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7261)
2022(5991)
2021(5530)
2020(4584)
2019(10375)
2018(10202)
2017(18772)
2016(9868)
2015(11459)
2014(11404)
2013(11611)
2012(11401)
2011(10852)
2010(10931)
2009(10492)
2008(10220)
2007(9021)
2006(8512)
2005(8179)
作者
(28987)
(24271)
(24252)
(23499)
(15702)
(11485)
(10917)
(9381)
(9346)
(8738)
(8577)
(8032)
(8006)
(7920)
(7802)
(7577)
(7221)
(7056)
(6932)
(6501)
(6345)
(5800)
(5756)
(5656)
(5559)
(5541)
(5236)
(5007)
(4893)
(4783)
学科
(70977)
经济(70917)
管理(27304)
方法(22948)
(22405)
数学(20962)
数学方法(20849)
中国(19003)
(16849)
企业(16849)
地方(16732)
(12515)
地方经济(12382)
(11997)
贸易(11986)
(11652)
业经(11305)
(11025)
(10923)
(9988)
(9459)
银行(9459)
(9442)
金融(9442)
(9262)
环境(9126)
(8331)
(8308)
农业(8217)
关系(7902)
机构
大学(158776)
学院(154590)
(86133)
经济(84887)
研究(62845)
管理(55755)
中国(50835)
理学(46680)
理学院(46134)
管理学(45602)
管理学院(45286)
(37183)
(34051)
科学(31707)
(31075)
经济学(29708)
财经(29279)
研究所(27719)
中心(27510)
(26723)
经济学院(26496)
(23031)
北京(22891)
(21841)
财经大学(21645)
(20034)
师范(19926)
(19606)
科学院(19138)
社会(18463)
基金
项目(92485)
科学(74649)
基金(71267)
研究(69789)
(61283)
国家(60843)
科学基金(51932)
社会(50078)
社会科(47720)
社会科学(47713)
基金项目(35577)
教育(31075)
(30977)
资助(30599)
自然(29571)
自然科(28910)
自然科学(28902)
自然科学基金(28440)
(26977)
编号(24971)
(22873)
国家社会(22844)
中国(22166)
成果(21659)
(21393)
重点(20934)
教育部(20442)
人文(19245)
(19176)
经济(19011)
期刊
(103076)
经济(103076)
研究(58584)
中国(33040)
(26985)
管理(23774)
科学(20040)
学报(18941)
(18809)
金融(18809)
经济研究(18478)
(18425)
财经(16487)
大学(15439)
(14500)
学学(14238)
问题(13763)
(13399)
教育(13156)
技术(13026)
世界(12509)
农业(12299)
国际(12278)
业经(12080)
技术经济(10006)
统计(9541)
经济问题(8531)
(7729)
经济管理(7512)
决策(7222)
共检索到25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萼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它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却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这个文化运动影响中国的思想、行为至为深远。放眼世界,西欧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孕育出工业革命,但也产生社会变迁的代价,此历史包袱实应由资本主义者来承担。战后,虽有“新资本主义”的兴起,却仍未能平息此创痛的历史伤痕。追溯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经验,目前东北亚诸国正在实验“东方市场经济”模式并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其中,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一直为世人所注目。“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将塑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对40年来台湾与大陆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经验进行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共同找出一条中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亚平  
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这三年通常被称为“治理整顿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建国以来罕见、改革开放以来未曾有过的变化:国民经济由过热状态急剧跌向停滞缓慢的低负增长;商品零售市场销售疲软;物价指数由双位数的急剧上扬迅速转为微不足道的低水平;对外贸易则由巨额逆差奇异地转为巨额顺差。这一系列重大变化,促使我们系统回顾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客观评价治理整顿方针及各项措施的总体效应,总结对我国经济走向再度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明  
2004年,我国经济经历了部分行业局部过热,国家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使经济逐步趋向稳定、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过程,国民经济整体上继续保持了速度较快、活力较强、效益较好的局面。总体经济形势是好的,但经济形势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宏观调控要注意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余根钱  
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为起点,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过程、冲击途径和冲击程度,并用分行业和分地区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以全新的视角对政府调控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经济回升是政府调控结果,回升又带动经济内在动力的增加,从而为政府退出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树廷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对权力进行制约的一项重要措施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这项审计在国家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展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在中办、国办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路兴隆  
东北经济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东北经济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则出现了增长相对滞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现象。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高度契合;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在一个阶段的契合会产生路径依赖;要实现东北振兴必须关注人口流动的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消解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解放思想是东北地区破解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毅夫  胡书东  
本文考察了100年来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进步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100年来,经济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从根本上是由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历程所决定的。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扎实的实证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同时对经济理论发展做贡献的必由之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对产能过剩、贸易顺差、收入差距、生产安全、投资与消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张涛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高速平稳、前松后紧"的局面。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稳中求进,难中求解"将成为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78年年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市场化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历程波澜壮阔:在改革初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深化改革阶段,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才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目前正在从世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阔步迈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晋川  叶建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经济学术接轨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在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朝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向迈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文章追溯了经济效益理论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整个过程,分析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所体现的经济效益理论萌芽,研究了中国经济类最核心杂志《经济研究》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大部分论述经济效益理论和评价类的文章,剖析了经济效益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今后的经济效益研究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戚聿东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中国经济学70年回顾与展望"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