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2)
2023(5820)
2022(4633)
2021(4521)
2020(3826)
2019(8789)
2018(8484)
2017(16133)
2016(8069)
2015(9337)
2014(9031)
2013(9170)
2012(8664)
2011(8018)
2010(7766)
2009(7357)
2008(7344)
2007(6226)
2006(5449)
2005(5164)
作者
(22789)
(18952)
(18878)
(17990)
(11995)
(8941)
(8663)
(7433)
(7381)
(6666)
(6486)
(6328)
(6107)
(6056)
(5917)
(5905)
(5673)
(5423)
(5390)
(5068)
(4649)
(4610)
(4402)
(4297)
(4297)
(4254)
(4077)
(3844)
(3769)
(3660)
学科
(37030)
经济(36994)
(21582)
管理(20468)
方法(18112)
数学(16995)
数学方法(16923)
中国(15723)
(13682)
企业(13682)
(10818)
(10773)
贸易(10766)
保险(10726)
(10488)
(10417)
(9484)
银行(9483)
(9120)
(8976)
(8285)
(8046)
金融(8046)
业经(6422)
农业(5978)
关系(5756)
(5460)
(5403)
(5289)
(4945)
机构
大学(121026)
学院(118736)
(62671)
经济(61935)
研究(46003)
管理(45448)
中国(42453)
理学(38228)
理学院(37842)
管理学(37463)
管理学院(37235)
(28526)
(26523)
科学(23964)
财经(22925)
(22462)
经济学(21483)
(21313)
中心(20722)
研究所(20495)
经济学院(19432)
(18837)
北京(17711)
财经大学(17492)
(16171)
(15173)
农业(14918)
业大(14622)
科学院(14606)
(14301)
基金
项目(77295)
科学(62389)
基金(60825)
研究(56826)
(53488)
国家(53139)
科学基金(45233)
社会(40164)
社会科(38259)
社会科学(38251)
基金项目(30935)
自然(27408)
自然科(26834)
自然科学(26825)
自然科学基金(26417)
资助(26004)
(24678)
教育(24328)
(22282)
编号(20630)
中国(19602)
(19482)
国家社会(18757)
重点(17384)
教育部(17042)
成果(16491)
(16164)
人文(15840)
(15581)
社科(15109)
期刊
(65061)
经济(65061)
研究(43615)
中国(23849)
(19849)
(18204)
金融(18204)
(16889)
管理(16703)
科学(16371)
学报(15758)
经济研究(13655)
大学(12645)
农业(12111)
学学(12079)
财经(11742)
(10097)
(10020)
世界(9753)
业经(9506)
国际(9159)
问题(8607)
技术(8384)
(7920)
技术经济(6226)
统计(6153)
商业(5863)
理论(5754)
教育(5669)
经济问题(5305)
共检索到185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  赵秀梅  
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粮食生产的量和自给率,还取决于可获性,包括"买得起"和"买得到"。当前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但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日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主销区的粮食消费日益依赖于主产区的粮食调运,粮食运达的及时性对于粮食安全愈发重要。粮食调运必然面临长距离运输问题,这其中尤以在粮食运输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关键节点的平稳有序运行最为关键。当前实现粮食调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水路以及铁水联运,但是这一运输网络存在运力不足、物流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风险因素,与粮食运输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运输的顺畅性、及时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亟待通过加快铁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物流方式变革和健全粮食物流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帅  
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一些农作物国际贸易的支撑,粮食的国际贸易日渐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贸易的快速增长势必增加粮食运输网络系统中关键路线节点的压力,在粮食生产呈现日益集中化的格局下,依赖于少量的出口和周转中心对于全球粮食体系将构成根本性的威胁,甚至可能诱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研究粮食国际贸易路线中"关键点的中断或阻塞风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对这些"关键点"进行研究,提示关注此类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欧胜彬  苏雪华  
粮食安全不仅与耕地的数量有关,更与耕地的质量有关。我国的耕地土壤地力贫瘠,中低产耕地面积占比非常高,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了土壤污染,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本文试图分析耕地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实施耕地生态修复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  蓝海涛  
粮食安全财政成本指政府为实现粮食安全政策目标而支出的费用。通过分析发现,1995~2005年,中国每生产1万吨粮食所开销的财政支出呈递增趋势。目前的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偏高,中长期粮食安全财政成本也将偏高,尤其表现为粮食储备规模过大。现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如果持续下去,将对中长期财政带来很大的风险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力  杨阳  
本文基于"国家钻石"模型,以面临国际市场与气候变化双重风险较大的四类主要粮油作物——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为例,实证分析了气候风险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风险并未显著影响到中国粮油作物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一"黑盒子"之中存有一些令人警觉的传导机制:一类是"正向影响+负向传导"型,即气候风险会促使粮油作物劳资比、相对价格上升,从而进一步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类是"负向影响+正向传导"型,即气候风险会导致相关(下游)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度下降,进而削弱其国际竞争力。这暗含着在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气候风险的负向效应可能逐步释放与扩散,国际竞争力的维持存有隐忧。基于此,完善气候防...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东  王远卓  
近期全球粮价大涨,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生计,也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从理论角度看,货币超发—粮食金融化—进口国粮食安全风险是货币放水背景下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传导路径。粮食安全风险向经济层面传导,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带动相关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和本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造成跨境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计划,引发粮价的上涨;叠加蝗灾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减产概率很大,供给缺口叠加货币超发引发的粮价上涨,未来全球的粮食安全风险不可小觑。当前要重视经济结构单一、社会脆弱度高的粮食进口国未来发生粮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特别要高度关注巴西、厄瓜多尔等13个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中方企业,应当高度关注东道主国粮食安全风险,积极寻求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也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龙波  钟甫宁  徐志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关鑫   魏琨翔   梁泽恒   姜文来  
[目的] 水安全、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3者关系密切且复杂,关乎着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开展多维资源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与理论回响。[方法] 研究在梳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下粮食安全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文献概念性、分析性和设计性解析的基础上,尝试从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中剥离出关联性关系,构建水—能源—粮食关联的中国粮食安全理论,并探索水—能源—粮食关联的中国粮食安全多元治理方案。[结果] (1)从关联性理论与纽带关系关联层次中出发,以双要素框架为基础,形成了以粮食安全要素为核心,内部系统水资源要素和农业能源要素、外部系统综合要素为投入的中国粮食安全理论框架;(2)从依据、原则、手段、路径、目标五个方面解析了水—能源—粮食关联的中国粮食安全理论内涵,并界定了理论研究范畴;(3)依据理论框架和内涵,设计了包括粮食生产保障系统、水资源投入系统、农业能源投入系统与综合要素保障系统四大系统,共20个指标的水—能源—粮食关联的中国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结论] 采取包括水—能源—粮食多元管理部门政策合作方案、联合执行方案、技术与基础建设整合方案在内的粮食安全多元治理方案,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平衡发展,有效提升“区域—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玉娟  孙浩然  
我国粮食进口规模逐渐扩大,进口市场越来越集中,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通过分析发现,形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的原因包括:我国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粮食生产人工成本及土地成本比重大,进口粮食价格低于本土粮食价格,《农业协定》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平衡,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依据结论提出要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与防范风险能力,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WTO的作用,坚持粮食价格支持制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