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3)
- 2023(11565)
- 2022(10121)
- 2021(9809)
- 2020(8182)
- 2019(19197)
- 2018(19032)
- 2017(36406)
- 2016(19852)
- 2015(22621)
- 2014(22351)
- 2013(22341)
- 2012(20625)
- 2011(18734)
- 2010(18307)
- 2009(16645)
- 2008(16086)
- 2007(13633)
- 2006(11795)
- 2005(10446)
- 学科
- 济(79334)
- 经济(79249)
- 管理(54020)
- 业(50360)
- 企(40308)
- 企业(40308)
- 方法(37890)
- 数学(33394)
- 数学方法(33083)
- 中国(23237)
- 农(21748)
- 财(17730)
- 贸(16996)
- 贸易(16988)
- 学(16948)
- 易(16596)
- 业经(16500)
- 地方(14451)
- 农业(14222)
- 制(13553)
- 和(12850)
- 环境(12631)
- 理论(11845)
- 银(11797)
- 银行(11762)
- 技术(11734)
- 行(11296)
- 融(11136)
- 金融(11134)
- 划(10929)
- 机构
- 大学(282192)
- 学院(278402)
- 济(116322)
- 经济(114038)
- 管理(112141)
- 研究(99106)
- 理学(97696)
- 理学院(96625)
- 管理学(95124)
- 管理学院(94634)
- 中国(73916)
- 京(61272)
- 科学(61213)
- 所(50076)
- 财(48921)
- 农(46777)
- 研究所(46254)
- 中心(43666)
- 业大(42476)
- 财经(40307)
- 北京(39348)
- 江(37491)
- 经(37043)
- 农业(36929)
- 范(36601)
- 师范(36273)
- 院(35758)
- 经济学(34974)
- 经济学院(31609)
- 州(30656)
- 基金
- 项目(196097)
- 科学(153819)
- 研究(143756)
- 基金(143328)
- 家(125833)
- 国家(124833)
- 科学基金(106045)
- 社会(90321)
- 社会科(85565)
- 社会科学(85543)
- 基金项目(76241)
- 省(73447)
- 自然(68863)
- 自然科(67256)
- 自然科学(67241)
- 自然科学基金(66050)
- 教育(64840)
- 划(63176)
- 资助(59550)
- 编号(57807)
- 成果(47085)
- 部(44450)
- 重点(43734)
- 发(41717)
- 创(40401)
- 课题(39566)
- 教育部(37858)
- 创新(37758)
- 科研(37552)
- 国家社会(37545)
- 期刊
- 济(121857)
- 经济(121857)
- 研究(82816)
- 中国(50252)
- 学报(45087)
- 农(42377)
- 科学(42002)
- 管理(40002)
- 财(33965)
- 大学(33673)
- 学学(31525)
- 农业(30783)
- 教育(29641)
- 技术(22993)
- 融(21586)
- 金融(21586)
- 经济研究(19930)
- 财经(19083)
- 业经(18575)
- 业(16792)
- 经(16254)
- 问题(16179)
- 图书(15639)
- 理论(13930)
- 世界(13918)
- 贸(13762)
- 科技(13607)
- 技术经济(13381)
- 资源(12673)
- 实践(12612)
共检索到40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朱泽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如同粮食安全的定义一样,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的标准,人们在衡量粮食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王玉斌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元红 刘长全 国鲁来
本文基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概念,构建了包括供给、分配、消费、利用效率、保障结果、稳定性、可持续性和调控力等8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现状、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当前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不断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有多重优势,自给率、人均热量和蛋白供给等多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可持续性较差等。未来提高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调整产出结构、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重视需求管理、减少不舍理消费和损耗、适当降低储备率。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指数 自给率 可持续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西藏粮食安全事关当地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2010年农户层面的食物消费调研数据,并且结合粮食市场调研、粮食加工企业调研以及政府部门调研数据等,在研究西藏粮食生产和消费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西藏主要粮食(青稞、小麦和水稻)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区粮食供应数量较高,特别是外地调入粮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提高了西藏粮食安全保障程度。2010年全区主要粮食生产为85.09万t,而家庭层面主要粮食消费为88.81万t,粮食生产和消费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本地粮食消费比重为60.8%,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西藏粮食安全事关当地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2010年农户层面的食物消费调研数据,并且结合粮食市场调研、粮食加工企业调研以及政府部门调研数据等,在研究西藏粮食生产和消费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西藏主要粮食(青稞、小麦和水稻)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全区粮食供应数量较高,特别是外地调入粮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提高了西藏粮食安全保障程度。2010年全区主要粮食生产为85.09万t,而家庭层面主要粮食消费为88.81万t,粮食生产和消费基本持平;但是考虑到本地粮食消费比重为60.8%,2010年本地粮食消费只有54.0万t。从整个西藏地区来看,虽然西藏地区粮食供应已经大于其需求(西藏地区三大粮食作物总供应146.3万t,而总需求超过95.9万t,供应为需求的1.5倍),但是从不同地区来看,区域之间的粮食供需差别非常大,尤其是藏北牧区(主要是那曲地区),粮食缺口比较大,未来需要加强藏北地区粮食的供给力度,提升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随着内地粮食进藏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未来需要进一步转变粮食购销体制系统,把粮食生产者(即农民)考虑在粮食流通市场之内,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西藏粮食生产者在粮食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加西藏农村地区家庭中余粮流通,增加青稞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王济民 吕向东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4个指标进行预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我国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最后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未来2年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预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预警系统 VAR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运用饥饿人口数量、饥饿发生率、全球饥饿指数、膳食热能供应量、粮食供给量和粮食消费量等指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严峻,而且各个地区的状况差距较大,尤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形势最为严峻;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脆弱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脆弱性 长期性 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锐
湖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所占地位举足轻重。文章在确定综合评价粮食安全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在粮食安全综合指标中所占权重。笔者采用多元自回归模型构建了湖北省粮食安全短期预警系统,最后对湖北省现阶段粮食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成分分析 短期预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正雨 何鹏 李晓 唐莎
文章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分析了四川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数量安全变化态势,并采用Gm(1,1)模型对未来6年的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78~2012年,四川省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依赖于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以及耕地供给小幅增加,使得耕地压力指数K并未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粮食数量处于可控的安全态势,实现了"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政策要求。2015~2020年,无论按低方案(252.64 KG/人)、中方案(322.07 KG/人)和高方案(386.6 KG/人)粮食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化、工业化和粮食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明 唐成 谢颜
本文通过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指标评价体系,采取实证分析方法测算出2001—2009年我国粮食安全综合系数,在客观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作出了趋势分析和基本评价,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指标评价体系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国 张竟竟 郭志富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而全省总体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1998,2005和2012年,郑州、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和济源耕地压力指数过大,主要原因:(1)复种指数低于全省平均值;(2)受耕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限制导致单产水平过低;(3)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值。2003年还有粮食因灾致单产低的因素影响。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单产与复种指数、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制度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苑林娅
今年我国夏粮丰收,粮食增产目标有望实现,库存仍可弥补供需缺口,中国粮食安全和国民正常生活是有保障的。只要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进一步利用非耕地,推广科技成果,我国的粮食生产潜力便可挖掘。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在10%以内,不会产生危机。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趋势 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王为农 黄汉权 姜长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旺,陈智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状况 保障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宏结 俞蕊
我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产不足需:去年世界粮食又大幅减产——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利情况使人不免产生这些疑问: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呢?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世界粮食市场能满足中国的粮食缺口吗? 一、我国目前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由于国内粮食库存一直被视为机密,因此对目前粮食安全状况的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