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2)
2023(14884)
2022(12689)
2021(11937)
2020(9991)
2019(23046)
2018(22457)
2017(42759)
2016(23432)
2015(26332)
2014(25721)
2013(25741)
2012(23525)
2011(21440)
2010(20840)
2009(19028)
2008(18391)
2007(15588)
2006(13513)
2005(11681)
作者
(69693)
(58196)
(57591)
(54725)
(36746)
(27815)
(26032)
(22946)
(22115)
(20337)
(19719)
(19635)
(18282)
(18238)
(17869)
(17811)
(17496)
(17314)
(16539)
(16389)
(14619)
(14038)
(13979)
(13032)
(13005)
(12724)
(12672)
(12648)
(11640)
(11515)
学科
(93299)
经济(93202)
管理(63788)
(61267)
(48543)
企业(48543)
方法(44757)
数学(39595)
数学方法(39233)
(26230)
中国(26147)
(21423)
(21156)
业经(20198)
(20037)
贸易(20029)
(19548)
农业(17546)
地方(16521)
(15369)
环境(15128)
技术(14574)
(14239)
理论(13613)
(13306)
银行(13237)
(13068)
财务(13007)
财务管理(12988)
(12694)
机构
大学(336464)
学院(332457)
(137144)
经济(134625)
管理(130853)
研究(118280)
理学(114978)
理学院(113668)
管理学(111750)
管理学院(111181)
中国(86728)
科学(75901)
(72101)
(64298)
(60534)
(57064)
业大(56352)
研究所(56284)
中心(51933)
农业(51198)
财经(47451)
北京(45407)
(44889)
(43599)
(42518)
(42357)
师范(41989)
经济学(41774)
经济学院(37866)
科学院(36291)
基金
项目(238762)
科学(186749)
基金(175077)
研究(167579)
(156681)
国家(155457)
科学基金(131370)
社会(106705)
社会科(101210)
社会科学(101184)
基金项目(93206)
(90682)
自然(87465)
自然科(85444)
自然科学(85417)
自然科学基金(83906)
(78158)
教育(75665)
资助(71973)
编号(65714)
重点(53942)
(52849)
成果(51802)
(50758)
(49617)
创新(46422)
科研(46308)
课题(45005)
国家社会(44917)
计划(44858)
期刊
(139846)
经济(139846)
研究(94677)
学报(61922)
中国(58751)
(57767)
科学(54618)
大学(45603)
管理(45410)
学学(43270)
农业(40871)
(39952)
教育(31901)
技术(25828)
(24032)
金融(24032)
经济研究(24020)
财经(22588)
业经(22333)
(22209)
(19384)
问题(18730)
科技(17524)
业大(16730)
(16600)
图书(16229)
技术经济(15978)
(15742)
世界(15331)
理论(15289)
共检索到46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杰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万纯  陈永福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畜牧业发展状况、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比等都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经济效益比的影响尤为突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张哲晰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到长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2)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3)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4)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张哲晰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到长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2)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3)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4)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2)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旭  王善高  
近年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而测算环境效率能直观反映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生产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进而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2004-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环境效率,并用TobiT模型考察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农户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环境效率均值分别为0.802和0.489,并且两种效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考虑环境效率后,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均值出现了略微的下降趋势,但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各省市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综合绩效,并从支农政策、要素投入等维度考察其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2004—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DEA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运用面板Tobit随机效应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期内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总体达到DEA有效,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作用偏低,"单引擎"驱动特征明显;化肥、农用机械、灌溉及支农政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化肥投入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各因素作用强度排序为"支农政策>化肥>农业机械>灌溉",且这些影响同样具有区域差异。[结论]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要注重农业技术更要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通过改革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和转变要素投入结构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史常亮  郭焱  朱俊峰  
通过大量施用化肥获得高产是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基于2004-2013年省级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造成化肥施用过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玉米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玉米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平均达到50.74%;小麦和水稻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相对较轻,分别为27.26%和24.67%。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自然灾害和上一年粮食价格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咨询与经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对化肥的过量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满喜  
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一些指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寻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对策。这对浙江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证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宗辉  李金锴  韩晨雪  刘合光  
粮食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对于粮食供需平衡及粮食安全问题有潜在的影响。基于1997—2016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具体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997—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总的转移距离为172.56 km,重心所在地大部分集中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区。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变迁的因素,估计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机械化、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复种指数均对粮食生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是驱使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的因素。基于此,建议从保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与科技投入、探索多样化农业补贴形式、构建区域粮食供需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李晶瑜  
粮食生产的化肥利用效率低下是影响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不仅推升了生产成本,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度量了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2006-2009年三种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效率,并对化肥利用效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作物的化肥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分别为0.37、0.26和0.37;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化肥价格、财政支持、种植规模等是影响化肥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选取产粮区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种作物,在考虑农业水污染的情况下,利用能够弥补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数量相对不足的窗式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探究产粮区2003-2012年三种作物用水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三种粮食作物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所提高,但明显低于各自的技术效率;用水效率从高至低依次为玉米、小麦和水稻,而技术效率则依次为水稻、玉米和小麦;粮食主产省用水效率均比非粮食主产省高;长期偏低的农业水价并未真正反映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依据以上情况,提出产粮区应通过引入先进农业灌溉设备与技术,并根据产粮区粮食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