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4)
2023(8524)
2022(6986)
2021(6834)
2020(5359)
2019(12457)
2018(12105)
2017(23070)
2016(12534)
2015(14316)
2014(13928)
2013(13675)
2012(13048)
2011(11976)
2010(11946)
2009(10978)
2008(10795)
2007(9334)
2006(8357)
2005(7857)
作者
(32811)
(27242)
(27074)
(26259)
(17763)
(12894)
(12502)
(10571)
(10557)
(9889)
(9461)
(9079)
(8905)
(8879)
(8658)
(8628)
(8157)
(8022)
(7971)
(7610)
(7036)
(6566)
(6546)
(6248)
(6246)
(6238)
(5980)
(5948)
(5552)
(5419)
学科
(50951)
经济(50895)
管理(32330)
(29740)
(22496)
企业(22496)
方法(21742)
数学(20175)
数学方法(19991)
中国(18606)
(15138)
(14551)
贸易(14539)
(14364)
(13489)
(11438)
(10218)
银行(10218)
(10040)
(9954)
业经(9658)
(9649)
金融(9649)
农业(9299)
及其(7926)
地方(7816)
环境(7640)
(7599)
(7359)
政策(7234)
机构
大学(171447)
学院(170878)
(84602)
经济(83110)
研究(65833)
管理(63055)
中国(55035)
理学(53114)
理学院(52528)
管理学(51860)
管理学院(51526)
(39830)
(36729)
科学(33630)
(32082)
财经(30744)
中心(30056)
研究所(28671)
(28398)
经济学(28043)
经济学院(25310)
(24994)
北京(24523)
(23690)
财经大学(23064)
(23022)
(22284)
师范(22135)
(19850)
科学院(18883)
基金
项目(107343)
科学(85932)
研究(84569)
基金(80112)
(68678)
国家(68133)
科学基金(58308)
社会(55593)
社会科(52885)
社会科学(52879)
教育(39823)
基金项目(39728)
(37332)
资助(34833)
自然(34116)
编号(33546)
自然科(33351)
自然科学(33341)
自然科学基金(32826)
(32786)
成果(29097)
(26677)
重点(24530)
中国(24506)
国家社会(24470)
课题(24290)
教育部(23696)
(23535)
(22640)
(22144)
期刊
(92294)
经济(92294)
研究(61042)
中国(38940)
(28821)
(25161)
金融(25161)
管理(25160)
教育(22589)
(21647)
科学(20848)
学报(19687)
经济研究(16682)
大学(16453)
财经(16003)
技术(15604)
学学(15146)
农业(15133)
(14051)
(13946)
国际(13248)
世界(12416)
问题(12073)
业经(12056)
(9075)
技术经济(8101)
理论(8061)
(7918)
论坛(7918)
统计(7750)
共检索到277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在经济约束和结构性特征异常复杂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根据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和理论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货币经济学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极大推动了理论界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全面梳理了危机以来国外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方向、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模式和货币政策调控策略的新变化。事实证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所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在经济约束和结构性特征异常复杂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当局根据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突破思想束缚,积极探索和初步形成了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体系和理论基础。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货币经济学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极大推动了理论界和决策者的深刻反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宝贵经验,同时全面梳理了危机以来国外宏观经济理论的新进展、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方向、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模式和货币政策调控策略的新变化。事实证明,中国金融宏观调控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的反思是一致的,有必要加以总结完善。这对于做好新常态下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1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要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召  郭建宏  
尽管我国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但至少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流动性陷阱。面对世界通货紧缩格局的长期化以及利率普遍走低且效力减弱的事实 ,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有必要从稳健改为积极稳健 ,以改变公众预期。同时 ,货币政策应注重灵活多变 ,使其在经济活动中适度发挥结构性作用。此外 ,配合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和财政政策的淡出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更为积极一些。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管涛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的前提下,本文指出金融稳是货币稳的前提,并进一步分析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哪些影响。2016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将在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驰良  殷益东  
本文以宏观调控下疏通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对基层经济金融领域五大矛盾的深入解剖.揭示了宏观调控下稳健货币政策在基层传导不畅的原因。同时从1998年稳健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基层央行的实践入手,提出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加强银政企互动,做到既控得住风险,又推得动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循环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2013年是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一年。世界经济总体缓慢复苏,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等导致资本流向多变,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引发各方面的担忧。国内经济总体平稳,但一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艰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基于"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内涵和重心将发生微妙变化,对政策实施力度、节奏的调控诉求显著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2年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与2011年宏观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8月2日,人民银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对比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年工作会议,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进一步强调了以下几方面。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考虑到当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下半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延续上半年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加强了预调微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加快。下半年,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输入性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军  戴经纬  
以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从产权性质分析了二者作用机制的差别。研究发现:首先,货币紧缩政策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次,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削弱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会计稳健性对货币政策不利影响的缓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也更加显著。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张红亮  
现阶段,除非经济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否则宽松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选择。然而目前也不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中国当前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张红亮  
现阶段,除非经济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否则宽松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选择。然而目前也不宜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否则将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中国当前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庆春  
在当前形势下,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对于发展区域经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高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绩效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我国经济的"升级版",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升级成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货币政策又是金融的核心。在当前形势下,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