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0)
- 2023(11741)
- 2022(9669)
- 2021(8951)
- 2020(7506)
- 2019(17199)
- 2018(16452)
- 2017(31065)
- 2016(17011)
- 2015(18994)
- 2014(18140)
- 2013(18463)
- 2012(17497)
- 2011(16150)
- 2010(16028)
- 2009(14796)
- 2008(14742)
- 2007(12876)
- 2006(11548)
- 2005(10530)
- 学科
- 济(75883)
- 经济(75797)
- 管理(45221)
- 业(44550)
- 方法(33937)
- 企(33712)
- 企业(33712)
- 数学(30162)
- 数学方法(29891)
- 中国(22359)
- 农(21459)
- 学(18702)
- 贸(17622)
- 贸易(17615)
- 财(17582)
- 易(17234)
- 业经(15472)
- 制(14365)
- 农业(14187)
- 环境(12161)
- 地方(12060)
- 银(11886)
- 银行(11817)
- 融(11747)
- 金融(11746)
- 行(11410)
- 体(10382)
- 发(10281)
- 和(10274)
- 技术(10027)
- 机构
- 大学(260937)
- 学院(255114)
- 济(114624)
- 经济(112834)
- 研究(103499)
- 管理(92001)
- 理学(80091)
- 理学院(79036)
- 中国(77861)
- 管理学(77535)
- 管理学院(77108)
- 科学(65921)
- 农(57813)
- 京(57772)
- 所(55743)
- 研究所(51607)
- 财(48137)
- 农业(46359)
- 业大(44776)
- 中心(43846)
- 财经(39313)
- 经济学(37137)
- 院(36912)
- 北京(36730)
- 江(36458)
- 经(36217)
- 经济学院(33525)
- 科学院(33358)
- 范(32421)
- 师范(31892)
- 基金
- 项目(177935)
- 科学(140142)
- 基金(134360)
- 家(123870)
- 国家(122987)
- 研究(118013)
- 科学基金(101921)
- 社会(78614)
- 社会科(74719)
- 社会科学(74699)
- 基金项目(70146)
- 自然(68757)
- 自然科(67213)
- 自然科学(67182)
- 自然科学基金(66085)
- 省(64505)
- 划(57801)
- 资助(55813)
- 教育(52609)
- 编号(41943)
- 重点(41833)
- 部(40783)
- 发(38631)
- 创(36434)
- 计划(35512)
- 科研(35038)
- 国家社会(34972)
- 创新(34457)
- 中国(34261)
- 教育部(33737)
- 期刊
- 济(120024)
- 经济(120024)
- 研究(75996)
- 学报(53602)
- 农(51379)
- 中国(49602)
- 科学(47598)
- 大学(38911)
- 学学(37269)
- 农业(35457)
- 财(34089)
- 管理(33889)
- 融(22214)
- 金融(22214)
- 经济研究(21971)
- 业(20674)
- 财经(20214)
- 教育(18911)
- 经(17603)
- 技术(17571)
- 业经(17074)
- 问题(16615)
- 贸(16023)
- 世界(15893)
- 国际(15171)
- 业大(14555)
- 版(14043)
- 资源(13553)
- 技术经济(12906)
- 科技(12291)
共检索到37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友孝 蔡运龙
中国粮食生产条件的变化趋势的有利因素都十分突出 ,而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趋势则出现了崭新的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 ,这将形成粮食生产的代价上升、区域冲突加剧、收益与产量的“两难”选择和食物结构的改善受到制约等一系列新的矛盾 ,对中国可持续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友孝
中国粮食生产条件变化趋势的有利方面表现在需求压力增大 ,市场前景看好 ;激励机制日臻完善 ,种粮积极性得以恢复 ;粮食增长的资源潜力尚可挖掘 ,技术潜力不可低估。不利方面表现在人均耕地递减 ,后备资源不足 ;灌溉用水日益短缺 ,环境恶化 ,生态失衡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粮食生产受到的冲击会加大。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趋势在其组成结构上表现为谷物的绝对优势地位不会变 ,薯类和豆类比重略有上升 ;粗粮比重上升 ,细粮比重下降。在其地域结构上表现为尽管粮食增长中心北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但东部地区仍然是粮食增长的主体。
关键词:
粮食生产条件 粮食生产结构 变化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BP神经网络 美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BP神经网络 美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宁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变化问题进行分析,以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延缓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成本 市场经济体制 小农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柴玲欢 朱会义
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与地域分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以及耕地保护、农业补贴、价格保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区域专业化的方向和地域分工取向尚不清晰,不过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化趋势却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论文以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省域单元1981—2013年的产量数据,运用集中化指数方法揭示1980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化程度的演变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明显上升,3种粮食作物中小麦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最高,并呈相对稳定的集中化趋势,而稻谷和玉米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则经历了一个"U"...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石少龙
改革开放20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50453.5万吨,增加65.55%。1997年战胜自然灾害,仍然达到了49417.1万吨①。1998年仍然达到4.9亿吨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②。平均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永喜 张叶 宋世雄
科学预测技术进步推动下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其节能减排潜力,对于农业“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构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系统模拟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设计模拟情景方案,系统性模拟2022—2035年粮食作物生产的能耗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如果缺乏足够有效技术进步,粮食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较长时期将处于较高水平;(2)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粮食生产节能减排潜力优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而协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3)技术进步推动下各种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玉米等三大主粮的节能减排潜力较大。未来要协同推进多种类型技术进步,尤其重视能源增进型技术的研发推广,并基于作物种类制定针对性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再高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杨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的水产、畜牧、林业、乡镇企业都发展很快。农业最大的根本问题是耕地锐减,粮食生产不稳,甚至出现滑坡的趋势。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口增加很快,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大,人地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耀华 赵先贵 张素娟 梁娜 关帅朋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78年以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PSS软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6年,内蒙古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所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未来近十年内,耕地压力指数会增大,到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达到1,之后耕地压力指数进一步增大,遭遇耕地危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 耕地压力指数 内蒙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杰 卢李朋 姜朋辉 李定 张亮
采用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在对33a来粮食动态变化的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安徽33a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安徽省未来20a(2011~2030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中长期的模拟预测,以期为相关部门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1978~201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2)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成本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粮食生产在2011~2030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淮河区则是由于灌溉面积扩大、化肥使用量增加导致其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全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北移”加剧了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应对策略是充分挖掘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其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自给能力,从而减轻“北粮南运”带来的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关键词:
农业地理学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变化 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平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国际粮食市场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国际粮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供给量基本稳定和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是中国有效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利用程度严重偏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行为的发生,在时点选择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逆向"调剂问题;在国际粮源的可获得性和国际购粮支付方面,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空间和能力很大。针对中国应有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基
为探究中国粮食生产的能源投入及技术变动趋势,构建了粮食生产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基于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能源投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大,化肥、农药的边际作用呈递减趋势,劳动力、农用柴油、机械动力的边际作用呈递增趋势,各能源要素与劳动力的替代关系明显。为此,在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中,要提高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能源要素的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动力、劳动力的生产贡献程度,推动粮食生产向精细化和能源节约方向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