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3)
- 2023(4206)
- 2022(3374)
- 2021(3449)
- 2020(2700)
- 2019(6506)
- 2018(6273)
- 2017(11778)
- 2016(6148)
- 2015(7269)
- 2014(6726)
- 2013(7054)
- 2012(6673)
- 2011(6268)
- 2010(5883)
- 2009(5469)
- 2008(5358)
- 2007(4424)
- 2006(3916)
- 2005(3719)
- 学科
- 济(32543)
- 经济(32513)
- 方法(15470)
- 数学(14794)
- 数学方法(14759)
- 管理(13565)
- 业(12235)
- 中国(12069)
- 贸(9285)
- 贸易(9280)
- 易(9200)
- 农(8081)
- 企(8070)
- 企业(8070)
- 财(5507)
- 关系(5372)
- 制(5308)
- 出(5201)
- 银(4966)
- 银行(4961)
- 行(4893)
- 融(4771)
- 金融(4771)
- 农业(4559)
- 业经(4493)
- 出口(4313)
- 出口贸易(4313)
- 口(4313)
- 发(4302)
- 环境(4261)
- 机构
- 大学(93164)
- 学院(89385)
- 济(51832)
- 经济(51410)
- 研究(37898)
- 管理(32670)
- 中国(31142)
- 理学(28360)
- 理学院(28049)
- 管理学(27815)
- 管理学院(27644)
- 财(20775)
- 京(20357)
- 科学(19222)
- 所(18668)
- 经济学(18630)
- 财经(17398)
- 研究所(17145)
- 经济学院(16885)
- 经(16402)
- 中心(16016)
- 农(14187)
- 北京(13612)
- 财经大学(13388)
- 院(13136)
- 科学院(12378)
- 研究中心(11398)
- 农业(11174)
- 社会(10946)
- 业大(10801)
- 基金
- 项目(59754)
- 科学(48710)
- 基金(48164)
- 研究(43893)
- 家(42725)
- 国家(42484)
- 科学基金(35769)
- 社会(31907)
- 社会科(30531)
- 社会科学(30527)
- 基金项目(24296)
- 自然(21160)
- 自然科(20728)
- 自然科学(20723)
- 资助(20649)
- 自然科学基金(20418)
- 教育(19257)
- 省(17740)
- 中国(16941)
- 划(16750)
- 部(15906)
- 国家社会(15510)
- 编号(15048)
- 教育部(14004)
- 重点(13515)
- 发(12748)
- 人文(12656)
- 成果(12449)
- 重大(12318)
- 社科(12217)
共检索到13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今年入夏以来,全球粮价涨幅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5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已达40%,其中谷物价格指数同比达到36.6%。而目前国内粮价涨幅相对海外来说较小。我国大豆主要依赖进口,2020年8月初到2021年6月末的涨幅为21%,但仍远低于国际市场涨幅。我国玉米价格从2020年4月就开始快速上涨,明显早于国际市场,主要受国内玉米库存下降和生猪存栏高增的影响,2020年8月初到2021年6月末的涨幅为19.2%。国内小麦价格与国际价格联动性较弱,2020年8月初到2021年6月末的涨幅为8.5%,
关键词:
玉米价格 饲用需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国内外市场 整合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婧 关欣 盛利 欧阳娟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粮价不断上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粮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升持续增长,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探讨了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论述了粮价波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有的举措。
关键词:
粮价波动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中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明显加剧趋势,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防范和化解国际粮食金融化风险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祁华清教授和宁宜希教授合著的《国际粮价波动下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 波动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尹靖华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奇修 樊雪志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生产安全和流通安全。2006年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以小麦价格为代表的粮价大幅上涨,客观上要求国家和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流通安全。本文以小麦价格波动为例,集中研究中国粮食流通体系、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价格调控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 粮食储备体系 粮食价格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2012年4月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并且对国内外粮价波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变化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居民收入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传导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甜 顾蕊 李隆玲 武拉平
目前全球拥有60多亿人口,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际粮价波动频繁,尤其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本文运用VAR-GARCH-BEKK模型,选取1960-2014年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市场与玉米市场、小麦市场与玉米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对于大米市场与小麦市场而言,仅存在大米市场对小麦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从波动溢出效应来看,大米、小麦和玉米三个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国新 陆文聪
文章采用1992~2005年东部11个省市城乡居民12类食品消费数据,基于线性近似几乎理想的需求系统(LA/AIDS),通过比较实证分析了东部城乡居民粮食和动物性食品消费结构以及其消费行为对食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城乡居民粮食和肉类消费支出份额较大,奶类支山份额较小;粮食支出和自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小,而奶类和水产品支出和自价格弹性绝对值较大;家庭特征变量对居民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钟基
一、我国粮食市场的波动 90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有粮库严重超储,加上资金不足,难以大量收购农民余粮,许多产粮区普遍出现“卖粮难”、“打白条”的现象,粮价一再下跌。按混合的平均收购价格计算,每吨粮食由1989年的750元逐年降到1991年的677.3元,1992年虽回升到了706元,但比1989年仍低44元(见表1)。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科熠 彭海燕
加入WTO以来,我国粮价波动幅度越来越大。选取2002年~2014年国际国内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的月度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利用VECM模型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粮价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方法探讨了国际粮价波动与国内粮价波动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外粮价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这种关系是在短期波动不断调整下得以实现的;进出口传导机制以及替代效应传导机制是国际粮价波动向国内粮价波动传导的两个主要途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对粮价上涨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发现影响中国粮价波动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国内粮食供求缺口和货币供给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对粮价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粮价带来较大冲击;长期内供需缺口是影响粮价变化的主要因素;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之后的第2年出现粮价上涨压力,而且影响可能持续2年。
关键词:
供需缺口 粮食价格 货币供给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