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3)
2023(14853)
2022(12699)
2021(11804)
2020(9814)
2019(22778)
2018(22313)
2017(43179)
2016(23062)
2015(26237)
2014(25952)
2013(26138)
2012(24265)
2011(22256)
2010(21983)
2009(20421)
2008(19645)
2007(16953)
2006(15086)
2005(13508)
作者
(67039)
(55873)
(55268)
(52955)
(35704)
(26576)
(25121)
(21813)
(21250)
(19776)
(19086)
(18880)
(17675)
(17642)
(17225)
(17178)
(16530)
(16014)
(15960)
(15757)
(13882)
(13623)
(13350)
(12616)
(12538)
(12478)
(12130)
(11859)
(11231)
(10933)
学科
(116979)
经济(116864)
管理(66064)
(60999)
方法(49526)
(48717)
企业(48717)
数学(43937)
数学方法(43600)
中国(28957)
(26941)
地方(24106)
(23324)
业经(22512)
(21993)
(20295)
贸易(20285)
(19667)
农业(18139)
(17613)
环境(16438)
(15768)
(15557)
金融(15556)
(15190)
银行(15158)
地方经济(14861)
理论(14709)
(14532)
技术(14188)
机构
大学(342691)
学院(338346)
(153371)
经济(150608)
管理(134670)
研究(119724)
理学(116915)
理学院(115659)
管理学(114016)
管理学院(113410)
中国(90388)
(72927)
科学(70004)
(66105)
(59588)
研究所(54313)
财经(53903)
中心(52566)
(52431)
(49264)
经济学(48366)
业大(48000)
(46997)
北京(46598)
(43638)
经济学院(43515)
师范(43291)
(42874)
农业(40973)
财经大学(40260)
基金
项目(229618)
科学(181771)
基金(169977)
研究(169072)
(147823)
国家(146699)
科学基金(125958)
社会(110411)
社会科(104888)
社会科学(104862)
基金项目(89401)
(85356)
自然(79705)
自然科(77828)
自然科学(77813)
自然科学基金(76458)
教育(75902)
(72359)
资助(70807)
编号(66740)
成果(54026)
(52385)
重点(50969)
(49504)
国家社会(46943)
(46940)
教育部(45443)
课题(45412)
人文(44156)
创新(43939)
期刊
(167308)
经济(167308)
研究(105734)
中国(60718)
学报(50468)
管理(49692)
科学(48039)
(47510)
(47220)
大学(38810)
学学(36591)
农业(33492)
教育(31655)
(29721)
金融(29721)
技术(28745)
经济研究(28206)
财经(27381)
业经(23944)
(23509)
问题(21865)
技术经济(18650)
(18382)
(17877)
世界(17872)
理论(16763)
图书(15983)
国际(15711)
统计(15639)
现代(15234)
共检索到500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袁斌  陈超  
基于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通过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粮食、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产业的范围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的总体范围经济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业总体生产存在范围经济现象,但不同省份之间范围经济程度差异较大;粮食作物生产与畜牧养殖均呈现范围经济,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成本互补性,但经济作物的范围经济程度相对较弱;农户混合经营的方式也催生出"多元化经济"与"专业化经济"的矛盾。虽然农户混合经营的情况短时间内仍会继续维持,但还需专业化的分工以确保其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锦英  韩晓娜  方行明  
2004~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七连增",但随着粮食需求不断增长,供给缺口仍然巨大,而以化肥、农药等生产性资源高投入所推动的粮食产量增长则具有明显的粗放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更为严峻的是,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本文基于Malmquist-DEA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来计算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对其要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在粮食产量"七连增"年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下降了0.7%,而技术进步年均指数的大幅度下降则成为粮食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DEA方法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冗余(即要素投入的粗放性)问题突出。因此,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宇峰  
对中国在1990年和2002年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化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市场形成条件下,稻米生产的区域分散特征、小麦生产的区域集中特征以及玉米播种面积的集中和生产产量的分散特征日益明显。计量检验显示,人均承包经营耕地面积和种植业收入比率是影响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尹荣梁  章辉  
有关规模经营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一个随机抽样的来自我国粮食主产区5省100个村庄104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别从投入产出和生产成本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实证研究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后,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由此可见,如果政府单纯出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而大规模推行规模经营的政策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发现,除粳稻外,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与经济效益提高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区域格局变动主要表现: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显著;中部粮食生产重要性凸显;东北和中部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粮食生产能力逐渐加强,而东南沿海区部分省份(如浙江、广东)粮食生产能力逐渐缩减。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水资源丰沛程度、财政支农力度、种粮经济效益比对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水平和成灾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  陆文聪  
中国的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区域特征明显,了解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杭生  孙亚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杰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红  王会  
文章利用我国各省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20072014年),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了粮食生产的环境要素、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原因以及对各省和不同功能区的影响方向和强度。测算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各个决策单元粮食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对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松弛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不同。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剥离环境要素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平均下降了10%;但是,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强度差异较大,剥离环境要素后粮食主产区各省的粮食生产率增加,主销区和平衡区粮食生产效率均下降,且对主销区影响最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李倩  
利用我国七大粮食主销区近5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均粮食产量为切入点,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实证分析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投入、自然条件五大关键变量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主销区五大关键变量的变动都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除自然灾害具有相反的作用外,其余变量的提高均能增加主销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对保护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安全来说最为重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