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3)
2023(6049)
2022(4990)
2021(4916)
2020(3874)
2019(8978)
2018(8640)
2017(16195)
2016(8391)
2015(9638)
2014(9050)
2013(9100)
2012(8596)
2011(8041)
2010(7800)
2009(7148)
2008(7026)
2007(6149)
2006(5434)
2005(5053)
作者
(22628)
(19002)
(18906)
(18043)
(12234)
(9083)
(8541)
(7317)
(7303)
(6650)
(6609)
(6303)
(6290)
(6156)
(6058)
(5845)
(5704)
(5430)
(5397)
(5208)
(4795)
(4568)
(4474)
(4305)
(4280)
(4245)
(4149)
(3951)
(3884)
(3699)
学科
(38540)
经济(38509)
管理(22355)
(22062)
(17140)
企业(17140)
方法(15806)
中国(14222)
数学(14176)
数学方法(14085)
(11298)
贸易(11291)
(11222)
(11150)
业经(7878)
(7218)
(6967)
农业(6951)
关系(6599)
(6345)
(6337)
银行(6337)
(6209)
(6044)
(5951)
环境(5809)
(5727)
地方(5695)
(5598)
(5543)
机构
大学(122196)
学院(121692)
(61478)
经济(60685)
研究(48691)
管理(45301)
理学(38902)
中国(38651)
理学院(38448)
管理学(38072)
管理学院(37810)
(26822)
科学(25830)
(24559)
(23876)
研究所(21861)
中心(20324)
财经(20203)
经济学(20023)
(18766)
(18466)
经济学院(18014)
北京(17583)
(17512)
(16068)
(15900)
师范(15798)
科学院(15251)
财经大学(15196)
业大(14745)
基金
项目(79436)
科学(64023)
基金(60584)
研究(60191)
(53228)
国家(52879)
科学基金(44706)
社会(40926)
社会科(39025)
社会科学(39019)
基金项目(30785)
教育(27165)
(26819)
自然(26816)
自然科(26217)
自然科学(26210)
自然科学基金(25790)
资助(25263)
(24009)
编号(23050)
(19477)
中国(19414)
成果(18562)
国家社会(18457)
重点(18269)
(18053)
教育部(17091)
(16400)
课题(16247)
人文(15996)
期刊
(67094)
经济(67094)
研究(40098)
中国(24329)
管理(18326)
(17725)
科学(17388)
(16817)
学报(15598)
农业(13191)
大学(12573)
经济研究(12264)
学学(11771)
教育(11540)
(11426)
金融(11426)
(10637)
财经(10421)
世界(10198)
业经(9908)
国际(9890)
技术(9473)
(9171)
问题(9103)
(8161)
技术经济(6221)
现代(5792)
资源(5772)
(5485)
论坛(5485)
共检索到18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粮食前景与战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于1995年6月1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粮食前景与战略”专家座谈会,就中国粮食中长期供求平衡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邀请有关专家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中国国土研究会会长杜润生、中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陈锡文  梅方权  胡鞍钢  陈锡康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粮食生产前天今后中国人口将以每年1500万的数量增长,到2030年预计会达到16亿。同时,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改善,吃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因人口和经济增长,住房、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岳云  朱晶  
中国粮食市场前景李岳云朱晶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其中又以中国的粮食问题倍受瞩目。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有着庞大的农业经济。近二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进出口都增长很快,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如美国的粮食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又是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成福  吴若旻  
本文提出了基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粮食文化观,即:"民以食为天"之粮食政治文化观;"农业乃百业之基,粮食乃农业之基"之粮食经济文化观;"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粮食行政文化观;"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之粮食企业文化观;"技术创新为粮食保驾护航"之粮食科技文化观;"量入为出,食陈储新"之粮食消费文化观;"食以安为先"之粮食安全文化观;"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色、香、味、意、形、养"之粮食审美文化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之粮食哲学文化观。论述了我国优秀粮食文化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粮食发展战略中的认识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李全新  张晴  刘洋  
中国长期以来采取靠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随着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增产潜力也越来越小。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的节粮空间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在畜牧养殖业、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 490万t的节粮潜力。全面实施节粮战略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海鹏  
"只要掌握了粮食就能控制对手",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以食物为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自身利益的粮食战略。当前,美国粮食战略正通过将美式餐饮、农业技术以及全球贸易自由化引入中国来逐步改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的控制。而随着膳食结构不断向美式快餐化转变,中国的居民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中国应当认清美国粮食战略的意图和手段,通过回归传统膳食结构来保卫国家的核心利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对世界和中国粮食生产前景的不同观点林自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该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状况》与《1995年世界状况》以及去冬今春其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文章、报告,认为食物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于20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秧分  王介勇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气候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业开放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效用,探索了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思路。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粮食供应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代价巨大、粮食稳定供应与获取的风险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创新粮食安全实现路径。(2)农业对外开放可影响粮食供应、获取、利用与稳定性,当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粮食供应,但尚未实现稳定的食物安全、有竞争力的食物安全。农业对外开放仍有广泛的互惠共赢基础,同时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考验我国粮食领域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治理能力。(3)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凸显产能的粮食自给战略、全产业链的食物安全战略与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落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君  谢杨艳  李伯华  田亚平  毛德华  
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粮食产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存在"北方多、南方少,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主高值区位于东北和内蒙古一带,次高值区由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江西和重庆等中西部省份组成;主低值区为东南沿海一带,次低值区是由西北和西南诸省组成的广大地域。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粮食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有2个高优势度带和2个低优势度带,且高优势度和低优势度区呈带状相间分布。最后,构建粮食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晓峰  
中国粮食问题:远景与求解策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晓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入90年代,粮食供求矛盾对宏观经济和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鉴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以及国际社会仍有数亿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浩  贾林州  赵清斌  
为了维护并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把实现粮食霸权纳入了其全球战略的核心,从而形成了美元、石油和粮食三位一体的美元战略体系。通过粮食战略,美国不仅攫取了全球粮食市场的垄断利润,而且获得了地缘政治和币缘政治风险溢价,增强了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础。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实施以农业资源占有为导向的"新重农主义"政策,将粮食安全纳入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整体战略框架中,重构我国的粮食安全体系,为人民币信用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英淘  吴硕  王宏广  何新  刘志仁  徐贤权  
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战略和措施邓英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根据推算,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增产500亿公斤是很困难的。1978—1984年,约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年均约170亿公斤;1985—1994年,约增产500亿公斤左右,年均约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正礼  梅旭荣  
在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在于构建"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阐述了实施"藏粮于田"与"农田生态保育"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三大战略的内在关联特征,提出了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和实施农田保育重大工程等战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