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0)
- 2023(12742)
- 2022(10739)
- 2021(10332)
- 2020(8828)
- 2019(20798)
- 2018(20471)
- 2017(39322)
- 2016(21117)
- 2015(24306)
- 2014(24138)
- 2013(24185)
- 2012(22386)
- 2011(20153)
- 2010(19675)
- 2009(18230)
- 2008(18083)
- 2007(15810)
- 2006(13319)
- 2005(11951)
- 学科
- 济(93001)
- 经济(92906)
- 管理(57863)
- 业(55768)
- 方法(46777)
- 企(44584)
- 企业(44584)
- 数学(42162)
- 数学方法(41694)
- 中国(25199)
- 农(24626)
- 财(22370)
- 贸(20091)
- 贸易(20084)
- 易(19629)
- 业经(17873)
- 学(17317)
- 制(15742)
- 农业(15660)
- 地方(14826)
- 务(13731)
- 银(13696)
- 财务(13684)
- 银行(13663)
- 财务管理(13649)
- 融(13575)
- 金融(13572)
- 和(13488)
- 行(13061)
- 企业财务(12928)
- 机构
- 大学(306767)
- 学院(303596)
- 济(135513)
- 经济(133191)
- 管理(119137)
- 研究(104844)
- 理学(103614)
- 理学院(102507)
- 管理学(100866)
- 管理学院(100293)
- 中国(80446)
- 京(64204)
- 科学(61923)
- 财(58682)
- 所(52540)
- 农(51078)
- 中心(48557)
- 财经(48096)
- 研究所(48028)
- 业大(44957)
- 经(43996)
- 经济学(43110)
- 江(42875)
- 农业(40578)
- 北京(40474)
- 经济学院(39069)
- 范(37860)
- 院(37462)
- 师范(37449)
- 财经大学(36032)
- 基金
- 项目(206793)
- 科学(163976)
- 基金(154117)
- 研究(149028)
- 家(134844)
- 国家(133828)
- 科学基金(114819)
- 社会(96830)
- 社会科(91993)
- 社会科学(91970)
- 基金项目(81078)
- 省(77291)
- 自然(74390)
- 自然科(72704)
- 自然科学(72681)
- 自然科学基金(71406)
- 教育(68573)
- 划(66431)
- 资助(64320)
- 编号(58783)
- 部(47770)
- 成果(47026)
- 重点(46564)
- 发(44022)
- 创(42860)
- 国家社会(41538)
- 教育部(41145)
- 科研(40524)
- 创新(40277)
- 课题(39585)
- 期刊
- 济(137301)
- 经济(137301)
- 研究(85925)
- 中国(54450)
- 学报(46579)
- 财(44880)
- 农(44835)
- 科学(43622)
- 管理(41885)
- 大学(35726)
- 学学(33746)
- 农业(31185)
- 技术(26310)
- 教育(26220)
- 融(25709)
- 金融(25709)
- 财经(23622)
- 经济研究(23507)
- 业经(20794)
- 经(20349)
- 问题(18869)
- 业(17880)
- 贸(17604)
- 统计(16427)
- 世界(16172)
- 理论(15906)
- 技术经济(15532)
- 国际(15498)
- 策(14275)
- 实践(14240)
共检索到43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芳 高帆
本文试图借助对粮食政府价和市场价的比较分析,基于"价格-主体-行为"的框架对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机理进行新的诠释。我国粮食政府价与市场价分别呈现出6—8年和2—3年的波动周期。在影响机理上,前者受国内物价水平和国际粮价影响显著,其贡献度分别约为75%、25%;后者受供需、货币以及国内外价格水平影响显著,其贡献度约为50%、40%和10%。市场主体的参与程度以及行为特征是导致此种价格机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粮食价格形成过程表现为政府与多种微观经济主体交互作用的产物,而政府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特定阶段的约束条件下,政府借助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来实现其粮食增产、粮价稳定和农民增收等组合型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龚芳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是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61-2010年的长时期数据分析表明:1961年以来国际粮价波动经历了6个周期,且呈现出从极其平稳到剧烈波动、再到相对平稳、最后到剧烈波动的变动轨迹。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已发生了结构性变化,1961-1999年供给、需求和库存对粮价波动的解释程度为89.50%,但2000-2010年金融和能源成为影响粮价波动的主要方面,其解释程度达到98.08%。2000年以来,国际粮食的消费品属性逐渐弱化,而投资品和能源品属性显著增强,以金融因素为主导、金融化和能源化相交织已成为当下影响国际粮价的核心因素,这种格局与美元发行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成方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当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本文依据2001-2016年中国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月度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PCR)、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敏感性、脉冲响应及贡献率分析。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对汇率最为敏感,随后依次为生产成本、国际粮食价格及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其自身波动的冲击,生产成本、国际原油价格的增长率冲击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为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完善汇率制度,保持汇率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高艺
受宽松货币环境、疫情冲击、乌克兰危机等影响,国际粮价近期出现大幅上涨和异常波动,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分析影响粮价的作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长周期观察,对1990年以来四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展开典型分析,总结导致粮价上涨的多种影响因素,归纳为粮食供求结构失衡和粮食金融化两大核心因素。基于此,选取影响粮价的对应变量,实证检验粮价对粮食生产、粮食需求、金融流动性、粮食投机资本的结构性冲击响应。结果显示:粮食供应与粮价具有较强的负向关联,金融流动性、资本投机与粮价均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粮食需求与粮价的正向关联则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强粮食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价格监管,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全力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安全和粮价稳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供求平衡 金融流动性 投机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云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保障,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价的频繁波动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笔者运用ARCH(p)类模型,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间物价波动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价波动 ARCH(p)类模型 波动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关键词:
国际粮价 价格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刘锐
了解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对采取相应政策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ARCH、GARCH-M、TARCH和EGARCH等ARCH类模型对粮食价格的波动、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籼稻、粳稻、大豆价格没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动有显著的集簇性;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小麦价格波动有非对称性,即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利用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对未来的价格波动进行预测;要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理性投资;要特别关注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李光泗 果文帅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对于粮食市场调控的讨论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此,运用稻谷、小麦、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ARCH类模型,通过分析粮食价格波动性来实证检验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效率。研究得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化解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类似于稳定器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平抑稻谷与小麦价格波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在平抑玉米价格波动方面的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市场调控 粮食价格 波动 调控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婵娟 徐学荣
本文基于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金融因素、国际市场以及政策五个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有负向直接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迎军
我国民工"流动"自1992年"民工初潮"至2004"民工高潮"止,已进入到拉尼斯—费景汉(Ranis-Fei mod-el)理论(以下简称"拉—费理论")转移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每一次的起伏变化都直接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2004年以后,民工"流动"逐渐趋于平稳,粮食价格也开始出现"温和型"上涨趋势。本文试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结合我国1978~2014年粮食价格波动指数,粮食产量增长、人口数和第一产业比重等数据,揭示民工"流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民工“流动” 粮食价格 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宏亮 黄太洋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粮食月度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总价格的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在总体上存在着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正向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上涨比同样程度负的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下降引起的价格波动要更大。同时,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与货币增长率、美元贬值呈显著正相关,但货币增长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远大于汇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公茂刚 吴石磊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粮食价格波动的供求分析●冷崇总①邢英波:《吉林省粮食价格现状与对策》,《价格辑刊》1996年第12期。②燕泽英:《食价格下降的原因及趋势预测》,《河北综合经济》1997年第6期。一、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与其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瑞娜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制度 市场供求 私营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