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3)
- 2023(13290)
- 2022(11635)
- 2021(11034)
- 2020(9264)
- 2019(21779)
- 2018(21288)
- 2017(42018)
- 2016(22566)
- 2015(25250)
- 2014(24788)
- 2013(25127)
- 2012(23038)
- 2011(20822)
- 2010(20418)
- 2009(18851)
- 2008(18354)
- 2007(15665)
- 2006(13718)
- 2005(12309)
- 学科
- 济(94421)
- 经济(94323)
- 管理(62887)
- 业(59984)
- 企(49041)
- 企业(49041)
- 方法(46100)
- 数学(41097)
- 数学方法(40764)
- 财(26950)
- 中国(26155)
- 农(23875)
- 税(21757)
- 税收(20312)
- 收(20144)
- 贸(19152)
- 贸易(19144)
- 业经(18929)
- 学(18741)
- 易(18642)
- 地方(17160)
- 制(16678)
- 农业(15761)
- 务(15496)
- 财务(15436)
- 财务管理(15411)
- 企业财务(14700)
- 和(14684)
- 环境(14077)
- 银(13384)
- 机构
- 大学(321144)
- 学院(316572)
- 济(135699)
- 经济(133213)
- 管理(126754)
- 理学(110768)
- 理学院(109599)
- 研究(108027)
- 管理学(107996)
- 管理学院(107438)
- 中国(81290)
- 京(68142)
- 财(65444)
- 科学(64634)
- 所(53380)
- 财经(52362)
- 研究所(48596)
- 经(47840)
- 中心(47225)
- 农(46677)
- 业大(44770)
- 北京(43725)
- 江(43425)
- 经济学(42672)
- 范(39792)
- 师范(39444)
- 财经大学(39133)
- 院(39126)
- 经济学院(38744)
- 农业(36554)
- 基金
- 项目(218232)
- 科学(172571)
- 基金(161685)
- 研究(160298)
- 家(140612)
- 国家(139556)
- 科学基金(120080)
- 社会(103303)
- 社会科(98160)
- 社会科学(98135)
- 基金项目(85453)
- 省(80824)
- 自然(76940)
- 自然科(75180)
- 自然科学(75163)
- 自然科学基金(73877)
- 教育(72193)
- 划(69198)
- 资助(67744)
- 编号(63880)
- 成果(52288)
- 部(49788)
- 重点(48381)
- 发(45893)
- 创(44886)
- 国家社会(43612)
- 教育部(43185)
- 课题(43016)
- 创新(42004)
- 人文(41782)
- 期刊
- 济(139527)
- 经济(139527)
- 研究(101227)
- 中国(53605)
- 学报(48778)
- 财(47248)
- 科学(44804)
- 管理(44480)
- 农(41201)
- 大学(36821)
- 学学(34645)
- 教育(30050)
- 农业(29123)
- 融(25329)
- 金融(25329)
- 财经(25084)
- 技术(24846)
- 经济研究(24297)
- 经(21335)
- 业经(20362)
- 问题(18585)
- 贸(16258)
- 税(15786)
- 务(15679)
- 业(15446)
- 技术经济(15377)
- 理论(15371)
- 图书(15302)
- 国际(14517)
- 世界(14316)
共检索到45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凌江
本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中国税收结构问题。对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财产税和所得税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流转税份额的增加会通过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加资本收入份额,加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的收入差距;并且流转税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没有体现其中性税收的作用。资源税不合理,没有促进资源合理价格的形成,导致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对环境影响较大。特定目的税和行为税,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没有有效地调节要素的价格,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该进行相应税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实现税收...
关键词:
税收结构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风劲
近年来,中国税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引发了人们对于税负合理性问题的关注。评判立场与选取指标的差异,导致各方对中国税负合理性的争议。如何"取之于民",继而如何"用之于民",应当是中国税负合理性的基本判断标准。一定意义上,努力通过"国家的善意"实现"善意的国家"是税收的终极目标。而构建国家与市场、公民之间在权力、能力、责任、义务和利益等多方面的动态合理博弈关系,完成从"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的转变,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则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奠基石,也是一个较之税负合理性更具深究价值、更为重大的命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丽华
在明晰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经济内涵的前提下,文章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的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重构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及其调整指数,同时根据1997、2002、2007三个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年度中,对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以此来分析我国近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找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发现其先扬后抑的发展体现出的不合理性暴露了很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相应地给出了能够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回归合理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忠 黄少安
由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因而理论界也较多地聚焦于研究和批评产业结构趋同的负面效应,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必然的。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合理性,界定了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提出了判断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层面上,引入了冰山运输成本,探究运输成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发展;从实证层面上,更新了2005—2013年全国省份(直辖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对比情况,判断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牛其林
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税收收入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税收收入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税收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不得不令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从经济发展、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研究我国税收弹性系数较高的原因,判断税收高弹性系数是否具有危害性,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财政保障机制和税收征管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丽华
文章立足国情,在界定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涵义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是否符合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以求克服盲目追求外贸商品结构高级化的弊端。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重新构造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和调整指数,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对我国近10年来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度呈先扬后抑的趋势,说明其合理性有待改进,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调整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光 刘晶
区域经济提高了我国城市税收的超增长现象,合理配置我国的城市税收是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构建随机生产边界模型,检验区域经济和税收状况,并对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税收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柏培文 李相霖
文章使用2003~2019年行业数据,对全国各地区行业工资合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行业间工资分配明显不合理,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劳动工资收益稳居前列,竞争性行业基本处于弱势地位,行业间劳动工资收益差距正逐渐增加,流动性逐渐减小和固化。劳动力稀缺地区(如西南)劳动工资收益较高,劳动力密集地区(如华中)劳动工资收益较低,发达地区劳动工资收益整体降幅较小,而其他地区降幅较大。中国各行业之间劳动工资收益差距的不合理主要归因于行业结构异质性诱发的工资决定机制不同。各地行业工资合理性呈现较强的地区相关特征,并受到周边地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城镇化率、国有化程度、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因素对行业工资合理性影响较大。基于上述研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推进行业工资合理分配、促进劳动者合理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业工资 合理性 流动性 收敛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阳
本文建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分布。模型中把我国生产部门按照行业划分为23类,把消费品分为8类,把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7组。运用一般均衡原理,经过模拟分析计算出每组居民承担的税负,再与每组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计算我国整个税制以及其中的所得税体系和流转税体系的累退程度。根据我国整个税收制度的设计原理及具体实施情况,解释我国税收体系累退性的原因,并为完善税制公平功能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税负归宿 一般均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志勇 卢以恒
近几年学界对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不少,各种研究结论迥异。然而,从税收分权角度研究的文献并不多。笔者选取2001年至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台湾省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整体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货劳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负效应;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等。笔者结合中国国情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分税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凤岐 董秀良
通过IPO抑价程度以及把抑价程度与成熟市场进行比较来判断IPO价格合理性,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股票市场。为此,文章利用价值变量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分析了我国股票IPO定价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各阶段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发行定价制度改革的效果。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股票IPO发行价格较市场价格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造成IPO抑价程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价格虚高;市场化定价试行阶段之所以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可能是与市场化选择的时机有关,而不在于市场化定价制度本身。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红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在企业筹资、利用资金方面的巨大优势,而目前针对市场化全流通情况下的IPO定价合理性的研究比较少。针对IPO的发行价格,通过对公司价值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公司价值变量对价格的解释能力,以此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我国实行询价制度以后,IPO发行价格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
询价制度 IPO 全流通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