
(87953)
(71632)
企业(71632)
方法(61589)
数学(53612)
数学方法(52819)
中国(41113)
(37145)
地方(32114)
(31741)
(31300)
业经(31229)
(26148)
贸易(26130)
(25325)
农业(25205)
(24741)
技术(23464)
环境(23393)
理论(22584)
(21464)
银行(21399)
(21371)
(21168)
金融(21166)
(20611)
(19039)
机构
大学(471452)
学院(469073)
(196672)
经济(192664)
管理(180448)
研究(167124)
理学(155513)
理学院(153755)
管理学(150758)
管理学院(149939)
中国(125466)
科学(102777)
(102223)
(87029)
(85286)
(78681)
研究所(77681)
中心(74431)
业大(69914)
财经(69510)
(69038)
北京(65354)
(63295)
(62305)
师范(61620)
农业(61492)
(60692)
经济学(60272)
(55588)
经济学院(54025)
基金
项目(316674)
科学(249069)
基金(230195)
研究(228422)
(202562)
国家(200936)
科学基金(171666)
社会(145052)
社会科(137554)
社会科学(137519)
(122301)
基金项目(120306)
自然(111889)
自然科(109328)
自然科学(109299)
自然科学基金(107347)
教育(105356)
(103636)
资助(96683)
编号(91355)
成果(73879)
重点(71653)
(70142)
(70035)
(65409)
课题(64074)
创新(61182)
科研(60462)
国家社会(60445)
教育部(59914)
期刊
(219524)
经济(219524)
研究(142345)
中国(95113)
学报(76030)
(71261)
科学(71012)
管理(68987)
(65009)
大学(57887)
学学(54485)
教育(53038)
农业(49614)
技术(44185)
(41169)
金融(41169)
经济研究(36385)
财经(34465)
业经(34125)
(29742)
问题(27895)
(26691)
技术经济(24716)
图书(23878)
统计(23264)
(22910)
科技(22487)
世界(21922)
(21411)
(20860)
共检索到707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茜  
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2年开始北京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以及很多城市能见度接近于零等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在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我们也意识到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我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路径遇到了瓶颈。本文从人口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制约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提高的瓶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进社  王红瑞  王天龙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消耗特征(一)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1.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资源绝对数量可观。按资源总量计算,我国耕地、森林、草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都位居世界各国的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焦必方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三农问题依然严重。本文在对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农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进而,笔者就维护农民根本利益,重视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集中转移,改变农民低组织化状况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岩贵  
本文叙述了因中国资源供给瓶颈制约而将出现的经济增长极限,中国增长极限的根源 在于只重视GDP增长的战略模式,本文还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造成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很多,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其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瓶颈”障碍则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瓶颈”一般是指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亦称短线。本来,由于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规律,各个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总会以不同的速度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花  张宝安  张宏伟  
资源和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约束,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本文从体制角度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论证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高水平规模化资源再生产业的支持;从企业内部、生态工业园、区域内和区域间四个层面,分析了制约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的瓶颈因素;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地区循环经济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苑凤岐  廖浩燕  邵雪春  
1988年底开始的治理整顿已经收到了显著效果,通货膨胀受到了控制,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缓慢下来,经济环境的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整个国民经济正沿着治理整顿的目标向好的方向转变。伴随而来的市场疲软和三角债,困扰着企业的决策者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同时,它又迫使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来加紧调整产品结构。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丽敏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改革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使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乡镇和农民自身为主向以乡镇、国家和农民并重的政策过渡,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卓  肖利平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介绍低碳经济概念及其提出的现实背景;其次研究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再次综述了国外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然后重点分析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技术创新瓶颈;最后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米锋  
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论以及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林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迈入了发展变革的关键阶段。文章在梳理我国林业技术经济学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1980-2021年间的110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针对该学科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方向的不断拓展以及该学科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出了未来展望。研究发现: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林业技术经济学研究主要经历了引进与模仿的酝酿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内化与吸收的创立兴起阶段(20世纪70-90年代)以及拓展与创新的蓬勃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从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林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从直线式上升到螺旋式下降再到缓慢式增长的阶段,虽然现阶段研究成果日趋丰富,但仍存在高质量论文较少、高价值专利缺乏以及论文引用量不高等问题;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林业技术经济学已呈现出多学科视角、多元化主题与多学科交叉趋势,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文章从拓宽学科发展路径、拓展学科发展领域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对我国林业技术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进行探索与展望,以把握林业技术经济学发展机遇、直面林业技术经济学发展挑战、创新林业技术经济学发展变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要战略部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全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全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