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7)
- 2023(11025)
- 2022(9271)
- 2021(8803)
- 2020(7136)
- 2019(16181)
- 2018(15640)
- 2017(29115)
- 2016(15497)
- 2015(17395)
- 2014(17054)
- 2013(16680)
- 2012(15521)
- 2011(14367)
- 2010(14161)
- 2009(13407)
- 2008(13172)
- 2007(11452)
- 2006(10271)
- 2005(9583)
- 学科
- 济(64876)
- 经济(64779)
- 管理(45146)
- 业(39213)
- 企(31906)
- 企业(31906)
- 方法(25782)
- 数学(21618)
- 数学方法(21398)
- 中国(20178)
- 农(17153)
- 制(16607)
- 财(16472)
- 贸(15310)
- 贸易(15299)
- 业经(15111)
- 易(14995)
- 学(12589)
- 地方(12027)
- 体(11458)
- 农业(11203)
- 环境(11115)
- 银(10994)
- 银行(10985)
- 行(10632)
- 融(10511)
- 金融(10507)
- 体制(9554)
- 划(9465)
- 理论(9445)
- 机构
- 大学(225542)
- 学院(224000)
- 济(97815)
- 经济(96054)
- 研究(83172)
- 管理(83097)
- 理学(70961)
- 理学院(70020)
- 管理学(68894)
- 管理学院(68435)
- 中国(64751)
- 京(48787)
- 科学(48552)
- 财(46470)
- 所(41094)
- 研究所(37117)
- 中心(36642)
- 财经(36584)
- 经(33415)
- 农(32406)
- 江(32260)
- 北京(31658)
- 范(31280)
- 经济学(31277)
- 师范(31037)
- 院(30650)
- 业大(28793)
- 经济学院(27968)
- 财经大学(27334)
- 师范大学(25628)
- 基金
- 项目(150548)
- 科学(120645)
- 基金(113181)
- 研究(109847)
- 家(99835)
- 国家(99168)
- 科学基金(84776)
- 社会(73705)
- 社会科(70021)
- 社会科学(70005)
- 基金项目(59632)
- 省(54515)
- 自然(53691)
- 自然科(52396)
- 自然科学(52381)
- 自然科学基金(51468)
- 教育(49387)
- 划(47521)
- 资助(46318)
- 编号(41777)
- 重点(34604)
- 部(34599)
- 成果(34075)
- 发(33038)
- 制(32354)
- 国家社会(32267)
- 创(30938)
- 教育部(29976)
- 中国(29909)
- 课题(29459)
共检索到343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珊珊 李明 田逢军 吴儒练 杨轻轻
以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间相互搜索的百度指数为数据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强度由2012年的21 286上升到2019年的65 271,从强度位序来看,琼、吉、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位序变化较大。(2)网络关注度层级结构由"四极六核心,多点带动"向"四极五核心,多点联动"演变。其中,京、黑为稳定核心,具有极强的主导力和控制力,苏、浙、豫、川、皖为次稳定核心。(3)网络关注度形成了环渤海─华东─华南─川渝子群(Ⅲ)、湘鄂子群(Ⅱ)、西部─黑吉─豫皖子群(Ⅰ)3个凝聚子群,各子群内红色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集聚特征。(4)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受到地区经济基础、信息技术、资源禀赋、学历水平、交通条件和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鸿 许春晓
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结合区域差异分析法、景区偏好系数分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从时序上看,2011—2019年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持续上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呈"M"型变化形态。(2)从区域上看,东—中—西部具有明显的梯度递减特征,区域差异呈东—西—中部依次递减态势,空间结构比较均衡,东部地区多位于热点区,中部地区多处于一般区,西部地区则属于冷点区,各省(市、自治区)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3)景区角度方面,景区的月际变化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三种,单峰型季节差异显著,双峰型和多峰型的季节差异较小,景区偏好类型呈"金字塔"结构,具有"多中心"分布特征,整体格局相对稳定。(4)影响因素方面,客源地网络发展水平的贡献>人口规模>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而旅游恩格尔系数的影响不显著,目的地的星级酒店数量、旅游化水平、市外交通可达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化水平、空气质量、旅行社及公共管理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力较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志慧 马耀峰 刘宪锋 高楠
2011年6月,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了中国旅游业第一份百强景区排行榜,这100个景区代表了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水平,也是游客最青睐的景区,因此成为网络空间最受关注的旅游搜索对象。文章选取前47个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获取了47个景区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逐日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对其周内分布和季节性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周时段考察呈现波动态势,表现为平日高、周末低,周三最高,周六最低,南方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高于北方景区;②季节性表现为4月和9月高的"双峰"特征,旺季是4、6、7、8、9、10、11月,平季是3、5、1...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景区 网络关注度 时空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建琴 明庆忠 刘安乐 郑伯铭 史鹏飞 骆登山
红色旅游是传承革命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和大众化、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与回归模型,对中国公布的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763个景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异质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表明:(1)经典景点空间分布受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大子系统综合影响;(2)核心区空间分布较其他旅游景区分散,形成7个一级核心区、7个及两大连片二级核心区、低密度与较低密度区等,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关联效应伴随空间尺度缩小而减弱;(3)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异质性明显,影响程度为红色旅游资源>海拔>政策力度>坡度>交通设施>市场需求>资源联动>消费水平;(4)提出采取网络、节点、廊道、共生—联动、跨区共促等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可为红色旅游发展与管理、跨区联合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楠 张新成 王琳艳
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是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水平的一种典型测量手段,也是红色旅游影响力的重要反映。以31个省(区、市)"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为研究对象,运用莫兰指数、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对2011—2018年中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且季节性差异显著;(2)全国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差异性显著,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但西部红色旅游5A级景区关注度上升态势凸显;(3)各省(区、市)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高—高""低—低"集聚现象分别集中于东、中部和西部地区;(4)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大小排序为: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旅游信息化指数>区域媒体关注度>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黄文杰
全局视角下长征红色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及跨区域协同路径提炼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在长征红色旅游景区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以2005—2020年118个长征红色旅游景区为样本,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析其时空格局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2005年以来,长征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经历了基础开发阶段(2005—2012年)、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7年)及内涵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不同阶段表现为景区增长速度及发展质量的显著性差异。(2)长征红色旅游景区整体为集聚分布态势,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两省以及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景区发展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梯度差异格局。(3)长征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演化态势表现为由"单核主导型"向"双核引领型"转变,联核成轴的空间演化趋势明显。(4)长征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地貌与河流水系、重大事件与资源禀赋、政策支持与交通条件、旅游形象与市场需求等内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最后,据此为长征红色旅游景区的跨区域协同及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新成 梁学成 高楠 王琳艳
网络关注度是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影响力的虚拟映射。文章基于搜索引擎、社交APP和旅游网站数据,提出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倾向强度模型,构建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的空间关联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省级与个体景区两个层面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法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2010—2019年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呈阶段性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温点类型多冷点和热点类型少的"钟形分布"结构,且温点类型是关注度上升和差异分化的主要诱因;(2)省级层面空间网络关联密度呈"二次型"上升态势,而网络关联度表现出平缓下降的良性态势,四大功能板块之间联通的正外部性效应逐渐凸显;(3)个体景区层面空间网络结构呈现热点类型、温点类型和冷点类型景区"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热点类型景区处于中心地位,而冷点类型景区则处于边缘地带,温点类型景区发挥桥梁作用,且实际旅游流亦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4)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受多维因素共同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文旅资源的地区差异对长征主题红色旅游资源关注度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长征 红色旅游 关注度 空间网络结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璐 白彩全 梁龙武
从政策供给和公众需求的双重视角对中国红色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自上而下进行旅游资源的调配优化和自下而上调整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整合2011—2019年有关红色旅游的政务服务文本、微博信息文本和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文本语义分析比较了政策实施和网络关注的差异,从政策空间关联的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测算红色旅游政策实施对网络关注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自上而下的红色旅游政策实施与自下而上的网络反馈之间存在差异。(2)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地理和政策空间依赖性,政务服务中对传播红色文化目标的重视是网络关注度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政策稳定性则与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间不稳定的竞合关系和政策发展环境的低水平稳态是导致公众对红色旅游关注度不及政策预期的可能原因。(3)在地理和政策空间关联作用下,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呈现出正向溢出效应,而信息化变量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动和信息化融合是红色旅游政策创新的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文 彭建 徐飞雄 王钦安
聚焦2015—2017年5部热播电视剧,采用季节集中指数、赫芬达尔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从时、空维度解读电视剧播出前后关联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变化特征,并运用回归方程揭示电视剧网络播放量与景区关注度增长量的关联状况。结果表明:(1)电视剧播出期间关联景区网络关注度同比增长显著,非知名景区增长速度大于知名景区;电视剧播出于旅游旺季时,关注度出现"井喷"现象;季节性较强的景区在电视剧播出后季节性差异减少,关注度趋向均衡。(2)关联景区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网络关注度增长较显著;电视剧播出前,景区关注度空间分布呈典型不均衡格局,且非知名景区地理集中度高于知名景区;电视剧播放后,各关联景区关注度地理集中强度波动变化,一年后趋于稳定。(3)关联景区网络关注度增加量与电视剧网络播放量呈显著正向相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大勇 文雪
云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利用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理古城、大理喜洲、丽江和丽江泸沽湖4个4A级景区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景区居民的总体满意度,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府工作的积极开展和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对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长孙馥蓉
红色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重视,发展越来越迅速,陕西省作为红色旅游大省,景区游客满意度对景区和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选取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马栏革命旧址为研究对象,进行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食、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筛选出26大评价指标因子,针对评价因子设计问卷,对游客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出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模型,利用SPSS20. 0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得出红色旅游景区纪念品、景区特色活动、景区硬件设施、景区服务和游客意愿性等5大公因子,并对两个景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最后并提出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景区 游客满意度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鸿浩 胡静 刘海朦 张寅颖 李思男 李爱玲
革命历史题材剧在促进大众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激发旅游需求、增强红色旅游景点吸引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为例,以2020—2021年相关红色旅游景点百度指数为数据基础,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革命历史题材剧对其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与播出前同期水平相比显著增加,且非知名景点的增长幅度大于知名景点;年内均衡程度变动较小,年内分布趋势呈现倒“U”型分布;2)《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空间集聚程度提升,冷热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呈现胡焕庸线分割特征,热点区主要集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邻近区域;延乔路、龙华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响应较为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关注度的提升较为显著;3)《觉醒年代》相关联旅游景点的平均每日互联网关注度与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呈正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琚胜利 陶卓民 韩彦林
以南京市74个主要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以去哪儿网、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的游客网络关注数据为样本,运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游客网络关注度测算模型,结合耦合协调度以及核密度测量方法,测出乡村旅游景区(点)游客网络关注度及其与景区引力耦合协调度特征。研究发现,南京乡村旅游景区游客网络关注度呈现长尾特征和首位度特征;游客网络关注与景区引力耦合协调度特征呈现四种状态,传统山水型高等级乡村旅游景区点呈现极度、高度耦合协调度特征,现代农业园、农家乐专业村呈现中度、低度耦合协调度特征;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等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蓝雪 张红 张心怡 周凌寒
“互联网+旅游”浪潮中,网络成为旅游者搜索、分享和交流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旅游者“心动”是否“行动”难有定论。文章以上海市旅游景区为例,分别爬取各旅游景区的百度搜索指数(表征“心动”)和实时游客数量(表征“行动”),构建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市场转化度指标,采用核密度插值、偏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刻画各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量、游客到访量及网络关注市场转化度的时空分异性,对比各景区类型、等级、地理邻近的网络关注市场转化度差异。研究发现:(1)空间上,上海市旅游景区日均网络关注量高度集中于都市旅游中心圈层内,距离衰减效应显著,而日均游客到访量以都市旅游中心区和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中心,双核摄动且距离衰减;(2)时间上,受旅游淡旺季、周末效应与假期效应叠加影响,旅游景区网络关注量与游客到访量潮汐性特征显著;(3)网络关注市场转化度呈现都市旅游中心区与国际旅游度假区双核共振分布的主要特征,兼具溢出效应、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4)上海市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市场转化度受景区类型、景区等级、景区邻近性和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其中景区类型与等级是首要因素,而交通可达性及景区邻近性则是旅游者“心动”至“行动”转化的地理约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磊 陶卓民 赖志城 李涛 琚胜利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面临着的现实需求和复杂问题,迫切要求开展相应的系统性研究工作。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内154处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使用GIS、Gephi等研究方法,对其网络关注度和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红色旅游资源网络关注度普遍偏低、差异明显,5A级景区和重要人物是最受网络用户关注的资源类型;(2)旅游流网络结构松散、小世界效应显著,在湖南、贵州、陕西省内分别形成了"△""网状""双核"结构模式;(3)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流网络具有关联性和差异性,据此识别了湘中、黔川、陕北等重点红色旅游区,以及川陕、闽赣等红色旅游发展潜力区。基于以上分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以重点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实施分类施策、分段开发、扬长补短的发展策略。围绕高高、高低、低高、低低四种不同类型资源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分别采取"节点""斑块""廊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