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8)
2023(8792)
2022(7374)
2021(6985)
2020(5806)
2019(13421)
2018(13064)
2017(24285)
2016(13315)
2015(15192)
2014(14332)
2013(14370)
2012(13356)
2011(12199)
2010(11675)
2009(10469)
2008(10104)
2007(8355)
2006(7296)
2005(6500)
作者
(39155)
(32961)
(32862)
(30999)
(20582)
(16055)
(14615)
(13025)
(12570)
(11560)
(11407)
(11157)
(10420)
(10413)
(10305)
(9966)
(9779)
(9649)
(9474)
(9343)
(8220)
(8105)
(7998)
(7476)
(7447)
(7156)
(7144)
(6853)
(6754)
(6676)
学科
(54355)
经济(54308)
管理(29009)
(27761)
方法(24108)
数学(22332)
数学方法(22179)
(19179)
企业(19179)
(17200)
中国(16553)
(12241)
贸易(12234)
(11941)
农业(11248)
(11181)
地方(10761)
(10718)
业经(10577)
环境(9186)
(8961)
(7458)
银行(7433)
(7401)
(7225)
技术(7135)
(7012)
金融(7009)
(6867)
(6613)
机构
大学(185648)
学院(183662)
(80321)
经济(79032)
研究(73751)
管理(64856)
理学(56654)
理学院(55813)
中国(55112)
管理学(54905)
管理学院(54572)
科学(47245)
(43932)
(41019)
(38706)
研究所(36030)
农业(35616)
业大(33449)
中心(32699)
(32568)
财经(26830)
经济学(25808)
(25669)
(25650)
北京(25520)
科学院(25419)
(24946)
(24822)
师范(24690)
经济学院(23352)
基金
项目(132845)
科学(104629)
基金(99069)
研究(91949)
(90671)
国家(90044)
科学基金(74527)
社会(59857)
社会科(56865)
社会科学(56848)
基金项目(53198)
(49892)
自然(49247)
自然科(48071)
自然科学(48058)
自然科学基金(47244)
(44228)
教育(40892)
资助(39326)
编号(34389)
重点(31340)
(30296)
(29993)
(27850)
成果(26963)
中国(26551)
国家社会(26519)
计划(26420)
创新(26367)
科研(26064)
期刊
(81890)
经济(81890)
研究(53452)
(40217)
中国(37268)
学报(36914)
科学(32394)
农业(28811)
大学(26169)
学学(24843)
(23205)
管理(21100)
(17596)
教育(15551)
经济研究(14292)
(13434)
金融(13434)
技术(13223)
财经(13007)
资源(12036)
问题(11804)
业经(11795)
(11412)
世界(11248)
(10961)
业大(10243)
(9689)
国际(9543)
农业大学(9037)
科技(8503)
共检索到267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贾宝珍  
在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分布日益不平衡的背景下,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本文运用投入导向型DEA和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了2008—2017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灌溉用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高提升空间,其中稻谷和小麦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玉米则呈现倒"U"型趋势。空间分布方面,玉米各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基本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为效率值波动较大;而稻谷和小麦主产区中,华南双季稻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增长幅度较低。进一步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资源环境的变化更易驱动玉米灌溉用水效率;现有节水灌溉条件下农田水利设施对不同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的驱动方向和作用程度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3种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效率均有较大驱动力。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粮食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本文依据稻谷、小麦、玉米在1984~2007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分别对各自亩均实际收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展开协整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粮食价格是促进粮农增收的关键因素,提高粮食单产也是促进粮农增收的重要因素,而物质与服务费的稳定增长是阻碍粮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测算表明,此间粮食价格和物质与服务费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应健全市场导向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应通过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促进粮食单产水平的稳定提高,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和降低粮食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翔  柯新利  
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受阻下降,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有必要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本文对1990-2015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种植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索这段时间我国粮食种植生产各项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变情况,分析三大粮食作物总成本及结构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艺颖  刘春力  
陕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收益与农民收入直接相关,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现状,以小麦、玉米为例探究了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粮食作物生产仍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农民播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面临形势严峻,但陕西省粮食生产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该文还提出了提高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生产成本收益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该文依据1998~2011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成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及贡献率分析方法,对粮食种植实际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实证分析。敏感性分析表明:山东省玉米实际生产成本对机械作业费最敏感,其后依次为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小麦实际生产成本亦是对机械作业费最敏感,其后依次是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化肥施用量。贡献率分析一致表明:山东省玉米、小麦各影响因素对粮食种植成本的贡献率均依次为机械作业费、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最后,针对山东省粮食种植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出抑制粮食种植成本过快上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宇  宋振伟  邓艾兴  陈武梅  陈阜  张卫建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275和218 km,小麦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则分别向东偏南和正南方向偏移了58和101 km,而玉米的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了184和123 km;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量以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惠珍  韦敬楠  张立中  
为了弄清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情况,以上市年份较久、市场成交规模量占比较大的玉米和小麦市场为例,选取了2006年2016年的月度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确实有所发挥,但发挥程度仍不充分,具体品种表现差异性较大。因此,应从完善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与期货合约,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加快推广"保险+期货"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推动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其在调整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惠珍  韦敬楠  张立中  
为了弄清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情况,以上市年份较久、市场成交规模量占比较大的玉米和小麦市场为例,选取了2006年~2016年的月度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确实有所发挥,但发挥程度仍不充分,具体品种表现差异性较大。因此,应从完善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与期货合约,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加快推广"保险+期货"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推动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其在调整农产品价格和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文章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及全国平均粮食种植成本收益、劳动生产率及商品率数据,运用粮食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及熵权法对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相对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优势显著;玉米种植效益呈直线下降趋势,小麦种植效益在波动中上升;1998~2012年平均玉米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为110.08%,比小麦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117.01%低6.93个百分点,表明玉米平均种植效益水平略低于小麦的种植效益水平。山东省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效益:(1)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减少粮食种植劳动力的数量,提高活劳动生产率;(2)提升生产资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琼  
测度1995-2015年中国粮食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考量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粮食品种贸易中所隐含的虚拟耕地进口量具有差别。汇率、价格、技术、经济距离以及区域合作是影响中国粮食虚拟耕地进口的重要因素,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只对部分品种的虚拟耕地进口有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世安  刘萍  付兴  
粮食目标价格不是一种反映粮食完全成本和合理利润的价格,也不是用于核定国家农业补贴的价格标准,而是一种政策性上限价格,其政策目标具有宏观性、多维性和综合性,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协调现货期货价格、衔接国际国内粮价、控制物价总体水平等多个方面。在此以玉米为例,对基于各种政策目标的粮食目标价格进行了测算和模拟合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超  祁春节  
玉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随着结构调减、去库存化完成,玉米产业现状有望不断改善。本文通过建立V A 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了玉米价格波动与大豆、稻谷、小麦等粮食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玉米价格波动与其他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玉米价格波动与其他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粮食价格对其他粮食价格波动的贡献度不同,而且玉米价格波动对其他粮食价格的贡献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结构变化对玉米供需及价格的影响,对玉米等粮食库存设立科学警戒线,以及加强市场监测功能,防范玉米价格波动对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价格所带来的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超  祁春节  
玉米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随着结构调减、去库存化完成,玉米产业现状有望不断改善。本文通过建立V A 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了玉米价格波动与大豆、稻谷、小麦等粮食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玉米价格波动与其他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玉米价格波动与其他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粮食价格对其他粮食价格波动的贡献度不同,而且玉米价格波动对其他粮食价格的贡献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结构变化对玉米供需及价格的影响,对玉米等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