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9)
2023(13499)
2022(11637)
2021(10908)
2020(9019)
2019(20916)
2018(20740)
2017(39799)
2016(21200)
2015(24161)
2014(24011)
2013(24069)
2012(22266)
2011(20456)
2010(20216)
2009(18694)
2008(18019)
2007(15381)
2006(13735)
2005(12308)
作者
(61360)
(50948)
(50450)
(48338)
(32656)
(24266)
(22959)
(20125)
(19381)
(18017)
(17448)
(17239)
(16184)
(16130)
(15697)
(15628)
(15168)
(14649)
(14495)
(14361)
(12722)
(12474)
(12104)
(11584)
(11409)
(11326)
(11048)
(10877)
(10191)
(9880)
学科
(108052)
经济(107950)
管理(59561)
(53817)
(43828)
企业(43828)
方法(43399)
数学(38204)
数学方法(37886)
中国(27026)
地方(23428)
(23000)
(20693)
业经(20634)
(19870)
(18796)
贸易(18786)
(18237)
(15854)
环境(15486)
农业(15480)
(15118)
地方经济(14816)
(14018)
金融(14017)
理论(13747)
(13674)
银行(13642)
(13155)
技术(12698)
机构
大学(313742)
学院(308856)
(138932)
经济(136374)
管理(123164)
研究(110807)
理学(106800)
理学院(105617)
管理学(104103)
管理学院(103542)
中国(82506)
(67184)
科学(65124)
(58692)
(55102)
研究所(50333)
中心(47972)
财经(47866)
(44675)
(43721)
经济学(43357)
北京(43319)
业大(42665)
(42108)
(40328)
师范(40043)
(39897)
经济学院(38826)
财经大学(35713)
农业(34830)
基金
项目(210212)
科学(166264)
研究(155451)
基金(155020)
(134420)
国家(133382)
科学基金(114520)
社会(100878)
社会科(95753)
社会科学(95728)
基金项目(81930)
(78324)
自然(72386)
自然科(70681)
自然科学(70667)
教育(69846)
自然科学基金(69412)
(66539)
资助(64236)
编号(61544)
成果(50284)
(47710)
重点(46601)
(45695)
(43150)
国家社会(42401)
课题(42316)
教育部(41418)
创新(40375)
人文(40151)
期刊
(153901)
经济(153901)
研究(97889)
中国(55801)
管理(46189)
学报(45400)
科学(43963)
(41581)
(40698)
大学(34791)
学学(32607)
教育(30300)
农业(29062)
技术(26227)
经济研究(26019)
(25379)
金融(25379)
财经(24066)
业经(21674)
(20708)
问题(20035)
(16857)
技术经济(16748)
世界(16708)
(15501)
图书(15445)
国际(15270)
理论(15090)
科技(14090)
现代(14009)
共检索到45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田磊  
本文遵循多层嵌套因子模型思想构建了国际经济周期三层静态因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主要经济体进行跨国研究,以考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研究发现:(1)整体上中国关键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明显的跨国共同变动特征,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密切关联;(2)国际共同因子项对中国CPI波动拥有较高的解释份额,国际经济因素对中国物价水平具有明显的外部冲击;(3)在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期间,国际共同因子项对中国货币供应量M_2的影响力度明显增加,可能是由同一时期中美两国M_2增长率关联程度迅速提高造成;(4)美国经济周期对世界经济周期具有主导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玉华  周阳敏  
世界经济周期(World Business Cycle)是指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个具有理性的个体而组成的理性整体所具有的波动现象。当然从广义上说,国际经济周期(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也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表现,主要是从一个国家出发,本国与他国组成的“国际”经济活动所呈现出来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傅雄广  魏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在样本期内,中国与各国经济波动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动较大。进一步使用面板数据对经济协同性演变背后的动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双边贸易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对经济协同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为负;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程度、财政政策协调程度以及汇率波动程度也对经济波动协同性有一定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红  
文章以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及其协同性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大大增强,二者的相关系数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断上升;其次通过因果测算得知,上世纪80年代期间是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而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因果关系已经转变成了互相作用;最后通过共同周期测算,得知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不仅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在短期内还存在共同周期,从而证明了我国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原彤  闫浩琳  李恺  
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双循环”协同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发现,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机制、文化建设机制、贸易交流机制六大机制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协同发展,需要持续加强六大机制建设和发展,因此可通过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基础服务体系,打造“双循环”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优化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状态、转变对外发展模式,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贺书锋  郭羽诞  
经济周期国际协同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经济现象。本文考察了1960-2007年间中国与2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发展变化,发现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尤其与亚洲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增强,而与发达国家周期协同性在减弱。协同性指标和Granger检验进一步证实中国与样本国经济周期协同性具有群体差异性特征,聚类分析可以把27个样本国划分为主动高协同亚洲国家、被动高协同发展中国家、中协同发达国家、低协同发达国家等四个特征明显的类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国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日本经济恢复艰难,东南亚及欧洲经济有恢复迹象,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  郑京平  郑泽香  陈胜春  闾海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解凡斐  
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因此我国应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逐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加大扶持,从整体上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本文在回顾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危机的演变和总结危机爆发原因的基础上,展望了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并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分析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旺实  
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思路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一、世界经济是在波动中运行和发展的,在新时期波动有了一些新特点;中国经济逐步地溶入世界经济之中后,已受到这些波动的影响(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世界经济的复苏目前处于停顿状态,美国和欧洲的公共债务危机严重,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资本损失和福利损失的威胁。全球经济不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果发达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执意执行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则将导致初级产品价格再次暴涨、并最终引起全球通货膨胀。面对未来数年内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挑战,中国必须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