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8)
- 2023(13534)
- 2022(11580)
- 2021(11208)
- 2020(9234)
- 2019(21628)
- 2018(21533)
- 2017(40760)
- 2016(22232)
- 2015(25415)
- 2014(25521)
- 2013(25138)
- 2012(23191)
- 2011(21104)
- 2010(20794)
- 2009(18937)
- 2008(18393)
- 2007(16078)
- 2006(14036)
- 2005(12069)
- 学科
- 济(87227)
- 经济(87124)
- 管理(60456)
- 业(53816)
- 企(43912)
- 企业(43912)
- 方法(39183)
- 数学(34029)
- 数学方法(33696)
- 中国(27214)
- 农(23797)
- 财(20416)
- 学(19827)
- 业经(18692)
- 地方(17710)
- 贸(17291)
- 贸易(17281)
- 制(16868)
- 易(16863)
- 农业(15351)
- 理论(14824)
- 和(14670)
- 环境(13979)
- 银(13828)
- 银行(13782)
- 教育(13297)
- 融(13269)
- 金融(13261)
- 行(13252)
- 技术(12890)
- 机构
- 大学(312952)
- 学院(309179)
- 济(124478)
- 经济(121825)
- 管理(120489)
- 研究(110131)
- 理学(103860)
- 理学院(102656)
- 管理学(100961)
- 管理学院(100402)
- 中国(82298)
- 京(68636)
- 科学(68157)
- 财(55438)
- 所(55404)
- 农(50966)
- 研究所(50803)
- 中心(48765)
- 业大(46467)
- 财经(44395)
- 江(44145)
- 北京(44028)
- 范(42182)
- 师范(41761)
- 经(40635)
- 院(40413)
- 农业(40012)
- 经济学(37433)
- 州(35740)
- 师范大学(33947)
- 基金
- 项目(214235)
- 科学(167413)
- 研究(158476)
- 基金(154561)
- 家(135532)
- 国家(134418)
- 科学基金(113948)
- 社会(98355)
- 社会科(93011)
- 社会科学(92987)
- 基金项目(81768)
- 省(81657)
- 自然(73448)
- 教育(72811)
- 自然科(71724)
- 自然科学(71703)
- 自然科学基金(70399)
- 划(69872)
- 编号(64624)
- 资助(63957)
- 成果(53756)
- 重点(48000)
- 部(47949)
- 发(45534)
- 课题(45399)
- 创(44062)
- 创新(41138)
- 教育部(40954)
- 科研(40802)
- 国家社会(40466)
- 期刊
- 济(135603)
- 经济(135603)
- 研究(94096)
- 中国(63448)
- 学报(51447)
- 科学(46679)
- 农(46620)
- 管理(44282)
- 教育(40199)
- 财(40181)
- 大学(38624)
- 学学(35762)
- 农业(32891)
- 技术(27147)
- 融(24935)
- 金融(24935)
- 经济研究(22086)
- 财经(21318)
- 业经(20998)
- 图书(19438)
- 经(18266)
- 问题(17783)
- 业(17348)
- 科技(15054)
- 理论(14791)
- 贸(14630)
- 版(14280)
- 技术经济(14226)
- 世界(14091)
- 现代(13402)
共检索到45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主持人语:在消费文化、网络文学等通俗文化形式不断冲击既有文学与文化观念的当下,重写文学史、重构文学理论的追求应当呼应发展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的需要,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应只是简单重复西方立场与方法,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学界因过于追捧20世纪西方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而疏于开垦19世纪西方文学这片肥田沃土,比如对至关重要的19世纪文学思潮,就存在着学理认知上的系统误判或误读。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与本土之文学理论及现当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很有必要从人学逻辑、审美现代性和关系辨析等多重路径,对这一时期的六大文学思潮作反思性、系统性、整体性阐释,揭示其本原性特质和彼此间之内在联系以及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勾连。"重返"西方文学的19世纪,重新阐释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不惟有助于我们达成对19世纪西方文学的准确理解,而且对准确把握20世纪现代主义亦具有重大裨益,尤其是有助于更新与重构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乃至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研究之知识谱系、学术范式和话语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旭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最早探索中国、中国性、中国学派、中国道路的领域,先于国内许多其它社会学科门类,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因此,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领先、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学科,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骄傲。而且对于至今仍然盲目追随西学,疏于民族文化自觉的学科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界也是一个榜样。这里我想主要从我的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角度,谈谈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傅其林
文学理论教材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历程进程中的突出成绩,体现了新中国文学理论制度性的定位与规范。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制度性的文学理论话语文本,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命题的推进。它从文学观念的提出与中国文学话语范畴的阐释到中国文学经验的渗透与融合,形成了文学知识体系和社会历史机制、政治意识形态的有机联系,具有历史合理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学的基本原理》 话语体系 文学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俊
借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权力话语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意识形态因素论,探讨文革时期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对的外国文学翻译的影响,发现文革时期的主流权力话语对外国文学翻译的操控极其明显,具体表现在对翻译题材的选择、译作的出版发行、对译者的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原作的阐释和批评等方面。同时期潜在翻译的存在表达了译者的自我追求,作为特殊年代的个人话语具有重大意义。对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充分表明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活动和单纯的语言转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文革时期 文学翻译 潜在翻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从单数到复数演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从单一到多元演进,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从历史与实践中生成。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亟待突破的问题,即建设立场上进一步明晰目的、建设方式上进一步突出特色、建设形式上进一步聚焦实践、建设水平上进一步关注整体。基于以上问题,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应当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等内在逻辑,坚持逻辑起点、遵循规律、把握大局、关注整体的方法论基础,并通过四方面具体路径展开建设:立基体系全局,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把握学科规律,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坚持实践本位,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立足中国立场,进行中国成人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张妍
终身学习话语是国家教育治理战略与价值的系统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经历了基于教育开放战略的话语导入期、基于经济增长战略的话语深化期、基于民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话语创新期。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终身学习话语体系,体现了激励号召、目标导向、彰显民生及建构终身学习话语权的时代价值。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进一步强化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及其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转换急需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总体要求为目标,强化导向价值;以中华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强化激励价值;以全民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民生价值;以中国特色终身学习理论为核心,提升国际话语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转换期,探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时代价值与转换路径问题,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提供新思路和新举措,提升终身学习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高义
外国文学作品以著作者的国籍为分类标准,是为了显示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轨迹。但是如果按照作品写作时使用的语言来分类,就更符合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性,并以此为排架号,将检索用分类号和排架用分类号分开。不仅可以增加检索点,还能更好地反映一国文学发展的完整性。
关键词:
分类标准 分类排架 外国文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尚轩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公司治理的议程设置和评判标准,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变革承受国外博弈和国内转型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经营传统商事公司的历史颇为久远,但无疑是探索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后来者。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深受西方范式的影响,既体现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初始公司治理法律和政策实践的显著路径依赖,也体现在机制移植与本土制度情境的融合匹配密切相关。中国宜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话语的祛魅为起点,以公司治理演变历史的考察为支撑,以中国公司治理本土挑战的剖析为线索,立足本土确立中国公司治理的价值支点,系统推进平衡国外经验和本土实际、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厘清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衔接公司治理与证券监管等实践路径,藉此审慎探索公司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造和表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 张晓辉
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速,教育对外开放持续加强,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呼唤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在话语质量、传播效果、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极大地削弱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应系统反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主线和基本面,全面、准确地体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增强话语自信、提高话语质量和拓展话语传播方式为着力点突围破局,开拓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守正创新之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起香 刘少宝
<正>当前,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完善这一体系需要对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由蒲丽霞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一书,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党和国家办好高校思政课的要求,系统梳理了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渊源,并对思政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等内容进行深入阐释。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永兵
关键词研究,为从方法论或元理论的意义上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构建"范畴群"并进行术语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重新纳入社会总体话语中以助其恢复现实价值。关键词研究这一方法在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化、历史化等方面遭遇到了难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侯怀银
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是学科发展对民族复兴和时代需求的回应,这有助于推进教育管理学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进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要注重学科自身反思并开展元研究,探寻学科自身理论的逻辑,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大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教育管理学学术体系,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强化理论实践交互生成,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学术成果,促进由“术”转向“道”,融通各种学术资源,为学术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建设教育管理学话语体系,要以传递中国声音为立场,扎根教育管理实践,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争取教育管理学的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