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26)
2023(20909)
2022(17900)
2021(16781)
2020(14383)
2019(33213)
2018(32697)
2017(62252)
2016(34025)
2015(38675)
2014(38515)
2013(38427)
2012(35344)
2011(31698)
2010(31695)
2009(29826)
2008(30015)
2007(26849)
2006(23639)
2005(21217)
作者
(98716)
(82350)
(81784)
(78260)
(52596)
(39452)
(37450)
(32134)
(31188)
(29597)
(27957)
(27939)
(26239)
(26054)
(25501)
(25347)
(24697)
(24525)
(23731)
(23701)
(20340)
(20282)
(20018)
(18813)
(18401)
(18369)
(18299)
(18279)
(16639)
(16384)
学科
(142710)
经济(142479)
(114692)
管理(112487)
(100718)
企业(100718)
方法(66407)
数学(55275)
数学方法(54609)
(42618)
(41189)
中国(37612)
业经(37466)
(29387)
财务(29293)
财务管理(29233)
(28717)
(27956)
农业(27832)
企业财务(27694)
(26548)
贸易(26533)
地方(26185)
(25756)
理论(24886)
(24389)
技术(23633)
(22139)
(21790)
(21778)
机构
学院(490444)
大学(490337)
(200338)
管理(196605)
经济(196065)
理学(168164)
理学院(166338)
管理学(163582)
管理学院(162659)
研究(161225)
中国(126180)
(104952)
科学(98954)
(94948)
(81633)
(80984)
财经(75178)
中心(74237)
(73821)
研究所(73808)
业大(71533)
(68346)
北京(66598)
农业(63502)
(62435)
师范(61850)
经济学(60098)
(59041)
(58109)
财经大学(55692)
基金
项目(323967)
科学(255278)
研究(236512)
基金(236033)
(205048)
国家(203309)
科学基金(175466)
社会(149844)
社会科(141619)
社会科学(141576)
(125614)
基金项目(124490)
自然(114443)
自然科(111835)
自然科学(111805)
自然科学基金(109834)
教育(108936)
(105353)
资助(98113)
编号(96407)
成果(77950)
重点(72147)
(72049)
(68085)
(67798)
课题(65983)
创新(62954)
科研(62160)
教育部(61897)
国家社会(61386)
期刊
(224202)
经济(224202)
研究(144039)
中国(95740)
(77435)
管理(76431)
学报(75228)
(73782)
科学(70336)
大学(57386)
学学(53968)
教育(51100)
农业(50464)
技术(44742)
(44266)
金融(44266)
财经(37519)
业经(36748)
经济研究(35151)
(32254)
(30171)
问题(28901)
技术经济(25914)
图书(24108)
统计(23435)
(23214)
(23145)
现代(22700)
理论(22603)
财会(22049)
共检索到73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帆  石金涛  吴治国  
在国内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的背景下,以Carroll(1979,199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为理论基础,Aupperle(1985)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测量工具,以生长在长三角都市圈,同时在上海和浙江两地工作的管理者为研究样本,发现中国管理者个体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具有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的性别显著差异,以及法律责任的区域差异。本文深入分析后总结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潜移默化是不同性别的企业社会责任导向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现代法律意识深入人心的不同程度,以及地方法规的差异性是造成法律责任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  王圣君  
从全球化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探索了外部社会资本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的不同影响,研究了两种吸收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而揭示外部资本影响新产品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社会资本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不同维度的外部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即外部结构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外部关系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而外部关系资本的影响未获验证;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导致不同的新产品绩效,其中实现吸收能力直接改善新产品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吴文元  
本文运用"多投入—多产出"的DEA模型,以环境生产函数(EPF)和环境方向距离函数(EDDF)为基础,将污染作为生产过程产生的负产出纳入生产理论,将传统的生产技术扩展为环境生产技术,对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群1996—2008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成分进行了测度,并对能源效率及其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环境约束下,能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废气的过度排放导致长三角都市圈能源效率增长率和能源使用技术效率增长率的降低,而忽视能源使用减排技术的提高导致能源使用技术进步增长率的降低。累积的技术效率增长率、人均GDP、单位GDP废气排放量、技术进步程度、FDI、人均能源使用量对能源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都市圈内城市的多头对外生产、产业同构化和区域规划软约束是城市蔓延的重要原因。它使得城市之间的自然区隔趋于消失,都市圈成为无边无际的城市连绵区。传统区域主义学者主张在都市圈内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以应对区域内无序竞争、城市规划无效和城市蔓延问题。但是,新区域主义学者认为应当在承认地方差异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寻求一种协商机制而不是统一的管理组织来解决都市圈城市蔓延的问题。该文通过比较两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长三角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的治理机制发展状况,测度两大都市圈城市蔓延程度,发现统一与集中的管理组织并不能抑制城市蔓延。控制城市蔓延的对策是实现经济发展思想转变,建立起多种有效的城市协调机制,促进都市圈形成分工与协作的经济生产关系,提高都市圈区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钱叶粲  李爱军  
本文利用中国长三角地区2003-2007年26428个企业的(4046个外资企业和22382个内资企业)面板数据,从行业(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和区域(长三角地区18个城市)层面就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溢出和潜在的技术溢出两种渠道产生:从行业层面看,同一区域的外资企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冲击和工资溢出效应对同一行业内资企业的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且前者对内资企业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后者;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城市内资企业的工资受到本地和相近区域外资企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蓉  余宇新  
文章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的样本基础上,以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市场结构、企业年龄、企业集群和企业所处行业等因素对企业知识产权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存在着联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知识产权强度且更注重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使用;市场力量、企业年龄与知识产权强度之间都呈现倒U型函数关系;拥有集群特征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知识产权强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锋  杨少丽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特征,这在我国三大外商投资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市圈之间同样存在。文章利用三区域代表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198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对其经济增长以及公共服务、产业聚集、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比较,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到三大都市圈。进而分析了FDI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检验了文章所提出的传导机制中FDI对公共服务、产业聚集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效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蒋春燕  
公司企业家精神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企业在动荡不确定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虽然很多学者认为高管团队对公司企业家精神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实证研究针对高管团队哪些具体特征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公司企业家精神给出结果,在转型经济中类似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基于Hambrick高管团队五要素的框架,以长三角七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20家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为被试对象,对高管团队各要素以及要素组合对公司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首席执行官变革型领导行为、高管团队冒险倾向、行为整合、长期激励报酬以及责任分散都对公司企业家精神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高管团队长期激励报酬还与冒险倾向和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祁好英  
文章采用调查方式获得67家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管理者意识与数字化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生产技术数字化转型的正影响程度强于销售技术数字化。管理者数字化转型意识在二者之间起着显著的同向调节效应,即管理者的数字化转型意识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正效应越强,但是这一调节作用只针对生产技术数字化转型成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东杰  
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辉  郎永峰  
本文从三类外部性的视角阐述了城市集聚与外部性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长三角城市圈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外部性对城市集聚作用机制显著存在。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与非公经济发展对城市集聚影响作用显著。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地方政府应制定出有利于城市集聚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磊  
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加速发展。本文以外资零售企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区位选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基本特征、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并运用paneldata技术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2004-2009年间地区宏观经济水平、地区消费力、商业环境、对外开放度是影响外资零售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元秀  
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宝塔型"的6级城镇体系。但是与国际上发育成熟的都市圈相比较,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镇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的集中度不高、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偏低都市圈内部南北发展不均衡等。因此今后需要扩大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以进一步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作为都市圈南北两翼的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的人口规模需要有较大增长;同时要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和中心镇的培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永芬  费军伟  李松吉  
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现代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