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33)
2023(21961)
2022(18624)
2021(17407)
2020(14864)
2019(33978)
2018(33476)
2017(63592)
2016(34772)
2015(39420)
2014(38887)
2013(38603)
2012(35583)
2011(32052)
2010(31970)
2009(29854)
2008(29823)
2007(26659)
2006(23219)
2005(20914)
作者
(100550)
(84117)
(83466)
(79567)
(53708)
(40283)
(37993)
(32815)
(31885)
(30067)
(28457)
(28441)
(26875)
(26661)
(26012)
(25913)
(25095)
(25020)
(24305)
(24094)
(20792)
(20727)
(20453)
(19196)
(18733)
(18730)
(18708)
(18608)
(16955)
(16802)
学科
(146239)
经济(146086)
(112925)
管理(108694)
(97726)
企业(97726)
方法(66924)
数学(55949)
数学方法(55237)
(41762)
(40835)
中国(39311)
业经(37338)
(29133)
地方(28699)
农业(28476)
(28165)
(27653)
财务(27566)
(27552)
贸易(27534)
财务管理(27515)
(26740)
技术(26364)
企业财务(26081)
理论(25635)
(24219)
(22317)
银行(22254)
(21462)
机构
学院(498155)
大学(497434)
(204022)
经济(199772)
管理(196494)
理学(169233)
理学院(167374)
研究(166975)
管理学(164475)
管理学院(163567)
中国(128759)
(106496)
科学(103312)
(93424)
(84473)
(83573)
研究所(76706)
中心(76660)
财经(74691)
(74560)
业大(73774)
(67951)
北京(67603)
农业(65529)
(64251)
师范(63616)
经济学(61534)
(60694)
(59760)
经济学院(55595)
基金
项目(333388)
科学(262784)
研究(243030)
基金(242280)
(211390)
国家(209626)
科学基金(180362)
社会(153574)
社会科(145527)
社会科学(145487)
(129949)
基金项目(127482)
自然(117507)
自然科(114813)
自然科学(114781)
自然科学基金(112772)
教育(111954)
(109178)
资助(100356)
编号(98519)
成果(79460)
重点(74767)
(73711)
(71254)
(70996)
课题(68041)
创新(65921)
科研(63822)
国家社会(63444)
教育部(63063)
期刊
(224205)
经济(224205)
研究(145209)
中国(96922)
学报(77972)
(75978)
管理(75099)
(74282)
科学(72676)
大学(59340)
学学(55807)
教育(54628)
农业(52372)
技术(46689)
(44146)
金融(44146)
业经(37102)
财经(36872)
经济研究(35884)
(31720)
(30185)
问题(29036)
技术经济(26782)
图书(24317)
统计(24079)
(24075)
科技(23918)
(23586)
理论(22684)
现代(22529)
共检索到740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顺成  
借助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从纺织服装专利授权量、纺织业技术创新经济绩效、获得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数量、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总价值、拥有纺织服装高等科研院所数量等14个指标出发,构建了各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做了具体测评,发现中国各省纺织服装业创新能力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沿海省份创新能力最强,越向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越弱。提出了改变这一趋势、提升西部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雪琴  文嫮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按照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31个省、市、区初步划分为五大等级;(2)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级上各省、市、区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3)31个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间维度变动轨迹显示,1/5以上的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区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伟光  高宏伟  白雪飞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嵌入本地创新系统或区域创新体系的程度,能够较为直接地映射出企业为主的创新方向、速度和规模与本地经济系统、创新系统的联结关系。在继承和集成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位熵方法进行了扩展。通过对2009年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非收敛性,大部分地区的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与其经济绩效的本地化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这意味着我国地区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其原因可以部分归结为创新资源分布、产业关联、政府干预强度等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莉  王亚丽  孟祥生  
本文立足微观企业,着重考察科技金融的创新作用效率。划分我国科技金融为政策性(创新基金)、自主型(普通股、企业债)与被动型(银行借贷)三类,基于"政府-企业-银行"三方三阶段博弈模型,于逻辑上揭示了自主型、政策性融资与创新成果数量、质量的正向关系,并指出企业权益债务比(股票价值/债务价值)随创新水平提升而增大的理论现象;针对政策性、自主型融资所表现出的高科技支持效率,以2006—2014年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322家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同时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均对科技创新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其创新助力作用得以验证,尤其政策性融资表现出极强的正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泱  郭庆宾  
与现有文献仅考察国外R&D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同,本文基于我国1990—2008年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及东中西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渠道和FDI渠道的国外R&D对我国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进口贸易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而FDI渠道的R&D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则呈现出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的格局。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薄文广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原东良  尚铎  
本文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对我国2005~2016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技术成果转化,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显著。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落实金融政策,平衡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聂锐  
波特假说认为,恰当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进技术创新。为了验证波特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利用1999~2007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核心创新指标产生了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发明专利数量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就会分别增加0.17%和0.07%。结合实证研究结果,从改变资源配置、影响产业结构两种途径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从环境规制政策和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以及外资主要是市场寻求型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以及外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冼国明  薄文广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大中型工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国有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激发外资企业进行更强的技术创新,内资企业在与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在东部地区,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积极的作用,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却不会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什么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珂  
利用中国1995—2007年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在中长期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有显著的正影响,对中部、西部、东北各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本文详细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环境规制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技术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层面以及区域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构建了可操作性强的线性模型来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然后就该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排序比较。并按东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以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