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8)
- 2023(16793)
- 2022(14508)
- 2021(14046)
- 2020(11792)
- 2019(27396)
- 2018(27340)
- 2017(52217)
- 2016(28923)
- 2015(32612)
- 2014(32910)
- 2013(32142)
- 2012(29819)
- 2011(27028)
- 2010(27210)
- 2009(25319)
- 2008(24803)
- 2007(21995)
- 2006(19788)
- 2005(17827)
- 学科
- 济(113744)
- 经济(113608)
- 管理(82793)
- 业(76700)
- 企(64326)
- 企业(64326)
- 方法(49219)
- 数学(42461)
- 数学方法(41920)
- 中国(33186)
- 农(32345)
- 财(30278)
- 制(26821)
- 学(25332)
- 业经(25109)
- 地方(22348)
- 贸(22146)
- 贸易(22137)
- 易(21549)
- 农业(20277)
- 理论(19855)
- 体(19537)
- 银(19026)
- 银行(18979)
- 和(18283)
- 行(18215)
- 策(17928)
- 融(17851)
- 金融(17842)
- 务(17217)
- 机构
- 大学(408613)
- 学院(405037)
- 济(165323)
- 经济(161740)
- 管理(157353)
- 研究(143943)
- 理学(134382)
- 理学院(132846)
- 管理学(130695)
- 管理学院(129947)
- 中国(109946)
- 京(89426)
- 科学(87491)
- 财(78877)
- 所(73434)
- 农(67069)
- 研究所(66587)
- 中心(64346)
- 江(61371)
- 财经(61291)
- 业大(58616)
- 北京(57568)
- 范(56266)
- 经(55850)
- 师范(55783)
- 农业(52299)
- 院(52107)
- 州(49165)
- 经济学(49033)
- 财经大学(45310)
- 基金
- 项目(267436)
- 科学(209598)
- 研究(198228)
- 基金(192915)
- 家(168406)
- 国家(166968)
- 科学基金(142001)
- 社会(123735)
- 社会科(117095)
- 社会科学(117065)
- 省(102097)
- 基金项目(101035)
- 教育(91733)
- 自然(91387)
- 自然科(89231)
- 自然科学(89204)
- 自然科学基金(87589)
- 划(87442)
- 编号(81360)
- 资助(80592)
- 成果(68430)
- 部(60122)
- 重点(59917)
- 课题(57348)
- 发(56668)
- 创(54660)
- 教育部(51448)
- 创新(50987)
- 国家社会(50630)
- 科研(50429)
- 期刊
- 济(187556)
- 经济(187556)
- 研究(128868)
- 中国(85150)
- 学报(64043)
- 农(60814)
- 财(60145)
- 科学(58976)
- 管理(58692)
- 教育(52660)
- 大学(48508)
- 学学(45036)
- 农业(41925)
- 融(38809)
- 金融(38809)
- 技术(35261)
- 财经(30812)
- 经济研究(29670)
- 业经(29140)
- 经(26416)
- 问题(24393)
- 业(22496)
- 图书(22044)
- 理论(20972)
- 贸(20350)
- 技术经济(19493)
- 实践(18973)
- 践(18973)
- 科技(18591)
- 版(18513)
共检索到62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宁 辛毅 黎嘉家
由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及其配套政策形成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是近年来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本文在对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机制结构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的绩效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宁 辛毅 黎嘉家
由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及其配套政策形成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是近年来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本文在对中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机制结构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体系的绩效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隋丽莉 顾莉丽
新世纪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政策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产量,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及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因此,应基于产业链视角完善粮食价格政策,避免过多关注单环节而造成的市场扭曲;降低"黄箱政策"补贴水平,转向"绿箱政策",适当利用"蓝箱政策";统筹考虑不同品种,实施差别化政策;优化最低收购价及生产者补贴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荣华 罗照华
本文阐述了粮食价格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 ,即保护系数、比较利益系数和单一市场分析 ,并提出了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应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政策 分析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松
自2004年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来,国家实施了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从近10年的政策执行效果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临时收储政策相互补充,较好地体现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欢迎。一、执行情况1.最低收购价政策。每年由国家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首要问题。然而,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应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粮食生产风险,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如何完善粮食支持政策,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粮价市场监测体系,确保粮食流通市场运行有序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政策调整 市场化演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粮食价格改革的进程,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粮食流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客观评价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和进一步完善这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观点;同时还着重强调,必须总结经验和问题,对这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体制、机制,以及实施办法的改革。
关键词:
粮食改革 粮食价格 托市收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政策经历了自由价格政策、统购统销价格政策、双轨制粮食价格政策及最低收购价保护下的全面放开政策等几个阶段。粮食价格政策演进呈现出与当时国家总体战略相匹配、通过政策体系边际改进、逐步提升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内在逻辑脉络,但也出现了政策滞后性和宏观调控效果欠佳等问题。面对国外粮价波动影响加剧和民众粮食消费水平升级的形势,应努力提高中国粮食生产水平、稳妥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融合、完善国内粮食价格应急体系、完善国内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区分粮食品种完善粮价支持政策,稳妥有序地推进中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婷 曹宝明
现阶段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面临总结、反思和改革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2008~2017年主要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月度数据,以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为标准,运用VAR-STR模型对国内价格支持调控政策有效性进行判断。研究发现,政策价格干预造成国内外价格联动的门限效应,当价格保护处于低区制时,国际粮价能够同步影响国内粮价,国内外市场趋于整合,而当价格保护处于高区制时,国内粮价背离国际粮价波动趋势,国内价格调控虽化解国际粮价冲击,但由此造成国内外市场分割而使调控有效性下降。据此,本文认为政府价格干预是造成当前粮食困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时间跨度,渐进式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建议可将名义价格保护率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伟 朱善利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施行7年来,已经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达到甚至超出了政策设计的预期。面对粮食供求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现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也日益突显。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在价格制定、信贷管理、财政补贴、购销监管等方面的操作措施。同时,继续坚持托市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探索和建立以差额直补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对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国际角度结合我国稻米、小麦、玉米价格的现状及前景,再根据我国粮食收储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我国应如何对粮食价格政策进行改革,以促使我国积极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合理改革的进程。因为合理的农产品目标价格能有效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压力,在努力做好保证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稳定我国粮食价格,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改革 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南昌县物价局联合课题组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新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完善这一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贤恩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种粮直接补贴 粮农增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焰
本文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的背景分析为起点,重点研究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提出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纳入粮食价格保护体系,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及最低收购价格粮食的分流机制。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格 政策效应 粮食价格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