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9)
- 2023(5657)
- 2022(4595)
- 2021(4521)
- 2020(3712)
- 2019(8816)
- 2018(8427)
- 2017(15489)
- 2016(8470)
- 2015(10024)
- 2014(9504)
- 2013(9740)
- 2012(9373)
- 2011(9001)
- 2010(8647)
- 2009(8138)
- 2008(8185)
- 2007(6913)
- 2006(6291)
- 2005(5760)
- 学科
- 济(41281)
- 经济(41240)
- 管理(20318)
- 业(19848)
- 方法(19128)
- 数学(17499)
- 数学方法(17372)
- 中国(13941)
- 企(13307)
- 企业(13307)
- 农(11847)
- 贸(10722)
- 贸易(10717)
- 易(10549)
- 学(8553)
- 财(7513)
- 农业(7451)
- 业经(7246)
- 制(6791)
- 银(6360)
- 银行(6340)
- 融(6308)
- 金融(6307)
- 行(6227)
- 环境(6211)
- 关系(6148)
- 出(6078)
- 发(5848)
- 和(5134)
- 体(5021)
- 机构
- 大学(135385)
- 学院(130576)
- 济(66061)
- 经济(65284)
- 研究(56177)
- 管理(46004)
- 中国(43440)
- 理学(39812)
- 理学院(39293)
- 管理学(38686)
- 管理学院(38457)
- 科学(32856)
- 京(30148)
- 所(29465)
- 研究所(27350)
- 农(27195)
- 财(26556)
- 中心(23193)
- 经济学(22717)
- 财经(21922)
- 农业(21781)
- 经济学院(20521)
- 经(20410)
- 业大(19999)
- 北京(19484)
- 院(19462)
- 科学院(18484)
- 江(17616)
- 范(17223)
- 师范(17057)
- 基金
- 项目(88423)
- 科学(70560)
- 基金(68700)
- 家(62656)
- 国家(62273)
- 研究(61947)
- 科学基金(51281)
- 社会(42599)
- 社会科(40560)
- 社会科学(40553)
- 基金项目(34943)
- 自然(32224)
- 自然科(31535)
- 自然科学(31521)
- 自然科学基金(31032)
- 省(29178)
- 资助(29055)
- 教育(27337)
- 划(27092)
- 部(21949)
- 编号(21599)
- 中国(21461)
- 重点(20885)
- 国家社会(20073)
- 发(19457)
- 教育部(18531)
- 成果(18187)
- 创(17827)
- 科研(17136)
- 创新(17048)
共检索到198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永松
一、粮食生产的周期与震撼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的理论争论正由现实作出解答。在中国,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不承认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而以“左”的思想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常规解释代替之的话,那么,粮食生产存在波动(周期),已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言勇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中国粮食生产周期——11年。分析了未来中国粮食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希望能将此项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铁军
粮食涨价并不是粮食生产的问题──中国粮食的生产周期和供给周期分析温铁军一、粮食的生产周期和供给周期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农业文明史的国家,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氏族村社历史看,只要实行“均田免赋”,不搞横征暴敛,哪个朝代都能稳定个一二百年。正所谓“天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言勇
Using Box-Jenkins mode1,the author analyses and forecasts the cycl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青华 陈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天勇
一、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成因(一)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4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比重和增幅不大,农业生产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加之原有设施老化,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十分脆弱。自然灾害一直是引发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生产要素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一直受生产要素投入的制约。投入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增减能直接引起粮食生产的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谢适汀
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分析●刘凤芹谢适汀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粮食品种的特殊性,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的生产导致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调节)粮食价格的变化,一般是3—5年一个周期。每逢粮食大丰收时,必是粮价急剧回落时期,相反当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昌斌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的6个主要阶段的周期性特征,归纳了各个阶段影响粮食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制度创新、政策扶持、科技进步、防灾减灾等4个方面,概括总结了30年来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5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我国粮食生产 周期性特征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淑莲
从1978-2002年江西省粮食生产情况看,江西粮食生产有明显周期性,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粮食生产条件、粮食市场发展和政府支农措施等密切相关,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熨平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才能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粮食 生产周期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海涛 姜长云
本文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呈现波浪型上升的态势。2004~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土地和农资等成本快速上升的推动。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将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呈现波浪型上升的趋势,一定时期后将趋于相对稳定。2009~2012年前后,粮食生产成本将下跌,但其平均生产成本可能高于本轮上升期;2013~2020年前后,粮食生产成本将再次上升并明显高于本轮上升期。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粮食生产成本 变动 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谈东华 周波 朱述斌
粮食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江西省1978年至2004年粮食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江西省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重要特征和一般规律,其中,粮食的播种面积、价格的波动、对外贸易、农业政策、自然气候等因素是影响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江西 粮食生产 周期波动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温厉 温铁军
中国粮食供给周期与价格比较分析温厉温铁军一、本文基本观点1.造成粮食1996年达到最高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即1993年粮食调价以来,连续3年较大幅度高于“天花板”(即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内价格。在中国农地承载9亿农业人口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要防止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希柏 李菊梅
应用中国各地区1990~2000年化肥总施用量、粮食总产量及播种面积等统计数据,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化肥的最大施用量、施用量增长空间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等。结果表明,中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最大施用量为225~375 kgha-1;其中高施肥量地区最大施肥量为300~375 kgha-1,平均达306.8 kgha-1;而施肥量225~300 kgha-1的县主要分布在中施肥量地区,平均达262.4 kgha-1;此外施肥量150~225 kgha-1的县则主要分布在低施肥量地区,平均为217.2 kgha-1。这3类施肥区通过施肥所能获得的单位面积粮食最高产量分别为6 0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涛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解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耕地利用四因素(规模、结构、强度、程度),结果表明:1978—2012年,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累积效果表现为强度效应最大,结构效应和程度效应其次,规模效应最小。其间,造成粮食增量的强度效应逐步减弱,程度效应由负转正并渐强;造成粮食减量的结构效应逐步加大,规模效应后期显著放大。1996—2008年,粮食生产出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转移,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城镇密集,耕地利用结构变化与规模变化对粮食的减量效应更为明显,甚至有复种下调出现程度负效应,而耕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粮食的增量效应相对较小,内陆农区耕地利用效应...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利用效应 LMDI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