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1)
2023(15633)
2022(13320)
2021(12398)
2020(10457)
2019(24035)
2018(23306)
2017(44608)
2016(24325)
2015(27274)
2014(26584)
2013(26693)
2012(24444)
2011(22221)
2010(21655)
2009(19876)
2008(19255)
2007(16402)
2006(14179)
2005(12302)
作者
(72074)
(59977)
(59560)
(56500)
(38030)
(28759)
(26897)
(23694)
(22842)
(21114)
(20426)
(20344)
(18926)
(18787)
(18455)
(18434)
(18043)
(17877)
(17147)
(17011)
(15096)
(14480)
(14469)
(13456)
(13427)
(13146)
(13083)
(13008)
(11992)
(11837)
学科
(99088)
经济(98979)
管理(67010)
(64080)
(51185)
企业(51185)
方法(48960)
数学(43608)
数学方法(43239)
中国(27262)
(26876)
(23606)
(21555)
(21553)
贸易(21547)
(20982)
业经(20824)
农业(18030)
地方(17653)
(16290)
环境(15591)
技术(15198)
(14590)
(14581)
财务(14520)
财务管理(14496)
(14196)
银行(14127)
理论(14113)
(14027)
机构
大学(351215)
学院(346670)
(144187)
经济(141576)
管理(136733)
研究(121326)
理学(120310)
理学院(118966)
管理学(116997)
管理学院(116400)
中国(89272)
科学(76911)
(74649)
(64966)
(61567)
(61544)
业大(57520)
研究所(57057)
中心(53539)
农业(51704)
财经(51220)
(47081)
北京(46965)
(46904)
经济学(44405)
(43941)
(43521)
师范(43405)
经济学院(40386)
财经大学(38553)
基金
项目(247944)
科学(194428)
基金(182434)
研究(174560)
(162550)
国家(161282)
科学基金(136876)
社会(111927)
社会科(106264)
社会科学(106238)
基金项目(96929)
(94063)
自然(90753)
自然科(88664)
自然科学(88637)
自然科学基金(87097)
(80788)
教育(79144)
资助(75259)
编号(68183)
重点(55954)
(55253)
成果(53968)
(52370)
(51474)
创新(48142)
科研(48126)
国家社会(47241)
教育部(46900)
课题(46716)
期刊
(145514)
经济(145514)
研究(98948)
学报(63362)
中国(60298)
(57902)
科学(55637)
管理(47086)
大学(46910)
学学(44529)
(43415)
农业(40686)
教育(32734)
(26692)
金融(26692)
技术(26570)
经济研究(25215)
财经(24737)
业经(23077)
(21884)
(21143)
问题(19597)
科技(17691)
(17149)
(16934)
业大(16712)
技术经济(16540)
图书(16489)
理论(15941)
世界(15653)
共检索到48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狄强  
利用逐步回归法对1991~2011年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汇率对中国粮食进口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国际粮价对中国粮食进口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国民收入和中国粮食产量对中国粮食进口没有显著影响。1995年和1996年我国实行的鼓励粮食进口政策对粮食进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我国加入WTO之后对粮食进口的配额管制政策对粮食进口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静伟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成为一个广泛热议的话题。国内粮食进口的风险逐渐增加,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规避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必须找出影响粮食进口风险的因素。为此,在对我国粮食进口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锐  
以2003至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粮食进口增长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理论研究分析了2003-2014年期间我国粮食进口不断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是我国进口增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粮食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此外,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也很大,直接通过国内市场供求缺口影响粮食进口;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次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对粮食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也较高,进口的汇率弹性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对粮食进口增长影响较小,但是其交叉影响不容忽视;我国粮食出口不断萎缩,呈现出与进口此消彼长的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超  孟军  
本文剖析了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模型进行粮食价格的预测研究。用1990-2008年中国粮食价格数据组成样本集,建立影响因素与粮食价格之间的SVM模型。利用SVM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训练学习,逼近历史数据所隐含的函数关系,完成对新数据序列的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对未来年份粮食价格的预测,并与其它几种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VM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价格的精度优于其他预测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齐心   武舜臣   刘合光  
考察中国粮食进口特点及面临的制度约束,可为中国在新一轮WTO谈判中找准定位和争取利我的贸易规则提供参考。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贸易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国粮食贸易效率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水平。结果显示:粮食出口国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与粮食进口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的人口总量、粮食出口国粮食产量以及地理距离对粮食进口量有正向影响。从进口效率看,关税水平的降低、金融自由度的提高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均会对贸易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贸易效率角度看,各国与中国粮食贸易的效率水平整体波动较大,中国自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和法国三国的进口粮食仍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对此,应抓住WTO新一轮谈判契机,进一步加强各国贸易联系,保持与贸易效率较高国家的合作,同时挖掘其他国家粮食进口贸易潜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段瑞君  汪来喜  
本文使用VEC模型和E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因素与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传导分析,我们发现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在短期和长期表现出不同传导路径。根据风险分析显示,在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三个金融风险因素中,汇率变动对粮价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根据信息冲击曲线,说明金融因素具有使粮食价格波动加大的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杰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研究方法,采用CEPII-BACI数据库2002—2020年全球200个国家粮食贸易的数据,构建全球粮食进口竞争网络,剖析其进口竞争格局特征,并着重分析中国粮食进口竞争状况,同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影响粮食进口竞争的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全球粮食进口竞争网络中的进口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数量在减少,但竞争关系仍然十分紧密。第二,竞争关系和竞争强度主要集中在亚洲内部,且亚洲内部的竞争关系数量和竞争强度均呈递增趋势。第三,中国的进口竞争强度持续攀升,和主要进口国的竞争加剧。第四,中国作为粮食出口国,其他国家对其粮食的竞争程度并不高。第五,全球粮食贸易网络特征、资源禀赋特征、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地理距离都会影响两两国家间的粮食进口竞争关系和竞争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宋晓洪  
文章基于2003~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粮食全要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金额的增长不仅抑制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还抑制了农户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仅实现了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直补不仅具有推动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还有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挤出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谢保鹏  杜挺  王兴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谢保鹏  杜挺  王兴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的演变特征;③自然条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基础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区科技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  潘子纯  李崇光  
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算2006—2020年间中国4种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量的基础上,采用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多元化指数、均衡度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贸易格局,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趋于多元化,但均衡度水平较弱,两者皆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具有减弱的风险,且局部空间集聚程度仍处于发展状态。3)双边经济发展水平、进口来源国的水土资源禀赋优势、进口来源国的政府支出水平、双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汇率水平对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进口来源国的森林面积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双重视角,中国应该因地制宜实施虚拟水战略,构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调整和优化粮食进口策略;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水安全维护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石芳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1978~2004年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对推动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显著正向作用,加入WTO、退耕还林政策对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都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市场化程度、谷物单产、粮食出口量制约着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负作用,但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