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9)
2023(13539)
2022(11456)
2021(10771)
2020(9086)
2019(21103)
2018(20607)
2017(39305)
2016(20926)
2015(24051)
2014(24071)
2013(23923)
2012(22408)
2011(20209)
2010(20449)
2009(19392)
2008(18876)
2007(16836)
2006(14671)
2005(13480)
作者
(58855)
(49296)
(49019)
(47041)
(31466)
(23702)
(22614)
(19070)
(18801)
(17612)
(16779)
(16493)
(15620)
(15506)
(15384)
(15354)
(14699)
(14404)
(14373)
(14304)
(12321)
(11954)
(11867)
(11369)
(11154)
(11131)
(10931)
(10812)
(9894)
(9892)
学科
(86106)
经济(86011)
(58663)
管理(58320)
(46767)
企业(46767)
方法(38791)
数学(34380)
数学方法(34097)
中国(31321)
(28340)
金融(28338)
(27245)
银行(27222)
(26261)
(26069)
(25564)
(21376)
(19461)
贸易(19440)
(19028)
业经(18622)
农业(17314)
(17077)
财务(17045)
财务管理(17000)
地方(16976)
企业财务(16187)
(15959)
(13580)
机构
大学(301314)
学院(299155)
(132410)
经济(129793)
管理(112542)
研究(103886)
理学(95900)
理学院(94863)
管理学(93488)
管理学院(92919)
中国(88032)
(63696)
(62485)
科学(58804)
(52098)
中心(50608)
财经(49744)
(48933)
研究所(46885)
(45299)
(44641)
经济学(42854)
北京(41013)
业大(40842)
(38906)
经济学院(38880)
师范(38570)
农业(38298)
财经大学(37070)
(36576)
基金
项目(191194)
科学(150807)
研究(144307)
基金(140461)
(121214)
国家(120195)
科学基金(102596)
社会(93205)
社会科(88435)
社会科学(88408)
基金项目(73513)
(71589)
教育(66256)
自然(62899)
自然科(61462)
自然科学(61442)
(61052)
自然科学基金(60397)
编号(59193)
资助(57575)
成果(49654)
(44332)
重点(43202)
(41619)
(40171)
课题(40004)
国家社会(39798)
教育部(38611)
(37882)
创新(37627)
期刊
(142890)
经济(142890)
研究(94083)
中国(61147)
(50133)
(44717)
(44366)
金融(44366)
学报(43409)
科学(40332)
管理(38593)
大学(33562)
教育(32368)
学学(31082)
农业(29338)
财经(25196)
技术(24631)
经济研究(24014)
业经(22125)
(21770)
问题(19150)
(18035)
(16561)
国际(16358)
世界(15848)
图书(15010)
理论(14941)
技术经济(14874)
(13907)
统计(13646)
共检索到460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峰  
我国经常账户已连续十多年保持顺差,近几年更是呈现出逐渐升高的态势。金融霸权作为美国长期维持大量贸易逆差和资本流入的基础,正是我国出现巨额顺差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是美国金融优势、强势美元政策和国家根本利益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的集中表现,是由金融霸权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在短期,我国必须坚决保护自身比较优势、坚持汇率稳步提升和多渠道消化贸易顺差。而在长期,只有建立起强大的金融产业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国金融霸权的依赖,实现我国的经济平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邹新  李露  王小娥  
产能过剩(Overcapacity或Excess Capacity)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的理解是,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低于成本最低产量或最佳产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是产品的供给或潜在供给能力大于实际需求。欧美等国家通常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介于79%~83%之间,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但是,由于各行业技术特点和需求情况千差万别,不同行业的最佳产能利用率也不尽相同,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萍  师范铮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各种摩擦的一个主要根源,也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大焦点。从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外商对华FDI、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现阶段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以及中美消费投资结构差异等因素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应从扩大内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发展等方面应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昌兵  张台秋  
中国民族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深受模仿过度、精品缺失、产业链不完整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因素困扰。文章指出,需要切实采取加强版权保护、实施精品工程和重视民族动漫典型形象塑造等措施,以振兴国内民族动漫产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宋艳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地抛荒呈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环境都造成很大危害。本文从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3个方面对农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加以探析,从而得出解决农地抛荒的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晓英  刘维奇  
本文沿着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的路径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经常账户余额/GDP受消费率的影响,而一国的消费率又受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程度、消费、经常账户失衡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经常账户的失衡受消费率显著负向影响,而消费率受金融发展程度的显著影响。在对金融发展程度变量的处理上,本文选取了代表金融发展的10个指标,对这些金融发展代理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提取它们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来获得一个金融发展的综合变量,从而避免某单一变量或几个变量代表性不足的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维新  蔡春林  
文章通过研究发现贸易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贸易的资源配置效应、对贸易全球化的认知差别、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将挑起贸易摩擦作为抵消中国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使贸易摩擦问题更加复杂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龙学  张曼  
去年7月份发生在东南亚的那场金融风暴去年11月份蔓延到韩国,以后又波及日本,今年5月份进入俄罗斯,并有席卷全球之势。本文试图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经济转轨国家实施经济战略提供一点启示。 一、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概况 俄罗斯金融危机从萌发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 l.1997年11月到1998年1月为第一阶段。表现为股市下跌 10—20%,卢布开始贬值,汇率跌到“外汇走廊”的最低线。当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唯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龚唯平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发现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淑彩  
金融会计作为实现金融业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理论、内容和方法在服务金融业务改革与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得以完善,表现在:金融会计制度必须迎合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并兼顾到国际惯例进行及时的修订与完善;在金融会计风险呈现多元化的情况下,加强会计风险特点的研究,完善金融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树立金融会计监督新理念,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关键;不同的记账基础导致不同的财务成果,对金融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索;金融机构的盈利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收费过低或不收费值得深思,金融服务必须讲究成本和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