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9)
2023(11035)
2022(9471)
2021(8792)
2020(7511)
2019(17731)
2018(17452)
2017(33432)
2016(18178)
2015(20935)
2014(21144)
2013(21239)
2012(20177)
2011(18415)
2010(18389)
2009(17066)
2008(17282)
2007(15553)
2006(13433)
2005(12396)
作者
(53747)
(44899)
(44734)
(42896)
(28413)
(21558)
(20550)
(17492)
(16921)
(16180)
(15411)
(15045)
(14427)
(14359)
(14252)
(14034)
(13664)
(13303)
(12969)
(12861)
(11466)
(11074)
(10995)
(10266)
(10172)
(10120)
(10020)
(9929)
(9068)
(9025)
学科
(84824)
经济(84755)
管理(48906)
(47452)
方法(37180)
(36872)
企业(36872)
数学(33003)
数学方法(32764)
中国(24025)
(23646)
(19424)
(17858)
贸易(17850)
(17384)
业经(17350)
地方(17262)
(16285)
(16112)
农业(15189)
(12936)
银行(12908)
(12375)
(12239)
金融(12237)
(11960)
产业(11758)
环境(11558)
(11424)
财务(11397)
机构
大学(268893)
学院(268700)
(121093)
经济(118877)
管理(99686)
研究(96832)
理学(85082)
理学院(84098)
管理学(82795)
管理学院(82283)
中国(75081)
(57945)
科学(57498)
(52874)
(49856)
(47385)
研究所(45139)
中心(43885)
财经(42258)
(40705)
经济学(38933)
业大(38921)
(38405)
农业(37389)
北京(37214)
经济学院(35296)
(34522)
(34344)
师范(34154)
(32077)
基金
项目(173037)
科学(135510)
研究(127596)
基金(125613)
(109576)
国家(108721)
科学基金(91772)
社会(81716)
社会科(77643)
社会科学(77622)
(66324)
基金项目(65767)
教育(57972)
自然(57028)
(56065)
自然科(55662)
自然科学(55643)
自然科学基金(54696)
资助(52595)
编号(51090)
成果(41817)
重点(39658)
(39556)
(39310)
课题(35867)
(35840)
国家社会(34682)
创新(33744)
教育部(33682)
中国(33234)
期刊
(133885)
经济(133885)
研究(81857)
中国(54353)
(43009)
学报(41312)
(41207)
科学(38519)
管理(35752)
大学(30946)
农业(29435)
学学(29030)
教育(26546)
(24166)
金融(24166)
技术(24037)
经济研究(22624)
财经(21448)
业经(21306)
(18695)
问题(18631)
(17090)
(16774)
世界(14829)
技术经济(14675)
国际(14507)
统计(13359)
(12708)
商业(12660)
图书(12140)
共检索到40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志华  胡学君  
国内外对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对相互之间长期协调所需要的条件与对策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主要是就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冲突与协调进行从实际到理论的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晔  杨晓达  
“三农”问题最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增收难上。调整产业结构是粮农脱贫的唯一路径选择,也有人担心会影响粮食安全。认真考核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量,彻底变革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让其有规模效益的种粮大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无规模经营能力的农户除了进城务工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或搞养殖业,实现粮食生产、粮农增收两不误,是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新时期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200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实际水平、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观测期内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关系呈稳定上升趋势,至2021年已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呈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阶梯形态;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内部有明显差异,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在观测期内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在新时期,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推动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兼顾农民增收,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为重点导向,全面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立足当前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将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农业政策措施作为落脚点,同时注重缩小、弥合区域间差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剑雄  
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压力的变换,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真  郭剑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纪岳   符莉   宋彦亭   高泽方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我国把牢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集聚优势发展粮食产业、满足粮食消费新需求、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提出当前我国推动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粮食生产集聚趋势明显、三大粮食物流通道已形成、粮食产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多元呈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快速推进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空间分离程度明显扩大、内生动力不足、区域合作基础不牢固、市场一体化机制发挥不够充分的四大突出问题。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要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优化区域间协作机制,加深市场一体化机制,完善产业带利益补偿机制等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靖  姜学勤  
近年来我国粮食处于较好的安全状态。但是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农收入和利益,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粮食安全。本文从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目标出发,分别对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宫芳  吴志华  
大粮食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与逻辑顺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大粮食消费、生产与流通,其核心是在原有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寻找开发利用新的资源。由于它较好地兼顾生态与社会发展,对减缓传统粮食增产压力、提升粮食安全层次、增强粮食安全后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从强化耕地等基础资源的保护与比较优势的作用发挥、优先发展营养素农业、强化农业技术与组织创新等方面努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华  
粮食安全收益具有一个不被人们重视的保健因素特性 ,它与粮食安全成本构成粮食不安全不经济、粮食既安全又经济与粮食安全但不经济三种状态。粮食既安全又经济的类型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均衡思想 ,其基本要求是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它意味着在一个国家有能力解决粮食安全 ,且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粮食过剩的情况下 ,更应从经济节约的角度来考虑粮食安全的合理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基于我国土地和水资源状况和我国农业投入成本和效益分析,我国未来粮食的自我保证能力有限。同时分析世界粮食的供求、我国外汇能力和我国粮食进口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目前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粮食保障应选择适度进口的“双保险”粮食安全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针对目前金融支持新疆粮食生产存在"缺乏抵押、担保途径、贷款难";"农村金融供给缺乏、可贷资金总量有限";"贷款期限与粮食生产周期不匹配";"粮食保险承保面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增加粮农可贷资金总量拓展抵押担保业务";"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分散粮农自然风险";"加强银(信用社)保合作提高支农效率"的措施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新疆粮食安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王迪  唐海云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安全要求已从数量安全转变为结构安全。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分品种投入法与总量核减法相结合测算各省份不同用途粮食消费量。研究发现,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消费量增长显著,粮食消费结构呈现出“以口粮为主”向“以饲料粮为主”转变的特征;且除去西藏、甘肃等8个省份,东中部地区21省均实现了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借鉴粮食安全贡献系数,从总量与不同用途角度分析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发现,中国口粮安全得到保障,但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饲料粮与工业用粮面临较大缺口,导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整体为负。分地区来看,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省份主产区对粮食安全与间接用粮安全的保障作用突出;而南方地区因为饲料粮需求旺盛导致其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但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位居前列。因此,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因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动合理调整粮食进口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甘巧林  潘继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绍充  王卿  
粮食安全是一个突出的国际问题,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更是至关重要。国内外研究者的观点众说纷纭,分歧在于对"安全"的界定各有所重。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粮食安全的分级定义,即第零级粮食安全、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粮食安全,将人均占有量、人均基准率、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率设定为粮食安全特征指标。就中国国情而言,粮食生产是世世代代不能松懈的大事,只要人口不降,永远不可高忱无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The issue about food security cost is slighting all the whil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food security cost paid by government in China,the paper obtai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od security cost is excessive.The policy advice is brought forwar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rely on homelan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aintain moderate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rational cos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