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5)
- 2023(11966)
- 2022(10273)
- 2021(9941)
- 2020(8461)
- 2019(20109)
- 2018(19859)
- 2017(38578)
- 2016(21052)
- 2015(24236)
- 2014(24243)
- 2013(24083)
- 2012(22483)
- 2011(20538)
- 2010(20797)
- 2009(19620)
- 2008(19433)
- 2007(17427)
- 2006(15217)
- 2005(13776)
- 学科
- 济(90445)
- 经济(90365)
- 管理(57223)
- 业(55011)
- 方法(44069)
- 企(43157)
- 企业(43157)
- 数学(40168)
- 数学方法(39490)
- 农(25899)
- 中国(25879)
- 财(21592)
- 贸(20183)
- 贸易(20175)
- 易(19737)
- 业经(17096)
- 学(16989)
- 制(16915)
- 农业(16367)
- 地方(15615)
- 银(14592)
- 银行(14567)
- 行(13964)
- 策(13778)
- 融(13379)
- 金融(13375)
- 理论(13137)
- 和(12932)
- 环境(12387)
- 务(12385)
- 机构
- 学院(305076)
- 大学(304375)
- 济(133637)
- 经济(131042)
- 管理(116825)
- 研究(106838)
- 理学(100285)
- 理学院(99193)
- 管理学(97279)
- 管理学院(96720)
- 中国(83504)
- 京(64693)
- 科学(64109)
- 财(59986)
- 所(54651)
- 农(52352)
- 研究所(49593)
- 中心(49020)
- 财经(47375)
- 江(45299)
- 业大(44198)
- 经(43111)
- 经济学(41625)
- 北京(41522)
- 农业(41242)
- 范(38942)
- 师范(38568)
- 院(37997)
- 经济学院(37561)
- 州(35788)
- 基金
- 项目(197852)
- 科学(155530)
- 基金(144497)
- 研究(144030)
- 家(125899)
- 国家(124944)
- 科学基金(106403)
- 社会(90915)
- 社会科(86344)
- 社会科学(86321)
- 省(75636)
- 基金项目(74511)
- 自然(68717)
- 教育(67258)
- 自然科(67160)
- 自然科学(67141)
- 自然科学基金(65954)
- 划(64514)
- 资助(62381)
- 编号(58561)
- 成果(48353)
- 部(45009)
- 重点(44723)
- 发(42698)
- 课题(40908)
- 创(40378)
- 教育部(38507)
- 科研(38244)
- 创新(37898)
- 国家社会(37889)
共检索到456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建军 邹亚丽
粮食储备对维护粮食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粮食产供需的时空差异持续加剧背景下,以省域为单元,利用空间探索性分析法研究我国近年来区域粮食储备的时空演变和地区差异,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粮食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分区域的粮食储备规模确定方式。结果发现:我国粮食储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高储备区向东北地区扩展,低储备区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两者的显著集聚范围逐渐扩大,致使地区差异逐渐增大;区域粮食储备规模与粮食生产能力、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灾害影响、交通条件和社会影响力紧密相关;综合考虑空间效应和相关因素确定区域粮食储备规模,为我国分区域粮食储备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颖 许为 樊刚
粮食储备规模过小可能导致粮食不安全,粮食储备规模过大会增加仓容压力和财政负担。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应当找出成本效率最佳的储备方式。本研究根据粮食储备的安全均衡模型和成本效率模型的基本原理,运用剩余法测度了粮食生产波动,在此基础上运用差额模型推算了我国粮食安全储备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志华 施国庆 胡荣华
本文阐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概念及其演变 ,并依据比格曼成本效率模型的基本 思想 ,运用 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可供量资料 ,对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规模进行了测算。 作者分析认为 ,按照社会可承受 2 %的粮食可供量波动 (价格波动约 8% )和控制粮食储备 成本的标准计算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适度规模为 48872千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储备规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新业 刘华
无论从微观农户层面还是国家宏观层面开展关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讨论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加之身处经济转轨浪潮中的农民所面对的经济政策环境和自身的约束条件有所改变,农民粮食储备的动机及行为亦有所变化。本文利用近期对湖北、江苏、四川、黑龙江四省9县222个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充分考虑不同省份、品种之间的差异,分析农户粮食储备规模及其基本特征,进一步探讨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格对粮食的储备具有重要影响,农户将根据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调整粮食储备情况;粮食生产量和消费量对家庭粮食储备的总量具有正向影响;粮食储备的效果对粮食储备规模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省份之间的农户粮食储备量差...
关键词:
农户行为 粮食储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普蓂喆 陈希 钟钰 甘林针
粮食储备是应对粮食安全风险挑战的“稳压器”,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是加强国家储备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将粮食储备规模的研究思路从传统的平抑粮食生产年际波动调整为应对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提出一个新的粮食储备规模估算框架。在主要考虑粮食国内产销和生产受灾减产的前提设定下,本文识别出目前粮食季节性流动过程中存在常规缺口、产区受灾、连续受灾三类风险断点,进一步组合不同风险情境,估算得出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区间分别为16.67%~33.83%、16.67%~34.83%和16.67%~40.00%;依据概率中的数学期望计算出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分别为19.82%、20.00%和20.92%。综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研判粮食产销流动风险、优化储备结构、明确储备主体分工、完善储备应急保障机制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本文认为,无论从实际供应的变化还是从预期供应的变化看,粮食储备的增量与存量都可能影响当年粮食市场价格,并且可能解释某些不能用生产和进出口数量来解释的市场价格变动。在无法直接获取粮食储备总量的情况下,比较准确地估算粮食储备规模的变化,进而分析储备规模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粮食储备平衡粮食市场长期供求波动与价格波动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比较正确地认识粮食安全形势,制定更符合实际的生产、贸易与储备协同的粮食政策。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总供给 价格波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普蓂喆 郑风田 崔海兴
粮食高库存威胁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优化粮食储备规模是当前粮食政策调整的关键。如何确定粮食最优储备规模?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国外研究从历史经验法起步,进一步提出能够反映储备多目标特征的目标规划法,以及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最优储备规模的动态规划法,极大推动了粮食最优储备规模相关研究。中国学者普遍采用差额补偿法估算粮食最优储备规模,从单边补偿、双边调节和需求补偿三个角度丰富了差额补偿法。但总的来看,国内研究方法相对固化,对粮食储备及整个市场的刻画比较粗略,难以满足当前粮食市场发展和政策调整的需要。在当前中国粮食政策调整的紧要关头,有必要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基于中国现实情况,拓展和深化国内粮食最优储备规模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艺 陶永诚
截至2010年9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储备规模已高达2.64万亿美元。储备高速增长增强了中国国际清偿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但也会增加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弱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成为影响内外均衡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和平滑代表性经济人消费方法,采用1994~2009年度数据分析中国储备规模的变化和适度规模的确定。我们认为,中国储备适度规模/GDP比率的理想变动区间是25%~30%,从2004年开始,实际储备规模超出适度规模平均为10%左右,基本处在合意变动区间内。但从近期储备存量走势来看,适度储备规模缺口存在加速增大的趋势。在储备管理方面,中央银行在运用国际储备进行资金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娄源功
本文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专项储备粮的规模进行研究。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满足直接消费、间接消费、比价合理及抵御风险 ;粮食安全的等级介于二级与一级之间。通过对专项储备粮的功能定位 ,设定其目标簇中的主导目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对专项储备粮作用的研究 ,设定其原则束中的基本原则为保证供求平衡。在对影响专项储备规模的基本因素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中国专项储备粮规模数学模型 ,并对计算出的 2 0 0 1年和 2 0 0 5— 2 0 3 0年的专项储备粮规模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 规模 方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刘文新
系统评价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阐释其作为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对粮食供给、结构以及耕地压力的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增强且增产潜力较大,但基于消费结构视角,粮食种植结构面临调整压力;近25年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均下降1/2,现有单产水平下的耕地资源能够对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基于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角度选取相应情景,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2010-2030年粮食产出状况,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安全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冀 王乐
外汇储备余额持续积累加剧了外汇储备资产潜在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文章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方式的分析,认为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的主要路径有三个:冲销债券的利息支付、国际短期资本的投机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数值模拟了不同路径下的外汇储备潜在损失,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民币过快升值会加重我国外汇储备损失,应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逐步改革汇率体系,令人民币更富弹性;二是改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从以往的被动型、防御型模式变成主动型、投资型模式,一方面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允许个人和机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加大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力度和规模,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更高收益。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损失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晋 王珏 肖慧琳
作为调节粮食供求的"蓄水池",粮食储备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从规范的视角对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安排进行了评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粮食储备规模、储备体系、储备布局和储备运行机制都存在亟待优化的政策问题,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储备体系优化 粮食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健 王维婷 陈静 付慧娟 施凡基
地方粮食储备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加强青藏高原粮食储备,对巩固国防和国家安全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提出基于需求法的粮食储备规模测算方法,并结合青藏高原储粮自然条件和粮食生产消费特征,通过修订地方粮食储备人均口粮消费参数和供应时间参数,测算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粮食储备规模,并采用道路网络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区域粮食储备库基础设施节点空间选址。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区域粮食储备总规模约为81.51万t,相当于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4.04%,储消比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最低粮食储备安全水平;区域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不平衡,且空间差异较大,仅27.19%的县可以实现粮食产消储平衡,大部分县市存在一定的粮食缺口;全区同时满足消费和储备的粮食缺口约181.73万t,其中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粮食缺口分别为124.43万t、33.16万t和24.14万t;综合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作条件和行政区划因素等,青藏高原粮食储备库节点空间布局体系由西宁和拉萨2个一级节点、15个二级节点以及114个三级节点构成;青藏高原实际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比理论值低26.39%,须进一步夯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和青海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雷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猛,2006年达到10663亿美元,首次突破了万亿美元,2007年底为15282亿美元,2008年底为19460亿美元,截至2009年3月为19537亿美元,①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在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