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9)
2023(6026)
2022(4982)
2021(4797)
2020(3927)
2019(9096)
2018(8735)
2017(16044)
2016(8647)
2015(10190)
2014(9585)
2013(9867)
2012(9466)
2011(8956)
2010(8528)
2009(7958)
2008(7780)
2007(6651)
2006(6000)
2005(5595)
作者
(27752)
(23355)
(23286)
(22166)
(15019)
(11320)
(10254)
(9246)
(9012)
(8402)
(8198)
(7870)
(7825)
(7791)
(7618)
(7381)
(7053)
(6860)
(6819)
(6490)
(5884)
(5846)
(5816)
(5394)
(5308)
(5277)
(5227)
(4909)
(4879)
(4849)
学科
(40386)
经济(40344)
管理(21062)
(19610)
方法(18520)
数学(17150)
数学方法(17045)
中国(14063)
(12756)
企业(12756)
(11959)
(10586)
贸易(10580)
(10447)
(8619)
农业(7583)
(7348)
业经(7159)
(7125)
环境(6291)
(6281)
银行(6258)
关系(6207)
(6152)
(6134)
金融(6133)
(6054)
(5928)
(5231)
及其(4981)
机构
大学(134506)
学院(129978)
(65303)
经济(64511)
研究(58960)
中国(44977)
管理(44793)
理学(38381)
理学院(37905)
管理学(37311)
管理学院(37104)
科学(35416)
(32364)
(31778)
(31002)
研究所(29394)
农业(26432)
(25683)
中心(24551)
业大(22993)
经济学(22146)
财经(20920)
(20556)
北京(19956)
科学院(19916)
经济学院(19901)
(19580)
(18141)
研究中心(16262)
农业大学(16228)
基金
项目(90504)
科学(71027)
基金(69462)
(65062)
国家(64670)
研究(60572)
科学基金(52415)
社会(41123)
社会科(39158)
社会科学(39151)
基金项目(35019)
自然(34210)
自然科(33437)
自然科学(33421)
自然科学基金(32893)
(30692)
资助(29926)
(28432)
教育(26385)
(21953)
重点(21677)
中国(21375)
编号(20471)
(20243)
国家社会(19523)
(18356)
教育部(18061)
科研(17851)
计划(17825)
创新(17568)
期刊
(67240)
经济(67240)
研究(41633)
(29906)
中国(28463)
学报(27959)
科学(24509)
农业(22083)
大学(20471)
学学(19558)
管理(17834)
(17469)
(13596)
经济研究(12622)
(11502)
金融(11502)
财经(11246)
世界(11193)
(10418)
(9951)
国际(9715)
技术(9664)
问题(9469)
教育(9204)
业大(8029)
业经(7918)
农业大学(7113)
技术经济(6984)
(6976)
资源(6305)
共检索到201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方福平  曾衍坤  廖西元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光强  谭江林  刘冰  
本文概述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亚、非、美洲等国家推广的情况与对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了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技术出口、种子引进、人才培养、推广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品种培养、消除技术出口壁垒、专业人才培训和国际推广体系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推广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金成  张伟  黎宝鑫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和国际粮食产业竞争战略能否实现。水稻收入保险作为水稻经营主体转移风险的重要工具,能够及时补偿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产量下降或市场价格下跌,以及产量价格共同变动导致的收入损失。论文分析了水稻收入保险与粮食安全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借鉴国际农业收入保险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水稻收入保险试点的现状,从保险主体、水稻经营主体和政府三方面指出其存在保险产品设计不精确、保险服务水平薄弱、农户投保意愿低、道德风险与保险欺诈频发、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大和配套机制不完善等发展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险种设计,持续推进“价补分离”改革、提升水稻经营主体投保意愿,积极应用保险科技、打通水稻收入保险全流程服务,尽快优化财政补贴机制,构建多层次保险组织架构等加快我国水稻收入保险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战略实现的发展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陈松柏  
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以来,确保大宗商品供应链稳定,消弭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全球经济安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后发布的修正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特征、品种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因素贡献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在不同阶段交互作用推动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发挥了显著制度效应。运用跨学科和结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演化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包括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制度支持体系和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益平  郭玮  
粮食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既关系主产区的经济安全,更关系主销区的经济安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各个地区都有责任,不能把粮食安全的责任压在主产区身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也要强化主销区在粮食安全上的责任。我国粮食主销区主要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市。这些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粮食产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大兴  
选取中国31省市1978—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本文估计了农业生产率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及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控制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后,农业全要素年均增长率仅为0.53%;(2)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等工业投入的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大约是农业技术进步影响的2.87倍;(3)未来20年内,保持现有要素变化率不变,如果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增加23%,便可维持95%的粮食自给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韩磊  
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粮食供给侧生产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在质量效益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市场风险的防范面临挑战;粮食生产成本的攀升和比较收益的下降,使农业支持家庭生计的功能不断弱化,导致农户种粮意愿普遍降低;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引致种植结构调整,使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政策成本上升。粮食生产主体结构与行为、生产成本与比较收益、供需匹配关系等生产端的重要变化,对粮食供给能力进而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优化粮食安全目标,合理协调"保产量"与"优结构"的关系;完善价格激励机制,以需求升级为导向优化生产结构;优化收储调控机制,增强粮食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多举措提高农户种粮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的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洁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南北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面对干旱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我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角度 ,审视了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得失 ,提出调整南北农业结构和重新发挥我国南方粮食生产优势的认识 ,并就粮食面积、粮食安全、粮食加工、粮食进口等关乎农业二、三非农产业结构发展 ,农民收益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利  李志军  
本文从分析我国粳稻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入手,测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粳稻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总区域比较优势,研究了当前粳稻生产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