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7)
2023(10393)
2022(8868)
2021(8526)
2020(7154)
2019(16250)
2018(16047)
2017(29622)
2016(15724)
2015(17814)
2014(16879)
2013(16568)
2012(14829)
2011(13318)
2010(13299)
2009(12548)
2008(12401)
2007(11085)
2006(9754)
2005(8832)
作者
(40497)
(33513)
(33427)
(31747)
(21409)
(15743)
(15286)
(13025)
(12561)
(11738)
(11476)
(11022)
(10665)
(10327)
(10312)
(10230)
(10015)
(9644)
(9592)
(9562)
(8116)
(8026)
(7987)
(7528)
(7522)
(7426)
(7382)
(7361)
(6767)
(6550)
学科
(58029)
经济(57968)
管理(54839)
(45883)
(40556)
企业(40556)
方法(26502)
数学(22777)
数学方法(22623)
(20913)
中国(19595)
(17991)
贸易(17982)
(17737)
(16070)
(14473)
(13393)
银行(13392)
业经(13206)
(12742)
(12713)
(12678)
财务(12677)
财务管理(12637)
企业财务(11910)
(11081)
金融(11079)
(10951)
(10851)
(10615)
机构
大学(206368)
学院(206251)
(91898)
经济(90121)
管理(84086)
理学(69988)
理学院(69316)
管理学(68555)
研究(68436)
管理学院(68143)
中国(59510)
(45980)
(44126)
科学(36938)
财经(35047)
中心(32725)
(32576)
(32144)
(30337)
研究所(29125)
经济学(29005)
北京(27936)
财经大学(26226)
经济学院(26059)
(25679)
(25184)
(24579)
师范(24386)
(24330)
业大(24210)
基金
项目(133127)
科学(106359)
研究(101825)
基金(99047)
(85060)
国家(84406)
科学基金(73546)
社会(66938)
社会科(63648)
社会科学(63634)
基金项目(51271)
(48742)
教育(47127)
自然(44938)
自然科(43989)
自然科学(43979)
自然科学基金(43235)
(41395)
编号(41004)
资助(40605)
成果(33441)
(31163)
重点(29681)
国家社会(29017)
(28439)
课题(28161)
教育部(27599)
(27583)
中国(26928)
创新(26626)
期刊
(102615)
经济(102615)
研究(64563)
中国(46028)
(39383)
管理(34810)
科学(26033)
学报(25336)
(23404)
金融(23404)
(23081)
教育(22146)
大学(20300)
学学(18781)
技术(18683)
经济研究(17926)
财经(17808)
农业(15991)
(15475)
业经(15111)
(14723)
国际(13516)
问题(12754)
世界(11748)
(11541)
会计(11082)
财会(10580)
技术经济(10438)
图书(10280)
现代(9347)
共检索到326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亚灵  左玉晨  王华  柯洪  
PPP项目绩效导向和运营期较长的特征共同决定了其产出绩效监管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以我国相关文献、政策文件、公知观点为素材,采用扎根理论法构建涵盖监管主体、监管频率、监管内容、监管标准、监管措施、结果处置6个方面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框架并对其进行释义;基于此,为政府部门提出3点管理启示:(1)应完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相关政策以明确监管主体;(2)应针对不同行业构建产出绩效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定期调整;(3)应出台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套责任追究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亚灵  左玉晨  王华  柯洪  
现阶段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尤为重要。针对私人部门为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通过已构建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框架筛选出实验变量,继而对变量进行情境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私人部门的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最后,为政府部门面对不同性质私人部门类PPP项目产出绩效监管提出三条优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玉婷  石红波  
在具有中国特点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下,对于已实现完全可兑换的经常项目而言,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银行微观合规监管体系,对于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银行经常项目监管实践,尝试通过构建银行经常项目微观合规监管长效约束机制,切实加强银行经常项目微观合规管理,充分发挥银行部门在外汇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实现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的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框架、融资渠道、法律诉讼地位、税收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从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是地方政府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政策门槛不断降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但监管框架、融资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框架、融资渠道、法律诉讼地位、税收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从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专门机构,是地方政府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发布以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政策门槛不断降低,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但监管框架、融资渠道、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鹏成  黄四宝  蒋秋燕  
运用文献分析法识别出可测量PPP项目监管绩效的7个指标因素与影响PPP项目监管的六大因素及其26个可测量的子因素,构建PPP项目监管绩效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21.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公众、法律环境等六个影响因素与PPP项目的监管绩效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且政府以及项目监管的相关外部因素对于PPP项目监管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鹏成  黄四宝  蒋秋燕  
运用文献分析法识别出可测量PPP项目监管绩效的7个指标因素与影响PPP项目监管的六大因素及其26个可测量的子因素,构建PPP项目监管绩效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21.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公众、法律环境等六个影响因素与PPP项目的监管绩效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且政府以及项目监管的相关外部因素对于PPP项目监管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鹏  刘高宁  
市场监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基本职能,也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撑。中国独特而丰富的市场监管改革实践,需要具有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来加以诠释和指导。依据知识体系构建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市场监管丰富实践和国外市场监管理论,本文指出了中国市场监管现代化道路跟其它4种不同类型国家的差异,总结了中国市场监管现代化面临七大情境因素,从微观监管认知、中观监管理论和宏观监管哲学提出了中国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地方、政府—市场以及国家—社会3个方面的重大特征进行了归纳,回答了中国市场监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下一阶段继续深入推进中国自主的市场监管知识体系提出了总体的研究方向。最后,本文总结了未来需要推进的基础性研究和工作,从而为推进中国市场监管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讲好中国监管故事,让中国监管实践更好地为充实和丰富人类社会的监管知识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彩  王保平  
在我国国资管理与国企改革轰轰烈烈进行、国有资本出资者身份日益统一集中于各级国资委的时代背景下,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责任边界日渐明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管活动越来越深、越来越细。出资者监管融通了相关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心理活动和管理协调等纷繁复杂的活动。本文以博弈论视角来阐述监管领域的几个主要博弈现象,试图从理性、机理上探寻国资监管之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彭刚  苗永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近年来中国在宏观审慎监管领域的探索进行了梳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方式。本文认为,建立高水平的金融稳定办公室,建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联系机制,开发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超  黄英君  
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随着宏观审慎监管从理念演绎到监管实施的推进,中国金融领域的跨组织、跨市场和跨境整合不断变革与融合,传统保险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其监管指标框架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文章在对我国保险监管目标深入研判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部门相关经验数据,运用熵权法编制中国保险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指数。文章主要得出如下结论:构建我国以系统性风险治理为对象的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总体上应涵盖政府监管层面、企业内控层面以及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层面在内的"三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超  黄英君  
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随着宏观审慎监管从理念演绎到监管实施的推进,中国金融领域的跨组织、跨市场和跨境整合不断变革与融合,传统保险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其监管指标框架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文章在对我国保险监管目标深入研判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部门相关经验数据,运用熵权法编制中国保险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指数。文章主要得出如下结论:构建我国以系统性风险治理为对象的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总体上应涵盖政府监管层面、企业内控层面以及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层面在内的"三个层面的治理",最终实现总体审慎方法与个体审慎方法相结合的"两种方法的融合"。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弛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及监管理念的同步改进,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其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导致的整个经济体系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导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目前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防风险不足、满足企业需求程度不够等问题也日渐显现。本文拟以外债管理为核心,探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外债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宏观风险可控、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最终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