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1)
2023(4815)
2022(4022)
2021(3967)
2020(3222)
2019(7542)
2018(7212)
2017(13977)
2016(7366)
2015(8591)
2014(8037)
2013(8519)
2012(8149)
2011(7542)
2010(7193)
2009(6857)
2008(6781)
2007(5736)
2006(5226)
2005(4922)
作者
(19928)
(16735)
(16569)
(16138)
(10579)
(7976)
(7528)
(6452)
(6394)
(6124)
(5850)
(5703)
(5632)
(5592)
(5337)
(5213)
(4977)
(4899)
(4596)
(4437)
(4348)
(4010)
(3894)
(3874)
(3835)
(3697)
(3592)
(3393)
(3393)
(3374)
学科
(32467)
经济(32433)
(21562)
税收(20128)
(19962)
管理(18852)
(15344)
方法(14267)
数学(13385)
数学方法(13347)
中国(12383)
(11305)
(10816)
企业(10816)
(9774)
贸易(9769)
(9671)
(8889)
(6818)
(6339)
环境(5853)
财政(5625)
关系(5525)
(5221)
农业(5168)
业经(5113)
(5043)
银行(5043)
(4918)
(4910)
机构
大学(108198)
学院(105336)
(56424)
经济(55806)
研究(43828)
管理(36929)
中国(35980)
理学(31468)
理学院(31102)
管理学(30904)
管理学院(30694)
(30384)
(23701)
科学(23080)
财经(22878)
(22248)
(21203)
研究所(19864)
经济学(19727)
中心(17998)
经济学院(17905)
财经大学(17108)
(16634)
北京(16019)
(15264)
(14079)
科学院(13848)
农业(13023)
业大(12637)
研究中心(12613)
基金
项目(66747)
科学(53282)
基金(52439)
研究(49775)
(46574)
国家(46316)
科学基金(38456)
社会(35220)
社会科(33660)
社会科学(33654)
基金项目(26391)
资助(22341)
自然(22250)
自然科(21661)
自然科学(21651)
自然科学基金(21315)
教育(20787)
(20129)
(18743)
中国(18363)
编号(18159)
(17111)
国家社会(17023)
成果(15875)
重点(15074)
教育部(14885)
(14357)
(14323)
人文(13583)
(13547)
期刊
(58448)
经济(58448)
研究(42580)
(21767)
中国(20758)
学报(15497)
(15184)
(14985)
(14722)
科学(14501)
税务(13446)
管理(12797)
大学(11689)
经济研究(11463)
财经(11317)
学学(11101)
农业(11047)
国际(10060)
(10034)
(9812)
世界(9480)
(9167)
金融(9167)
问题(8478)
(7133)
业经(6296)
技术(6268)
教育(5788)
技术经济(5033)
经济问题(4960)
共检索到17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春  
在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贸易原则下,中国粮食要坚持95%自给必须借助关税来隔开中国粮食供求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所需关税税率将逐年增长,由现阶段不需要关税保护逐步增长到2030年前后的130%。在这一关税政策保护下,中国粮食贸易量到2030年均可维持在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明智  裴源生  李旭东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百明,周小萍  
首先就粮食属性、粮食饥馑、粮食禁运、粮食贸易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通过对国际国内粮食消费、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探讨了中国适度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由此提出当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以90%左右为宜。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人均粮食需求量420kg,粮食自给率达到90%为情景,确定我国近期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是人均0.056hm2。同时指出不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同,粮食自给率也会有区别,所以各地需要制定区域性或省级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标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振邦  
传统农业追求自给自足,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产业结构和单纯的粮食观;现代农业追求效益,以饲料作物为主,形成了三元结构和整体食物观。农作物中,人工牧草效益最高,号称绿色黄金。大家饲养的动物中,奶牛经济效益最高。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效益最高,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体现了农业的基础作用。我们应当建立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加工业的转化机制和市场体系,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食物肯定自给有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翟萃  
自古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古今中外皆把粮食当作战略性资源、关键性产品。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更为敏感。中国粮食生产的震动波及效应很大。中国粮食生产若减产10%,则会对世界粮食贸易量的20%以上产生影响。一个自然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在政府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并将其提升为首要工作任务之后,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自给战略?这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以口粮自给为重点,审慎放开饲料与工业用粮;以加强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质量并重;统筹粮食贸易战略制定,高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强化粮食产业的全球布局,保障粮源的有效供给;改革粮食安全储备体制,提高储备效率;拓展食物来源,减少粮食损耗和浪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淑桃  傅新红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它更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危、经济进退、民生祸福以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而长期受到我国政府和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是"立足国内基本自给"还是通过"进口替代"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张。本文从粮食商品的重要性、特殊性,国际粮食供求的严峻形势和我国的特殊国情三个层面,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提出了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潇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显戈  
近期随着进口粮食的增加,粮食自给率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但因为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的差异,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因而往往引起政策界和学界的争议,使得中国粮食自给率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在界定食物、粮食和谷物概念的基础上,明确自给率的计算方式,分析世界上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变动状况及其原因,以期为理解中国粮食的自给率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参照系,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佟家栋  曹吉云  
为了能为政府制定粮食政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本文首先给出了适用于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计算方法。在验证中国粮食供给曲线垂直和测算中国粮食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测算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后 ,从定量的角度测算了 1 996— 2 0 0 1年中国粮食非关税贸易措施的经济福利影响 ,进而提出入世后中国粮食政策改革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国际经验中的粮食自给率参考值是按谷物类粮食确定的,不含油用大豆和薯类作物。我国的粮食概念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目前因大豆的巨量进口扭曲了粮食安全水平的正确判断。本文比较了我国粮食自给率和谷物自给率现状后,得出,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的谷物自给率已经处于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普蓂喆  周琳  钟钰  陈萌山  
中央对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贯的,但近年来不少省份粮食产销缺口在增加。遵循中央“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求,在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设定自给底线十分必要。底线设定要把握粮食兼具一般商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权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分品种、分用途、分区域、分城乡精细设计,确保守住区域粮食安全,兼顾腾出市场机制运行空间。测算发现,若平衡区以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主销区以农村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其实现自给完全有基础、有途径。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两区确保一定自给能力的含义,激发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遏止非粮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将粮食自给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范畴,支持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自给底线对粮食生产流通能力建设的中长期指导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熊学振  杨春  
饲料粮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很重要的一方面,国民食物营养消费结构特征决定我们应当把饲料粮安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基于不同方法测算了饲料粮的生产规模、需求规模和自给水平,在测算生产规模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测算需求规模时对理论需求量、实际消费量分别分析,并将进口畜产品折算为饲料粮的间接需求。研究发现,中国饲料粮生产规模与需求规模均呈明显增长,直接系数法测得的饲料粮产量由2001年的15 842.28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27 416.72万吨,直接需求增至30 915.98万吨,间接需求增至1 594.37万吨,产能增长驱动需求自给能力提升但进口增加促使消费自给水平下降。总体来看,中国饲料粮已经从供给不足变为"高位供给、高位进口"并存的局面,应当特别关注饲料粮的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最后,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权衡进口结构、调整畜种结构、拓展进口渠道、强化市场监管方面给出保障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张旭辉  
本文对粮食、谷物与口粮等三个层次自给率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我国粮食、谷物与口粮自给率的变动趋势考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研究认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国际贸易环境改善的形势下,适度进口国外粮食既符合我国的经济利益、又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改善是在要素投入与政策支持之下取得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容松懈,渐进式改革、增量调整与增强科技支撑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调整的现实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