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3)
2023(4284)
2022(3483)
2021(3533)
2020(2866)
2019(6669)
2018(6454)
2017(11683)
2016(6232)
2015(7403)
2014(7208)
2013(7278)
2012(6934)
2011(6425)
2010(6106)
2009(5642)
2008(5592)
2007(4660)
2006(3997)
2005(3790)
作者
(16380)
(13595)
(13498)
(13022)
(8792)
(6468)
(6202)
(5378)
(5238)
(4913)
(4686)
(4511)
(4503)
(4354)
(4269)
(4183)
(4117)
(3906)
(3881)
(3651)
(3549)
(3202)
(3162)
(3108)
(3100)
(2983)
(2938)
(2772)
(2760)
(2664)
学科
(29359)
经济(29332)
方法(14166)
管理(12723)
数学(12181)
中国(12179)
数学方法(12085)
(11448)
(9094)
企业(9094)
(8634)
贸易(8628)
(8542)
(6471)
业经(5489)
关系(5366)
(5063)
(5030)
教育(4887)
(4856)
(4769)
(4655)
银行(4655)
(4606)
(4438)
(4368)
金融(4367)
(4363)
理论(4353)
产业(4323)
机构
大学(94145)
学院(89528)
(47047)
经济(46504)
研究(37510)
管理(31162)
中国(29103)
理学(26784)
理学院(26386)
管理学(26088)
管理学院(25903)
(20954)
科学(19198)
(19124)
(18134)
经济学(16731)
研究所(16644)
财经(15796)
中心(15661)
经济学院(15073)
(14813)
(14253)
师范(14194)
北京(14183)
(13015)
师范大学(12077)
财经大学(12019)
科学院(11410)
研究中心(11200)
(10924)
基金
项目(58779)
科学(47895)
研究(45794)
基金(45641)
(39728)
国家(39443)
科学基金(33208)
社会(32138)
社会科(30573)
社会科学(30570)
基金项目(22950)
教育(21536)
资助(19218)
自然(18732)
自然科(18355)
自然科学(18350)
(18190)
自然科学基金(18078)
(17426)
编号(16902)
中国(16294)
(15565)
成果(15011)
国家社会(14882)
教育部(13928)
重点(13772)
(13137)
人文(12530)
大学(12399)
课题(12314)
期刊
(48364)
经济(48364)
研究(32621)
中国(20757)
教育(14212)
(13164)
科学(12884)
管理(12396)
学报(12001)
大学(9919)
(9808)
经济研究(9393)
学学(9064)
财经(8868)
(8673)
世界(8228)
(8037)
金融(8037)
(7890)
国际(7871)
农业(7224)
问题(6942)
技术(6367)
(5243)
业经(5016)
技术经济(4404)
(4292)
论坛(4292)
图书(4154)
统计(4060)
共检索到139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马琳琳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繁荣、政体不断完善,中国文化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在价值理念、行为和风尚上面临着大众文化对其的消解、网络文化对其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对其解构的当代境遇。进而在群体内部、"虚"与"实"的社会间、国与国的差异化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一方面基于传统,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从而焕发新的生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游清泉  
进入21世纪,人类必须寻求发展一种新的学习文化,这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协作和主动的学习;自我完善的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帅良余  
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王愚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探讨中国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增强与振拔和学生关于学习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与思维范型(即学习文化观)有着紧密关联。囚禁于苦楚学习文化观视域,学习者因对"苦学"信条的恪守与服膺以及对"苦学"路径的遵从和依赖,从而导致其学习力的贫困、乏力与积弱。立足于"享受"学习文化观,赋予人类学习以鲜明的内在满足性、精神超越性和自主反思性逻辑与品质,则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力呈现丰富和充盈之态。我国乐学思想生命力的释放、儿童兴趣取向课程教学观的构筑、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协同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对学习缺乏内在的热情与兴趣,难以突破考试或其他外在的功利限制来理解学习的丰富内涵,是学习文化危机的惯常表象。从文化角度透视人类学习史可以发现,真正的学习乃是一种文化活动,选择它,人类能将自身的创造力与优秀品质释放出来,品尝其他活动难以得到的自由、幸福与成功。因此学习并非绝对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关键就在于能否转换学生的学习文化观。在考试或其他外在功利压力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习史,建构一种大气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求知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文化意义,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使学生喜爱学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更在于他们是一个榜样学习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  
本文认为,高职学习文化的培育必须以资源导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学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高职学习文化建设的路径在于以办学理念统领学习文化方向,以高职学科建设为平台,以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加强教师对学习文化的引导与培育作用,打造学习团队,为学习文化建设开辟道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正德  
教师学习文化具有复杂的结构,它被赋予不同的载体之后,形成教师学习物质文化、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教师学习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当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物质文化匮乏、学习制度文化僵化、学习文化价值功利。因此,要制定乡村教师学习专项资金制度和学习援助计划,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经费和学习资源,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物质文化;制定支持乡村教师学习的政策规章,建立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制度和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重构乡村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更新教师学习文化价值观念,变革个人主义学习文化样态,并通过优秀教师学习文化的引领,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精神文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红柳  王时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从生产入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及其整体结构。但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交换价值"成为与商品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相并列的新元素,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亟待确立一种消费社会的批判理论。本文以鲍德里亚所揭示的物的"功能性价值"与"符号性价值"的区分作为参照,将研究的视角从商品"交换价值"的可公度性转移到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之中,论证了"符号交换价值"的内涵、意义与限度。本文的结论是,传统的"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的区分无法把握消费社会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特别是消费的功能性价值与符号性价值之间的关系,既是拓展马克思消费观的核心问题,也是深入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出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冠华  
大学是一个圣洁的学术组织,坚守文化理性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当下大学片面追求文化之外的经济和政治功用,逐渐遗忘了大学文化理性的根本旨归,大学文化正逐步沼泽化。现代大学正在承受着官本主义和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的胁迫和侵蚀。面对大学文化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大学文化建设和对大学文化理性之精神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深刻反省。不为政治左右,不为经济失贞,应为理性坚守,要为学术推崇,此乃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大学文化理性的当代意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建民  
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对GDP总量追求为特征的经济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福利与经济政策的某些不良倾向。能否对既有的经济文化理念进行调整,按照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对原有发展模式做适当调整,将直接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坤  刘新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建立在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因时而变和超越时空界限的内容。传统农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观念,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