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7)
- 2023(10210)
- 2022(8484)
- 2021(7797)
- 2020(6322)
- 2019(14341)
- 2018(13999)
- 2017(26245)
- 2016(13886)
- 2015(15952)
- 2014(15725)
- 2013(15968)
- 2012(15588)
- 2011(14659)
- 2010(14575)
- 2009(13347)
- 2008(13163)
- 2007(11704)
- 2006(10679)
- 2005(10116)
- 学科
- 济(73907)
- 经济(73849)
- 业(34748)
- 管理(33058)
- 中国(26360)
- 企(24179)
- 企业(24179)
- 方法(23432)
- 农(21957)
- 地方(21892)
- 数学(20335)
- 数学方法(20244)
- 业经(16908)
- 贸(15809)
- 贸易(15795)
- 易(15350)
- 农业(14669)
- 地方经济(12903)
- 发(12771)
- 银(12648)
- 银行(12634)
- 融(12577)
- 金融(12576)
- 行(12464)
- 制(12437)
- 技术(12434)
- 产业(12181)
- 学(11597)
- 财(11144)
- 环境(11079)
- 机构
- 学院(207132)
- 大学(205730)
- 济(100589)
- 经济(98921)
- 研究(86683)
- 管理(74406)
- 中国(66788)
- 理学(62433)
- 理学院(61647)
- 管理学(60922)
- 管理学院(60514)
- 科学(49406)
- 京(46520)
- 所(45117)
- 财(41197)
- 研究所(40811)
- 农(38236)
- 中心(37524)
- 财经(32098)
- 经济学(31818)
- 江(31618)
- 北京(30892)
- 院(30825)
- 农业(29769)
- 经(29313)
- 业大(28637)
- 经济学院(28608)
- 范(28493)
- 师范(28226)
- 科学院(27343)
- 基金
- 项目(133116)
- 科学(105468)
- 研究(101067)
- 基金(95548)
- 家(83757)
- 国家(83068)
- 科学基金(69501)
- 社会(66046)
- 社会科(62882)
- 社会科学(62874)
- 省(51296)
- 基金项目(49389)
- 教育(43645)
- 划(43428)
- 自然(40621)
- 自然科(39651)
- 自然科学(39639)
- 资助(39248)
- 编号(39108)
- 自然科学基金(38968)
- 发(36810)
- 成果(32435)
- 重点(30867)
- 发展(30563)
- 部(30267)
- 展(30058)
- 创(28806)
- 课题(28760)
- 国家社会(28601)
- 中国(27684)
- 期刊
- 济(119136)
- 经济(119136)
- 研究(70683)
- 中国(50801)
- 农(37124)
- 管理(30663)
- 科学(30422)
- 学报(29859)
- 财(27915)
- 农业(26370)
- 融(23529)
- 金融(23529)
- 教育(23440)
- 大学(22785)
- 学学(21253)
- 经济研究(20293)
- 业经(19616)
- 技术(18217)
- 财经(16247)
- 问题(16197)
- 业(15048)
- 贸(14891)
- 世界(14682)
- 经(14418)
- 国际(13903)
- 技术经济(11550)
- 科技(11488)
- 坛(10913)
- 论坛(10913)
- 经济问题(10453)
共检索到340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惠源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
关键词:
粮食加工 科技 产业结构 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非凡 施国庆 吴志华
目前,我国有关粮食物流中心的理论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成为粮食物流规划的重要内容,并且诸多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已经投入运行或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几年,我国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将更强调对现有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提升,并且功能型区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将推动粮食物流中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但在未来粮食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市场中介和行业协会、大企业在物流中心体系中的作用,注重培养粮食物流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物流中心技术。
关键词:
粮食 物流中心 特点 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邹凤羽
随着土地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包括粮食科技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时代理念。本文在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粮食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粮食科技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以生物技术和精细化工为工艺技术方向,集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相互渗透;注重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注重信息、智能、绿色、生态技术在粮食科技中的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清保
近年来,中国各地相继兴办一些粮食批发市场,尤其是作为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的龙头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对深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就目前来讲,中国粮食市场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与流通落后、运行不畅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粮食流通不畅的症结关键还是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存在缺陷。本文主要介绍当前中国粮食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祥新 钟钰
本文选取进入壁垒、市场主体构成、利润率、规模经济、产能利用率、研发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对2008-2014年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改革和外资进入背景下,进入壁垒经历了从降低到提高的演变过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2)中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绩效正逐步改善,但是整体水平偏低;3)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改善了产业发展绩效,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粮食加工业市场化改革;促进国内粮食企业整合重组;加大规模性粮食企业创新研发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庆莉 徐小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祥新 钟钰
本文选取进入壁垒、市场主体构成、利润率、规模经济、产能利用率、研发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对2008-2014年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改革和外资进入背景下,进入壁垒经历了从降低到提高的演变过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趋于下降,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上升;2)中国粮食加工业发展绩效正逐步改善,但是整体水平偏低;3)粮食加工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改善了产业发展绩效,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兴林
粮食加工是农业生产的最后环节,又是饮食消费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它应包括种植、收割后的脱粒和食品加工前的磨制等。我们权且把脱粒(包括简单的去壳行为)称为粮食的初加工,而把脱粒、仓储与食品加工之间的磨制称作粮食的精加工。中国古代,它们同属粮食加工业的范畴,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对古代粮食初、精加工技术的认识,引起了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再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光宇
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具有产业链长,加工产品多的特点,还能用于防风固沙。本文从芦笋的品种选育、大田种植模式、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介绍了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芦笋 产业发展 现状与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国荣 李冀
1949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解放初期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下的小范围、小数量的自由流通;二是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下的全国性大批量计划调拨;三是八十年代末期粮食调拨体制的改革调整,以及多种区域流通形式出现。这种发展过程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调整,改革的必然结果。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会相应出现新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这些形式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粮食加工业与第一、第三产业联系紧密,保持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对推进粮食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加工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同时也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安全问题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长湖 李兆杰
水产品加工流通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保障水产品常年优质安全供应、助推国家“食物安全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水产品加工流通科技持续进步,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冷冻冷藏水产品、鱼糜制品、休闲食品、干制品、罐藏食品、海藻食品、水产饲料、生物制品加工等全世界最完善的水产加工体系和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电商等新型物流模式快速发展的水产品流通体系。本文分析了水产品在提供优质蛋白质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必需营养素、平衡居民膳食结构、降低陆生动物性食物生产压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我国水产品加工流通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以消费引导加工、加工引领养殖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保障食物安全”、“构建水产品梯次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保障水产品安全优质供应”、“构建水产品功效成分的精准加工技术体系,助推建康中国战略实施”等保障我国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品加工 水产品流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贞良 谢宗晓 安佰万
在分析监管科技的起源及其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三个阶段的划分,逐一介绍了其成因和主要特点,并由此得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监管科技 监督科技 金融科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颖聪 韦昌联 韦志扬
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科技支撑广西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严重、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粮食储藏损失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加快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粮食科技投入;加大对外开放、加强粮食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支撑 粮食安全 发展现状 对策 广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兰
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臧兰(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管理系北京100875)AbstractInthispaper,thepresentsituationoftheinformationindustryintheworld,espe-cialyt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