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2)
- 2023(19057)
- 2022(16270)
- 2021(15322)
- 2020(12938)
- 2019(29914)
- 2018(29281)
- 2017(55725)
- 2016(30455)
- 2015(34383)
- 2014(33830)
- 2013(33378)
- 2012(30339)
- 2011(27294)
- 2010(27051)
- 2009(24580)
- 2008(23818)
- 2007(20450)
- 2006(17654)
- 2005(15170)
- 学科
- 济(119637)
- 经济(119505)
- 管理(84137)
- 业(79748)
- 企(65356)
- 企业(65356)
- 方法(58912)
- 数学(52287)
- 数学方法(51482)
- 农(32700)
- 中国(32685)
- 财(28995)
- 学(26165)
- 业经(25906)
- 贸(23946)
- 贸易(23933)
- 易(23339)
- 农业(21466)
- 地方(21081)
- 制(20092)
- 理论(19847)
- 技术(18607)
- 务(18314)
- 财务(18227)
- 财务管理(18188)
- 环境(18163)
- 和(18120)
- 企业财务(17189)
- 银(17019)
- 银行(16947)
- 机构
- 大学(427560)
- 学院(426154)
- 济(170985)
- 经济(167643)
- 管理(166398)
- 理学(146024)
- 研究(145004)
- 理学院(144388)
- 管理学(141348)
- 管理学院(140608)
- 中国(107638)
- 科学(93251)
- 京(90967)
- 农(77726)
- 财(73737)
- 所(73305)
- 业大(69903)
- 研究所(67777)
- 中心(65628)
- 农业(61590)
- 财经(60654)
- 江(59436)
- 北京(57004)
- 经(55642)
- 范(54424)
- 师范(53735)
- 院(52637)
- 经济学(51899)
- 州(47651)
- 经济学院(46954)
- 基金
- 项目(302562)
- 科学(236969)
- 基金(220680)
- 研究(212697)
- 家(196314)
- 国家(194772)
- 科学基金(165998)
- 社会(133898)
- 社会科(127014)
- 社会科学(126979)
- 省(116879)
- 基金项目(116397)
- 自然(111353)
- 自然科(108857)
- 自然科学(108824)
- 自然科学基金(106863)
- 划(99835)
- 教育(98737)
- 资助(92241)
- 编号(84738)
- 重点(68328)
- 成果(66802)
- 部(66253)
- 发(63604)
- 创(62968)
- 创新(58833)
- 科研(58768)
- 课题(58433)
- 计划(56738)
- 教育部(56239)
- 期刊
- 济(173662)
- 经济(173662)
- 研究(117429)
- 中国(78644)
- 学报(76151)
- 农(69339)
- 科学(67280)
- 管理(59543)
- 大学(57109)
- 财(54570)
- 学学(54138)
- 农业(48438)
- 教育(44993)
- 技术(37221)
- 融(31490)
- 金融(31490)
- 经济研究(29818)
- 财经(28744)
- 业经(28444)
- 业(26459)
- 经(24707)
- 问题(22652)
- 版(21375)
- 科技(21352)
- 统计(20647)
- 业大(20509)
- 图书(20238)
- 技术经济(20228)
- 理论(20105)
- 资源(19117)
共检索到604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梽芳 王祥 陈昌楠
本文基于成分GARCH模型分解出粮食价格波动的低频成分,进一步应用面板VAR模型研究影响低频波动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籼稻、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的低频波动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且低频波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生产成本和国际粮食价格变化两个因素对1998—2010年粮食价格低频波动变化具有相对较大程度的解释能力,这表明中国粮食价格长期波动风险主要来自于国际粮食价格变化与国内生产成本的变化两大内外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莲莲 朱红根
文章建立ARCH族模型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对GED分布、t分布和正态分布下的ARCH族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具有明显的"尖峰肥尾、非正态"的特征;假设价格收益率均值方程的残差序列服从正态分布时的AIC、SC值最大,而在GED分布条件下AIC、SC值最小,估计出来的GED参数值小于2,验证了残差序列有典型的"尖峰肥尾"特征;大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具有明显的波动聚集性,小麦和玉米价格则没有明显的ARCH效应;大豆市场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相比于价格下跌信息的冲击,价格上涨信息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大米市场既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也不存在"杠杆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安其
通过应用非对称成分GARCH模型研究中国粮食价格长期波动率的集群性与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籼稻、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变化率具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长期波动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但总体呈现逐步下降趋势,除籼稻外的其他三种粮食价格短暂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即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
关键词:
粮食价格 长期波动 成分GARCH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颖
本文在利用CF滤波直观考察国内粮价与国际油价关系的基础上,运用ARDL-ECM模型实证检验了2002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粮食价格和世界石油价格之间的短期动态效应和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2012年后国际油价与国内粮价之间周期波动的一致性日益减弱;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前者对后者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大豆价格对原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最高;国际油价对国内粮价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鉴于我国生物燃料产量增速较快,需要关注生物能源发展带来的国内粮价上涨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昕 许平祥 任彦军
本文基于产业链和国际环境视角,利用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和世界市场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基础上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揭示粮食价格波动下不同利益主体价格传导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中游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整条粮食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国际化的粮食市场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产业链传导。短期内粮食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和国际市场的传递较为灵敏,世界市场粮食价格的冲击效果最为明显,生产资料冲击贡献较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 昕 许平祥 任彦军
本文基于产业链和国际环境视角,利用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粮食产业链各环节和世界市场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基础上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揭示粮食价格波动下不同利益主体价格传导效应。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和国内粮食产业链上中游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整条粮食产业链价格传导效应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型,国际化的粮食市场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产业链传导。短期内粮食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和国际市场的传递较为灵敏,世界市场粮食价格的冲击效果最为明显,生产资料冲击贡献较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段瑞君 汪来喜
本文使用VEC模型和E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因素与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传导分析,我们发现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在短期和长期表现出不同传导路径。根据风险分析显示,在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三个金融风险因素中,汇率变动对粮价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根据信息冲击曲线,说明金融因素具有使粮食价格波动加大的非对称效应。
关键词:
粮食价格 EARCH模型 VEC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刘锐
了解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对采取相应政策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ARCH、GARCH-M、TARCH和EGARCH等ARCH类模型对粮食价格的波动、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籼稻、粳稻、大豆价格没有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玉米价格波动有显著的集簇性;小麦市场和玉米市场没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小麦价格波动有非对称性,即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利用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对未来的价格波动进行预测;要不断完善粮食市场,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理性投资;要特别关注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君英 贺亚亚
基于我国粮食价格与化肥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运用2006年~2017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化肥价格影响下,农业生产服务、种子等农资价格对粮食价格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农具和农药价格对粮食价格不显著,"价补分离"政策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行动背景下,适度调控化肥价格,避免化肥价格上升挤占粮农利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种子业,继续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提高补贴精准性,减少农民投入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锋 牛宝俊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影响因素 协整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婵娟 徐学荣
本文基于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金融因素、国际市场以及政策五个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有负向直接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公茂刚 吴石磊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林林 金彦平 张安良
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基,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深入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我国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思路。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特点,并采用灰关联法测度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之后得出结论如下: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内成本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市场粮价的影响,而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并不是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影响因素 灰关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庞如超
利用1999年~201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者预期、土地价格及实际利率水平,而城市人口密度、房屋竣工面积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不显著。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人口密度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彩容 罗锋
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了解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对国际4大粮食品种(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长期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4大国际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存在差异;各品种的滞后一阶价格分别对其自身的价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肥价格的波动仅影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石油价格波动和贸易自由对4大粮食品种价格都没有影响;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仅影响大米的价格;美元汇率波动仅影响玉米的价格。政策启示:按照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价格趋势测算和贸易决策;因各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