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3)
2023(10017)
2022(8285)
2021(7640)
2020(6373)
2019(14562)
2018(13849)
2017(25813)
2016(13873)
2015(15761)
2014(14938)
2013(14968)
2012(13985)
2011(12910)
2010(12610)
2009(11548)
2008(11311)
2007(9626)
2006(8459)
2005(7640)
作者
(42290)
(35518)
(35388)
(33457)
(22524)
(17186)
(15996)
(14087)
(13513)
(12298)
(12260)
(11822)
(11388)
(11250)
(11116)
(10885)
(10706)
(10603)
(10234)
(10109)
(8991)
(8713)
(8526)
(8019)
(7991)
(7766)
(7713)
(7654)
(7218)
(7143)
学科
(58408)
经济(58349)
管理(34189)
(33251)
方法(27280)
数学(24415)
数学方法(24281)
(23949)
企业(23949)
(23743)
贸易(23733)
(23142)
中国(18634)
(16521)
(13049)
业经(11588)
(11342)
(10767)
农业(10742)
关系(10521)
(10342)
金融(10341)
(10228)
(9825)
银行(9783)
(9484)
环境(9365)
地方(8905)
(8467)
出口(8458)
机构
大学(205800)
学院(202783)
(96622)
经济(95349)
研究(80048)
管理(73290)
理学(64014)
理学院(63249)
管理学(62376)
管理学院(62020)
中国(60262)
科学(47959)
(44106)
(43756)
(41891)
研究所(38893)
(38532)
农业(35468)
业大(34396)
中心(34219)
财经(31901)
经济学(31507)
(29575)
经济学院(28733)
(28248)
北京(27720)
(27090)
科学院(25718)
(24451)
财经大学(24083)
基金
项目(141484)
科学(110803)
基金(105922)
研究(97283)
(96662)
国家(95922)
科学基金(79396)
社会(65299)
社会科(62206)
社会科学(62192)
基金项目(55431)
自然(51412)
(51216)
自然科(50300)
自然科学(50280)
自然科学基金(49482)
(45489)
教育(43590)
资助(43374)
编号(35288)
重点(32886)
(32866)
(31075)
(29677)
国家社会(29259)
中国(28971)
创新(27982)
科研(27888)
成果(27876)
教育部(27641)
期刊
(96114)
经济(96114)
研究(59981)
学报(39840)
(38915)
中国(37667)
科学(34341)
大学(29223)
学学(27929)
农业(27465)
(26197)
管理(24983)
(19931)
国际(19467)
经济研究(18674)
(18283)
金融(18283)
(16354)
财经(15752)
教育(15615)
问题(14535)
业经(14364)
世界(14320)
(13727)
技术(13264)
业大(10431)
(10142)
(9745)
贸易(9745)
技术经济(9451)
共检索到298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少华  
从中国粮食贸易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并与主要粮食生产国进行比较,从效益、市场和购买力角度分析影响中国粮食贸易的因素,为制定相应的粮食贸易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旭华  
在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TSC指数分析,对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并运用GR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受到外界影响明显,国际竞争力在波动中不断下降;粮食生产率不是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生产价格、进出口价格、汇率和国家农业财政支出是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虽然多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手段保障了粮食生产的连续性,但是相较于不断提升的粮食消费,我国仍面临着较大的粮食缺口。此外,虽然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荷载能力已经不足于在更长时间内提供充足的粮食增长空间。因此,通过国际贸易的相关手段,来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目前应对粮食增产乏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国内生产是基础,应当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制度,保障主粮的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补充,通过加大进口,丰富进口渠道与品种,降低对单一粮食进口市场的依赖度,来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溶花  陈玮玲  
目前,中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贸易均已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这也引起了学者们对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及结构的高度关注。以中国农业部及联合国所公布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及结构,认为中国粮食进出口面临着粮食出口比较优势下降、粮食进口需求大、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齐心   武舜臣   刘合光  
考察中国粮食进口特点及面临的制度约束,可为中国在新一轮WTO谈判中找准定位和争取利我的贸易规则提供参考。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主要粮食进口国的粮食贸易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国粮食贸易效率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水平。结果显示:粮食出口国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与粮食进口量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的人口总量、粮食出口国粮食产量以及地理距离对粮食进口量有正向影响。从进口效率看,关税水平的降低、金融自由度的提高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均会对贸易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贸易效率角度看,各国与中国粮食贸易的效率水平整体波动较大,中国自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和法国三国的进口粮食仍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对此,应抓住WTO新一轮谈判契机,进一步加强各国贸易联系,保持与贸易效率较高国家的合作,同时挖掘其他国家粮食进口贸易潜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在构建粮食灌溉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匡算了粮食国际贸易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量,并分析了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区域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9~2007年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平均值为0.2767,有23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8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同期,中国水资源要素累计出口量为420.35亿立方米,水资源要素累计进口量为2039.31亿立方米,19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要素的净进口,其余12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的净出口。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尤利群  
粮食国际贸易是一个各国政府敏感的和容易引起贸易争端的问题。从WTO粮食国际贸易争端案例上看,引发争端的直接原因是一国粮食贸易政策或行为不符合其在国际贸易协定或协议下应履行的义务给另一国造成利益损害,深层原因是贸易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完善。作为世界粮食贸易大国的中国,应学会合理地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借鉴别国的经验,保护国家利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张红旗  李慧娴  张秝湲  
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贸易成为弥补我国粮食缺口,缓解水土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本文定量计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粮食贸易为载体进口的虚拟水量及耕地使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净进口量及土地替代使用量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244×108m3和1 580×104hm2,在进口虚拟水中径流性水资源为498×108m3,是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9%,农业总用水量的13.9%;从区域看,东南、华南、华北是粮食贸易的受益地区,粮食贸易有效的缓解了这些地区水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成贵  王红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瞿商  
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支持工业化建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出口大于进口,性质是从抑制比较优势到发挥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基本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在多数年份,中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1977年到1996年中国进口粮食24453.5万吨,出口1019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4258.5万吨。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主要出口大米、大豆和玉米,进口小麦。 中国粮食出口以大米、大豆和玉米为主,常年出口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75%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大米和大豆的重要出口国,但80年代以来,大米与大豆出口量逐渐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  潘子纯  李崇光  
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算2006—2020年间中国4种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量的基础上,采用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多元化指数、均衡度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贸易格局,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实证分析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趋于多元化,但均衡度水平较弱,两者皆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特征。2)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但具有减弱的风险,且局部空间集聚程度仍处于发展状态。3)双边经济发展水平、进口来源国的水土资源禀赋优势、进口来源国的政府支出水平、双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汇率水平对中国粮食作物虚拟水进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进口来源国的森林面积和贸易自由化水平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双重视角,中国应该因地制宜实施虚拟水战略,构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调整和优化粮食进口策略;构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水安全维护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祖奇  
美国和日本是中国食品出口的两大主要市场,随着中国与美日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对美日食品出口贸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与美国和日本贸易摩擦的背景,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食品出口美日贸易现状,包括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和出口受阻情况,并选取1996—2016年中国食品出口美日贸易数据,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美日食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农兽药超标、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有害有毒受阻总次数对中国食品出口贸易产生负向影响。因此,针对贸易壁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推动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介勇  戴纯  周墨竹  刘正佳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全球粮食贸易网络,解析了网络格局的总体特征及其变化态势,定量评估了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粮食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相互依赖的网络系统,网络规模不断增加,连同性和紧密度不断加强;全球粮食贸易网络节点呈现非均衡结构特征,高强度和高节点度国家在网络中具有主导作用,呈现出口国主导的网络结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贸易政策的一致性和语言文化邻近性对粮食贸易网络影响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推动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且多元化,贸易政策的一致性促进贸易网络更加持续和稳健。建议中国继续实施更加多元化、多边化的粮食贸易政策,提升中国在世界粮食网络节点的中心性特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入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体系,积极推动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吉祥  
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很容易将强势地位转化为本国巨大的贸易利益。定价权的大小与决定基准价格的能力成正比,基准价格的形成与具体的定价机制紧密相关。在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充分的弹性,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