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8)
2023(13962)
2022(11741)
2021(11283)
2020(9059)
2019(20646)
2018(20371)
2017(38081)
2016(21035)
2015(23110)
2014(22877)
2013(22491)
2012(21292)
2011(19456)
2010(19762)
2009(18091)
2008(18155)
2007(16588)
2006(14805)
2005(13487)
作者
(58846)
(49087)
(48813)
(46715)
(31753)
(23842)
(22114)
(18947)
(18676)
(18139)
(17044)
(16416)
(16210)
(15996)
(15752)
(15055)
(14499)
(14387)
(14332)
(14194)
(12447)
(12005)
(11950)
(11370)
(11117)
(11067)
(10989)
(10963)
(10098)
(9994)
学科
(87600)
经济(87446)
管理(60717)
(58445)
(46929)
企业(46929)
方法(31519)
中国(28272)
数学(27269)
数学方法(26929)
(25675)
地方(21579)
(21456)
(19052)
业经(18508)
(18399)
贸易(18386)
(17892)
技术(17564)
农业(16633)
(16419)
(15780)
银行(15763)
(15244)
(15168)
(14591)
金融(14587)
环境(13138)
(12996)
理论(12881)
机构
学院(294239)
大学(291503)
(127994)
经济(125393)
研究(108974)
管理(108072)
理学(91672)
理学院(90496)
管理学(89060)
管理学院(88456)
中国(83839)
科学(63522)
(62663)
(59581)
(55625)
研究所(50139)
中心(48828)
(48355)
财经(46204)
(46173)
(42007)
(40292)
师范(39982)
经济学(39957)
北京(39938)
业大(39521)
(39165)
农业(37697)
(37060)
经济学院(35859)
基金
项目(190013)
科学(150567)
研究(142689)
基金(137681)
(120799)
国家(119807)
科学基金(101564)
社会(91931)
社会科(87060)
社会科学(87043)
(72883)
基金项目(71121)
教育(65705)
自然(62902)
(62110)
自然科(61461)
自然科学(61445)
自然科学基金(60382)
编号(57415)
资助(56380)
成果(48267)
重点(43691)
(43154)
(43081)
课题(41485)
(41443)
创新(39034)
国家社会(39027)
(38114)
教育部(36938)
期刊
(147933)
经济(147933)
研究(94214)
中国(66126)
(46078)
(45551)
学报(43186)
管理(43056)
科学(41869)
教育(37821)
大学(32893)
(32233)
金融(32233)
农业(31695)
学学(30652)
技术(25955)
经济研究(24291)
财经(23430)
业经(23140)
(20356)
问题(19246)
(18025)
(17721)
国际(16487)
世界(15382)
技术经济(14700)
(14476)
论坛(14476)
图书(13762)
科技(13586)
共检索到462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满德  邢怀浩  
当前中国稻谷生产重心正在向北方迁移,稻谷流通实现由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调的重大转变。尽管全国稻谷供需总量平衡略有盈余,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西南省份存在部分供需缺口。受制于其农业禀赋、特色农业发展导向等,增加稻谷生产难度较大;而通过东北调运稻谷调剂西南省份供需受运距、运力、成本等因素影响,经济代价较高。与西南省份毗邻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在稻谷生产出口领域极具潜力。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中南半岛各国稻谷生产合作,是保障西南省份稻谷供需平衡、促进国内资源休养生息的重要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粮食作物,稻谷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稻谷的国际及国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稻谷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历年生产状况,探讨稻谷的消费情况,对稻谷市场供求形势及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晓燕  李雪  
结合粮食贸易格局演变及口粮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拓展稻谷和小麦进口的潜在路径及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数量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稻谷和小麦进口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进口多元化应基于价格、品质、运输、贸易政策、政治风险、生产波动、季节差异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农产品整体进口格局进行综合考量。未来拓展大米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缅甸、印度、柬埔寨、巴西和美国等;拓展小麦进口来源可供选择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乌克兰、阿根廷、德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在“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渠道,防范进口来源过度集中的风险;培育具有粮食贸易掌控力的大粮商,提升贸易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提升国际市场话语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慧  林海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外资进入中国小麦、稻谷加工流通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外资进入对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和加工行业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应对外资进入粮食市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金花  刘晓洁  吴良  刘立涛  伦飞  成升魁  刘刚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大米消费量、稻谷加工产品产量、猪及家禽等产品出栏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00—2014年我国稻谷消费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省份稻谷的供需平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人均表观消费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2000—2014年稻谷供需从紧平衡甚至个别年度供不应求的状态逐渐过渡到供需盈余;我国稻谷以口粮消费为主,但消费比重减少明显,工业和饲料消费比重增加;2014年我国稻谷库存消费比接近70%,10 a库存增加了2.72倍;我国2/3的省份(21个)稻谷供需难以自足,仅10个省份稻谷能够自足,5个省份稻谷供需盈余量在300万t以上。为去库存,应坚定推进水稻的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区域稻谷等口粮的需求,应加强省际之间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腾飞  金光敏  亢霞  
近年来,稻谷库存偏高、国内外价格倒挂、产销不协调、稻谷高品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说明稻谷供求结构失衡。稻谷作为我国主要口粮品种之一,是最易引发粮食供求失衡的敏感性和先导性作物,稻谷供求失衡很容易波及其他粮食品种。分析认为,稻谷供求失衡的发生机制为生产补贴机制不合理、价格调节机制不完善、加工转化水平落后和库存调节机制不灵活,导致产能增强但优质供给不足、稻谷进口量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应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促进稻谷供需平衡。但由于需求侧改革受稻谷需求弹性小的特点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理想预期,所以应着重以稻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化解稻谷供求失衡。为促进稻谷供求有效对接,应在维护口粮安全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产销衔接,促进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供需平衡;完善收储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绿色优质稻谷产品供给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立生,袁书玲  
稻谷统计折合率,是国家统一规定的稻谷类的净粮对原料之比,通常用相对数表示,亦称折合比例。它是粮食部门购、销、调、存统一口径的计算标准,现行执行的是每百公斤稻谷折合大米70公斤,这个折合标准是五十年代国家根据当时社会生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明典  
一、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现代生物技术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杂交水稻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013亿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我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习军  熊善柏  赵思明  
【目的】研究微波对稻谷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影响,为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450MHz微波处理稻谷,测试不同微波剂量和时间处理后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稻谷经微波处理,温度呈线性上升,随微波剂量下降,升温速度减小。不同的微波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有差异,适宜的微波条件对碎米率、爆腰率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降低稻谷含水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蛋白质和淀粉的水溶性。【结论】微波条件对稻谷的品质有影响,适宜的微波条件能提高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能,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栋  毛志怀  
利用分形理论对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进行了分析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 ,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具有分形特征。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沿晶脆断、穿晶脆断、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 3种弯折扩展分形模型 ;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分叉扩展分形模型 ,其分形维数与分叉角的大小有关。对稻谷产生应力裂纹的 4种分形扩展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的临界扩展力 <分叉扩展的临界扩展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寇光涛  何在中  
我国稻谷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库存压力大、稻谷价格高、品质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现行稻谷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推进,当前的稻谷定价和收储制度已日益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制度性改革。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湖南省、黑龙江省和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多层次多方位分析了我国稻谷收储制度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认为稻谷收储制度改革应以市场化为基础,建立"价补分离"体系,实现粮食价格回归市场;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完善稻谷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储备轮换吞吐调节功能;重点支持重金属超标治理工作,推广稻谷绿色生产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荣  蓝小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给成员国带采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本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区域性竞争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人们在关注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经济竞争性矛盾时,却忽视了已经产生与可能产生的区域内外非经济竞争性矛盾,它们同样也会严重阻碍成员国之间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及早识别和评估这些矛盾,采取措施加以弱化和治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安荣  
本文是在1991年5月对四川省忠县粮食系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写作的。文中所用数据全系调查所得,本文旨在以此为根据在理论上构建国库稻谷储藏损失统计的框架和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为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储藏损失统计的指标体系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永聪  胡方平  黄晓南  
分离自稻谷的成团泛菌 (Pantoea agglomerans)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成团泛菌菌株对稻谷都有一定的致病力 ,但强弱差异明显 ,其中 FDQ1、FDSN4、XD2、XSH4菌株较强 ,XD2最强 .成团泛菌影响稻谷的灌浆与发育 ,水稻对该菌的易感期为孕穗期到抽穗初期 ,症状表现为抽穗迟、(半 )包穗、白穗、稻粒变色、秕谷率高等 ;该菌还影响稻种的萌发 ,表现为胚芽与胚根的伸长受到抑制 ,容易造成死苗 .成团泛菌对稻谷的污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内、外颖组织上 .要使该菌保持较强致病力 ,菌液接种菌量应不低于 1 0 8CFU·m L- 1 .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辛一  朱满德  陈其兰  
近年来,中国稻谷生产总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土地成本大幅攀升,国内稻谷生产效益显著下降,稻农种粮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在籼稻生产总成本中,人工成本的占比较高,土地成本的占比较小;对粳稻而言,人工成本的占比较低,土地成本的占比则迅速上升。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稻谷生产总成本甚至超过了国际稻谷均价,国内稻谷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国内稻谷生产总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局面,各地政府应在"降成本、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对稻谷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减少稻谷政策性收储和库存,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