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0)
2023(16463)
2022(14211)
2021(13742)
2020(11397)
2019(26547)
2018(25934)
2017(49084)
2016(26922)
2015(30197)
2014(29982)
2013(29892)
2012(27653)
2011(25073)
2010(25003)
2009(23053)
2008(22997)
2007(20411)
2006(18091)
2005(16396)
作者
(77533)
(64524)
(64045)
(61098)
(41220)
(30771)
(29158)
(25355)
(24501)
(23165)
(21994)
(21894)
(20597)
(20484)
(20182)
(19890)
(19126)
(19103)
(18445)
(18399)
(16111)
(15909)
(15606)
(14672)
(14350)
(14304)
(14241)
(14216)
(13055)
(12795)
学科
(105229)
经济(105108)
管理(81140)
(74300)
(62994)
企业(62994)
方法(47619)
数学(40348)
数学方法(39807)
中国(30721)
(29077)
(27667)
(24668)
业经(23055)
(21718)
(21161)
贸易(21146)
(20620)
地方(19202)
理论(18842)
(18552)
财务(18470)
财务管理(18429)
农业(18294)
(17801)
(17786)
银行(17740)
企业财务(17515)
(16863)
(16195)
机构
大学(383250)
学院(375844)
(150475)
经济(147130)
管理(146874)
研究(131910)
理学(125234)
理学院(123723)
管理学(121503)
管理学院(120789)
中国(101353)
(83630)
科学(81333)
(71261)
(67112)
(61469)
研究所(61073)
中心(59437)
财经(55920)
(55509)
业大(55155)
北京(53650)
(51170)
(51056)
师范(50669)
农业(48170)
(47674)
经济学(45462)
(45129)
财经大学(41805)
基金
项目(251897)
科学(197285)
研究(183904)
基金(183699)
(161180)
国家(159833)
科学基金(135852)
社会(115406)
社会科(109295)
社会科学(109264)
基金项目(96299)
(94888)
自然(87945)
自然科(85947)
自然科学(85924)
教育(84502)
自然科学基金(84398)
(81386)
资助(76199)
编号(74010)
成果(62162)
(56374)
重点(56313)
(52677)
(51568)
课题(51256)
教育部(48386)
创新(48158)
国家社会(48131)
科研(48094)
期刊
(168228)
经济(168228)
研究(115508)
中国(78699)
学报(63629)
科学(57968)
管理(57556)
(56065)
(56037)
大学(48293)
教育(45516)
学学(44543)
农业(38757)
(34182)
金融(34182)
技术(32093)
财经(28036)
经济研究(27090)
业经(24710)
(24152)
图书(23609)
(22665)
问题(21548)
(18970)
(18702)
技术经济(18118)
理论(18048)
科技(17591)
世界(17036)
国际(16941)
共检索到575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仇勇  
本文在"大历史—大逻辑—大跨越"宏观视域框架下,对新世纪之交数十年间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就学科定位、合法性、本土化及中国实践适应性等相关讨论文献做了一个整合性评论。本文认为问题的实质是,近五百年来人类文明发展、中西文化合流并发生碰撞的"大历史"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按照自然科学"大逻辑"探寻自身"学科合法化"运动,在时间相对滞后、横向空间多重落差的聚焦反射或映照而已。基于此认知框架,我们进一步延伸出关于中国管理学研究3个基本问题并做了聚焦深入讨论:一是作为数百年来西方"社会科学化运动"的历史延伸,与心理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乐  童星  
发展与风险是事物演进的一体两面。出于对国家安全、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强烈需要,政策系统通过压力传导和规划指导等方式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定方向并提供支持。资本积极响应政府决策,在市场竞争与自我增值机制的主导下整合生产要素,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走向商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鼓励与资本扶持下,沿着"自我进化"的路径不断迭代成熟。在这一前后承接的动力链条中,反噬技术发展成果的力量也在潜滋暗长。经由"技术—资本—政策"反向循环路径,人工智能技术风险不断外溢和扩散。在技术自主性增强、资本扩张加剧和政策过度干预的联合作用下,技术内生性安全漏洞有可能演变为生产服务领域的技术误用、滥用和错用,进而导致政策既定目标的严重偏移,给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发展潜力的同时做好重大科技风险的防范化解,成为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理策略与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信凯  骆晨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函数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分析消费函数研究由微观主体过渡到宏观数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分歧,以及理论移植到我国需要解决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文献评述,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研究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勃  
宗族是村庄政治生活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农村场域中,宗族依然扮演着农村社会自我运行中的重要角色,并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本文选取了湘南一个村庄中两个势均力敌的异姓宗族,分析他们在村民选举中的博弈行为。通过个案研究可以显见,在双方或几方宗族势力相当的情况下,如果村民们只是各自投自己一方的选票,进行非合作博弈,其结果只会是选举失败,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宗族非理性的认同、宗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农村社会的面子观等。缓和或者消解这种宗族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发挥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幽红  宋明顺  
考察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与发展、创新的概念与分类,回顾全面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辩证关系,提出一个整合性概念框架,全面创新质量管理概念、特点和三个重要推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侯仕军  
本文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动因、模式与绩效,提出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整合框架。其中,动因反映了来自社会控制的压力以及企业自身的认识和推动;模式包括配置环境扫描系统、开展社会责任沟通、采取战略行动、内部协调与外部合作,以及应对管理挑战5个基本方面;企业绩效则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结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文宗川  王慧  王科唯  崔敏杰  
知识隐藏是一种由特定前因变量触发并对员工工作行为、团队绩效和组织长期发展构成威胁的知识行为。鉴于此,依托“触发条件—影响机制—弱化机理”分析框架,以知识隐藏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界定知识隐藏概念并厘清知识隐藏测量手段及其维度,从员工个体、组织情境、知识特性3个视角对知识隐藏触发条件进行梳理,揭示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任务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阐述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知识隐藏弱化机理的研究并对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提出5条发展路径,对于深入研究知识隐藏相关理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琴  
围绕中国道路的理论渊源与基本内涵,学界逐渐形成了“跨越派”与“中国派”两种主要派别。前者认为中国道路是以制度变迁第一条道路为典型特征的跨越“卡夫丁峡谷”之路,后者认为中国道路开辟了以制度变迁第二条道路为典型特征的崭新道路。中国道路究竟是跨越“卡夫丁峡谷”还是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到对中国道路之理论源起与基本内涵的理解。本文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两派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本,还原各自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并在对其比较性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道路不是跨越“卡夫丁峡谷”而是制度变迁的第二条道路,并且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伟大实践实现了制度变迁两条道路的有机结合,成功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呈现了特殊性(偶然性)与一般性(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绪松  柴政  
罗素提出的逻辑原子主义,以现代数理逻辑为工具,着重从语义上分析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命题形式,准确地表述了实证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原则。本文研究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对管理学实证方法的启示,澄清管理学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作用范围和判断原则,剔除管理科学中形而上学的实证研究,避免实证方法在管理科学中的误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如何逻辑一致地解读2015年以来发生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种种公司治理"乱象"和"怪象"?在提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三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理解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一个统一逻辑分析框架。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我国资本市场进入股权分散时代,"野蛮人频繁撞门"和隐身在各种金字塔控股结构之后的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存在。当野蛮人遭遇"中国式"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出现了。我国需要从监管和公司治理政策两方面积极应对,如推行双层股权结构,制定税收政策减少金字塔控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雷琼  
在商品经济中,资本既是一种生产要素,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突破了经济领域的界限,僭越到社会领域,使社会围绕着资本逻辑展开,资本带来了社会的物化,将社会困入"物"的牢笼,社会关系被颠倒为物的关系。面对资本逻辑所构建的"物化"社会,社会治理偏离了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步入"资本"设置的物化困局,产生了价值危机、组织危机、关系危机和合法性危机。20世纪以来,抵制资本的"社会反向运动"迫使国家重视社会治理的人本诉求。基于劳动力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和资本增殖对人的依赖,人本逻辑内含着对资本的否定,回归人本逻辑是破解社会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军  
社会网络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献数量众多,文献选题纷繁复杂,亟待运用科学计量方法进行特征定位的梳理研究。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Ⅲ,以ISI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战略坐标图示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所组成的聚类是社会网络应用于管理学研究中关注度最高的选题,但新颖度数值为负,属于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基础型研究;"国际创业"、"新创企业国际化"和"国际新创企业"所组成的聚类是社会网络应用于管理学研究中新颖度最高的选题,但关注度数值为负,属于创业管理领域中的潜在型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本文把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分别置于三个视野中进行观察。第一,从中国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新常态是中国发展由盛到衰再到盛的一个历史阶段,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历史耐心和政策定力。第二,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认识新常态,进一步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紧迫性。第三,与世界经济呈现的"新平庸"不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高速增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辉  杨玉武  戚安邦  
团队自主性对团队绩效意义重大,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因为受到多个层次的多个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重要问题。团队自主性包含团队层面的制度设计维度和社会认知维度的两种内涵,后者是前者在团队层面的映射,且受到团队认同感的调节。制度设计维度的团队自主性来源于组织的制度与惯例,其作用机制受到管理层与团队认知一致性、管理层对团队信任水平以及团队谈判能力等因素的调节;制度设计维度的团队自主性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受到组织对团队监控程序完善程度的调节。制度设计维度的团队自主性通过改善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与团队创造力来提升团队绩效,受到管理层与团队信息不对称水平以及任务不确定性水平的调节。社会认知维度的团队自主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闯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与管理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该领域的研究更被一些学者称为管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网络范式。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围绕研究层面、分析单位、研究视角、数据来源及研究的时间属性(静态vs.动态)建立分析框架,并对12本管理学顶级期刊近10年(2001~2010)来发表的此类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力图展示该领域在研究设计方面的全貌,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