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8)
- 2023(7673)
- 2022(6566)
- 2021(6274)
- 2020(5457)
- 2019(13044)
- 2018(12787)
- 2017(24487)
- 2016(13336)
- 2015(15688)
- 2014(15654)
- 2013(15999)
- 2012(15240)
- 2011(14003)
- 2010(13820)
- 2009(13082)
- 2008(13229)
- 2007(11820)
- 2006(10074)
- 2005(9196)
- 学科
- 济(62412)
- 经济(62359)
- 管理(34766)
- 业(33343)
- 方法(31031)
- 数学(28378)
- 数学方法(28205)
- 企(24585)
- 企业(24585)
- 中国(18542)
- 农(17542)
- 贸(14826)
- 贸易(14821)
- 易(14514)
- 财(14387)
- 学(11987)
- 农业(11196)
- 制(11072)
- 业经(10700)
- 地方(9777)
- 银(9723)
- 银行(9703)
- 行(9337)
- 融(9255)
- 金融(9253)
- 和(8858)
- 环境(8706)
- 务(8239)
- 财务(8221)
- 财务管理(8195)
- 机构
- 大学(204033)
- 学院(200505)
- 济(94065)
- 经济(92517)
- 研究(75178)
- 管理(74915)
- 理学(64340)
- 理学院(63596)
- 管理学(62677)
- 管理学院(62297)
- 中国(58520)
- 科学(44353)
- 京(43994)
- 财(39999)
- 所(38943)
- 农(37816)
- 研究所(35653)
- 中心(33868)
- 财经(32475)
- 经济学(30806)
- 农业(30157)
- 业大(30106)
- 经(29742)
- 江(28496)
- 北京(28377)
- 经济学院(27975)
- 院(26112)
- 范(25445)
- 师范(25202)
- 财经大学(24162)
- 基金
- 项目(131077)
- 科学(102748)
- 基金(97293)
- 研究(94784)
- 家(85629)
- 国家(85006)
- 科学基金(71052)
- 社会(61768)
- 社会科(58663)
- 社会科学(58646)
- 基金项目(50875)
- 省(47646)
- 自然(44508)
- 自然科(43454)
- 自然科学(43436)
- 教育(42921)
- 自然科学基金(42709)
- 划(41579)
- 资助(40965)
- 编号(37075)
- 部(31237)
- 成果(30695)
- 重点(30070)
- 发(28606)
- 中国(27288)
- 国家社会(26914)
- 教育部(26542)
- 创(26464)
- 科研(25573)
- 课题(25425)
共检索到29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强 赵忠萍 吴玉华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李志强赵忠萍吴玉华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与结构(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我国粮食生产波动频繁,尤其是80年代以来更是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增长变动趋势及供需平衡态势作出系统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游建章
粮食供求预警系统评价法较全面地反映了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政府调整粮食收购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综合反映粮食安全水平 ,但为方便计算粮食安全系数而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等四项指标赋予相同解释度 ,与现实情况难以吻合。景气分析法能对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景气状态作出判断 ,对粮食发展过程作出形象、直观的刻画 ,但其预测能力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魏百军 唐沙沙 周丽 蒋梁瑜
文章在分析粮食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GRA-AHP集成法,对1997~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进行量化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用作粮食安全预警监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绍充 王卿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一个灵敏清晰又易于操作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对确保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架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预警 实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The issue about food security cost is slighting all the whil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food security cost paid by government in China,the paper obtai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od security cost is excessive.The policy advice is brought forwar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rely on homelan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aintain moderate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rational cos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成本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爱锄 杨改河 黑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随着“人粮矛盾”的发展 ,世界粮食安全的内涵经历了“总量 -购买 -营养”的转变。中国粮食在总量和购买上基本达到安全水平 ,营养安全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面临着生产资源减少、贫困人口相对增加和营养需求水平提高的矛盾。立足国内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结构和发挥国际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是中国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内涵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王济民 吕向东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4个指标进行预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我国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最后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未来2年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预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预警系统 VAR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晓宁
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方法及其系统设计(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安晓宁一、粮食安全预警的意义与目标粮食安全历来是事关一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要命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从社会整体上把握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安晓宁
粮食安全预警的理论、方法及其系统设计(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安晓宁2国内外粮食安全预警评述粮食安全预警特别是粮食生产预警是宏观经济预警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单项结构性预警。鉴于粮食安全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当今世界十分重视开展粮食安全预警工作。19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顾智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完整和有效的预警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概念出发分层次对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分别从粮食概念、粮食安全概念到指标体系构建角度,逐步剖析目前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不仅应包括不同粮食口径下的粮食安全预警,更应当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的时空跨度,制定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安全 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机制是对粮食市场动态进行监测并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向,当市场供求出现严重失衡时,发出警戒信号,并采取一定应急措施对市场进行适当调控的机制。我国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永常
该文以二熟区典型粮食生产大荔县为例,根据粮食安全预警理论,结合农情监测网络试点县小麦产量时间序列、农情调查和主要小麦品种性状的信息,建立了县域小麦年度间和生长季节内关键生育期的产量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大荔县2006~2007年度小麦播种前(年度预测)、播种~出苗期、出苗~越冬期、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收获(实际产量)等6个生育时期的每667m2的产量分别为258kg、453.1kg、396kg、318.1kg、296.7kg和246kg,其中播种~出苗期、出苗~越冬期、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4个时期的产量安全预警系数分别为98、87、80和93,总体为绿色警示,无粮食安全风险警报,但...
关键词:
农作物 监测 产量预报 早期预警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华 张锐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王迪 唐海云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安全要求已从数量安全转变为结构安全。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分品种投入法与总量核减法相结合测算各省份不同用途粮食消费量。研究发现,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消费量增长显著,粮食消费结构呈现出“以口粮为主”向“以饲料粮为主”转变的特征;且除去西藏、甘肃等8个省份,东中部地区21省均实现了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借鉴粮食安全贡献系数,从总量与不同用途角度分析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发现,中国口粮安全得到保障,但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饲料粮与工业用粮面临较大缺口,导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整体为负。分地区来看,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省份主产区对粮食安全与间接用粮安全的保障作用突出;而南方地区因为饲料粮需求旺盛导致其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但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位居前列。因此,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因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动合理调整粮食进口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