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8)
2023(12306)
2022(10370)
2021(9948)
2020(8288)
2019(19407)
2018(18579)
2017(35973)
2016(19694)
2015(22522)
2014(22313)
2013(22455)
2012(21311)
2011(19172)
2010(19228)
2009(17967)
2008(18335)
2007(16339)
2006(14199)
2005(12926)
作者
(55773)
(46840)
(46636)
(44970)
(29870)
(22301)
(21393)
(18149)
(17569)
(16851)
(15960)
(15394)
(15092)
(15059)
(14702)
(14517)
(14031)
(13812)
(13546)
(13421)
(11640)
(11574)
(11318)
(10769)
(10662)
(10495)
(10302)
(10239)
(9488)
(9377)
学科
(84022)
经济(83942)
管理(58685)
(55273)
(43187)
企业(43187)
方法(38722)
数学(35134)
数学方法(34826)
(33674)
中国(26716)
(25154)
(22067)
贸易(22061)
(21640)
(18285)
(16744)
财务(16716)
财务管理(16660)
业经(16109)
地方(16064)
农业(15960)
企业财务(15797)
(15522)
(14912)
财政(14540)
(14466)
银行(14445)
(13788)
(13086)
机构
大学(284355)
学院(283086)
(130949)
经济(128636)
管理(107308)
研究(101730)
理学(91944)
理学院(90936)
管理学(89643)
管理学院(89099)
中国(80020)
(66560)
(59895)
科学(58368)
(51861)
财经(49472)
(47991)
研究所(46632)
中心(46140)
(45085)
(42641)
经济学(42419)
业大(39063)
经济学院(38530)
北京(38262)
农业(37809)
财经大学(36427)
(36021)
(35586)
师范(35299)
基金
项目(182031)
科学(143904)
基金(134820)
研究(134815)
(116957)
国家(116039)
科学基金(98806)
社会(88040)
社会科(83712)
社会科学(83691)
基金项目(69755)
(67715)
教育(61557)
自然(61438)
自然科(60019)
自然科学(59999)
自然科学基金(58981)
(57904)
资助(56800)
编号(53478)
成果(44661)
(42891)
重点(41115)
(39549)
国家社会(37757)
(37244)
课题(37057)
教育部(37013)
人文(35467)
中国(35433)
期刊
(141615)
经济(141615)
研究(90573)
中国(56609)
(54844)
(43363)
学报(41669)
科学(38796)
管理(37509)
大学(31791)
学学(29905)
农业(29636)
(29085)
金融(29085)
教育(26050)
财经(25339)
经济研究(24979)
技术(22581)
(21844)
业经(21049)
(19961)
问题(19434)
国际(16921)
(16711)
世界(15912)
技术经济(14794)
统计(14218)
理论(13095)
(13026)
(12527)
共检索到43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杨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限量收购和无限量收购条件下各种粮食干预政策的产出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两种收购条件下补贴政策及相应的粮食价格对剩余产量是否有拉动作用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受到收入约束,而在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存在正反双重效应。其次,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数据为基础对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就全国平均意义上而言,补贴政策对剩余粮食产量拉动作用有限,而粮食价格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大,说明农户生产行为并未受到收入约束,而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的双重效应几乎完全抵消,从而只影响总产量而不会引致扩散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星焱  
本文利用1985~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标准,实证研究了财政支农资金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按产销状况划分,我国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力度和粮食边际产出效应均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中部、东部地区财政支农的粮食边际产出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是二者的财政支农力度却低于西部地区。(3)各地区财政支农的粮食单位产出效应正在逐步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尤利群  范秀荣  
粮食出口禁运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敏感的国际贸易问题,粮食禁运政策的实施会对相关各国的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和总福利水平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禁运政策实施对各国福利影响的经济学分析,进而分析禁运政策效应,为国家粮食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永芳  
针对中国1998—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粮食总产量的变化,阐述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状,指出中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各种成效,分析中国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基于2002~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四类粮食代表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发观,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大豆国内外价格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宋世方  
财政扩张政策在IS—LM 模型中会出现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由经济体系中的有关参数决定,我国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性质决定了我国财政扩张政策具有较高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操作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为深入探索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规律,利用我国2000—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门槛模型对市场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粮食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受市场化水平的严重制约,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存在双门槛效应,2个市场化门槛值分别为4.465及8.540。2)到2013年为止,我国已经有10个省份进入高市场化行列,19个省份为中等市场化省份,但是仍然有西藏、青海2个省份没有迈过低市场化门槛。3)财政支农支出的粮食产出效应存在显著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红兵  成金华  张意翔  
运用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就1989-2006年间我国财政政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外生于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财政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有明显的中期化现象。这种中期化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财政政策能源调控效应的发挥。建议:在保证国家掌握能源资源的所有权基础上,要逐渐开放能源产业的中、下游市场,使不同的经济成分参与到能源市场中来,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能源财政政策调控效应的增强。因此,国家必须增强能源财政政策目标的针对性,形成一套完整的能源财政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谭江林  
财政支粮政策对国家粮食产出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此,笔者利用周期理论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农政策和粮食产出增长的稳定性特征,然后从协同性和非对称性视角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产出稳定增长的影响程度。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视角以及财政政策的可控性提出必须继续发挥财政政策在粮食产出增长中的激励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琴  韩晓燕  吕杰  
通过理论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构建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阶段分品种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粮食补贴投入产出作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亩均粮食补贴对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作用显著,但作用效果被抵消了,亩均粮食补贴对其他作物的投入产出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对劳动时间要素投入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对玉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促进显著,而对水稻和大豆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粮食补贴提升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但产出效果不明显。未来粮食补贴政策应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实行价格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FVAR),文章检验了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后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各类财政支出仅在短期对产出具有冲击效应,而且在三个典型时期非线性效应显著。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增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生产性支出对产出增长的负向冲击效应最大,消费性支出最小;在经济危机后的复苏时期,财政支出可能给产出增长带来较为频繁的波动,服务性支出对产出冲击效应较大,生产性带来的产出波动更为频繁;在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对产出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支出可能造成产出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崔莉莉  
政府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态势下运用财政政策调控产出,不仅需要科学抉择其政策取向,还要准确把握政策的力度与节奏。本文通过采用实际产出缺口作为门限变量,然后采用非线性门限SVAR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全面考察了我国财政政策对实际产出波动的调控效果。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冲击在"好"与"坏"两种时期对实际产出的冲击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非对称性凯恩斯效应。一方面,政府支出冲击在"坏"的时期对实际产出的当期拉动效应要比"好"的时期高出0.1742个百分点,而且对实际产出的累积拉动效应也更为持久和效果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政府税收冲击对实际产出的当期抑制效应在"坏"的时期要高出"好"的时期0.4680个百分点,其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建明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和市场的选择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演变,实际上是主导产业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不断更新替代的过程。历史地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政府的作用,也存在市场的选择。如果从某一特定阶段或特定范围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则位于由“纯粹”的政府行为和“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辑  
我国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存在传统IS-LM模型分析的直接挤出效应,也存在由我国独有的金融体制、财政体制、国民消费倾向、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泛挤出效应",因此,应对的关键不仅在于以货币政策的配合使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促进国内消费,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消费、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