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0)
2023(13643)
2022(11965)
2021(11413)
2020(9629)
2019(22490)
2018(22270)
2017(43395)
2016(23403)
2015(26299)
2014(25882)
2013(25961)
2012(23965)
2011(21406)
2010(21224)
2009(19522)
2008(18930)
2007(16207)
2006(14259)
2005(12657)
作者
(65279)
(54188)
(53898)
(51663)
(34632)
(25875)
(24461)
(21377)
(20616)
(19260)
(18682)
(18536)
(17315)
(17052)
(16891)
(16785)
(16111)
(15729)
(15531)
(15380)
(13547)
(13362)
(13035)
(12406)
(12250)
(12158)
(11995)
(11747)
(10846)
(10656)
学科
(93430)
经济(93322)
管理(64991)
(61707)
(50876)
企业(50876)
方法(43775)
数学(38605)
数学方法(38256)
(27600)
中国(26255)
(23763)
(22249)
税收(20784)
(20748)
(20613)
业经(19029)
(18790)
贸易(18780)
(18325)
(18291)
地方(17393)
(16239)
财务(16179)
财务管理(16156)
农业(15865)
(15510)
银行(15469)
企业财务(15417)
(15047)
机构
大学(327175)
学院(322537)
(135156)
经济(132552)
管理(127917)
研究(112604)
理学(110785)
理学院(109570)
管理学(107913)
管理学院(107333)
中国(86680)
(69957)
科学(68386)
(66017)
(56531)
财经(52261)
研究所(51441)
中心(49853)
(49068)
(47809)
业大(45963)
(45043)
北京(45024)
经济学(41606)
(41197)
(40987)
师范(40844)
财经大学(39117)
农业(38284)
经济学院(37694)
基金
项目(221831)
科学(174825)
基金(164093)
研究(162071)
(143652)
国家(142548)
科学基金(121739)
社会(103372)
社会科(98067)
社会科学(98041)
基金项目(87145)
(82024)
自然(78924)
自然科(77092)
自然科学(77074)
自然科学基金(75732)
教育(72548)
(70779)
资助(67895)
编号(64769)
成果(53328)
(50306)
重点(49606)
(46700)
(45503)
课题(43669)
国家社会(43389)
教育部(43251)
科研(42636)
创新(42574)
期刊
(142041)
经济(142041)
研究(102696)
中国(57773)
学报(51111)
(49102)
科学(47375)
管理(45534)
(43985)
大学(38287)
学学(36055)
农业(30979)
教育(30801)
(27778)
金融(27778)
技术(24972)
财经(24810)
经济研究(23923)
(21120)
业经(20625)
问题(18699)
(16961)
(16364)
(16124)
(15977)
图书(15965)
理论(15633)
技术经济(15369)
科技(14765)
国际(14758)
共检索到475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志伟  吴柏钧  李竞超  
本文基于我国税收分权改革实践,对税收分成制度的税收增长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税权改革过程中,税收征管权集中难以解释我国税收长期增长的现象,保障地方税收收益权才是中国税收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与此相关的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分成制度,通过激励地方政府扩大税基和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两条途径促进了地方税收增长,且税收收入分成制度具有结构效应,以营业税为主的地方税分成产生的税收激励效应最为明显,增值税分成次之,企业所得税分成的税收激励效应最小。本文认为我国应在现有的央地财政体制机制下,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分权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新格局,深入推进省以下地方政府收入分权制度改革,以使各级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收益权,确保税收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延续12年之久的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在步入“十一五”以后表现出更加强劲的态势,从而在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激起了更大的波澜。本文由税收收入同现行税制的关联分析入手,在税收收入增长轨迹同现行税制变动轨迹的联系中,试图捕捉支撑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特殊”因素。以此为基础,采用特殊视角,逐一聚焦由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所引致的若干重大问题,给出种种政策判断,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贞发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存在一个难以被一般经济规律所解释的特殊现象:税收收入长期超GDP增长的"中国税收增长之谜"。本文发现它与中国式分税制的设计及税收征管集权改革密切相关。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国税部门的征管效率,而且通过压缩地税部门的"征管空间"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横向税收竞争行为。本文在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证框架中加入中央税收征管集权变量所得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显著抑制了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程度。同时,由于中国式分权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中国式分税制没有破坏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机制,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同向增长。但与中央税收集权改革相...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黎安  刘冲  厉行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了经济基本面和征税努力水平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成对样本(paired sampling)的数据结构,使用工具变量处理了税收努力度量误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估计了国税和地税机构的征税努力对于税收增长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设定的好处是既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国税和地税面对着同样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又可以识别两个机构征税努力的增收效应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GDP增长对于税收的增长有接近45%的解释力,征管努力对税收收入也有重要的贡献,地税局税收努力水平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国税局的边际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桑  蒋冠  
本文从分税种的角度解构分析了中国税收增长的原因,认为中国税收2002年以前的超常增长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超速增长引致;而2002年以后则主要是由于税收征收率的提升促成。其中既有合理性因素如企业效益的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的上升,征管手段的先进等,也有非合理性因素,主要是税率较高,而且缺乏弹性,调整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这两类因素对于税收增长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前一类因素是良性的,而后一类不合理性因素从长期来看会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兴芳  樊勇  吕冰洋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分析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地区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超常增长的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大,其原因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压力迫使税收要迅速增长,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拥有部分税种的征收和支配权,这与之前采取的财政收入分级包干制度相比,避免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和监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鸿貌  贾英姿  
近年来,国家治理已成为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的税收征管改革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把它放到中国国家治理的大环境中,在国家治理的宏观目标和整体框架内设计安排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路径和进程,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在探讨国家治理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税收征管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梳理,认为中国的税收征管改革只有在国家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为核心,以重塑税收征管流程为主要内容,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纳税服务能力和水平,融合税收征纳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规律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莎  
本文通过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实证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税收超速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后宏观税负变动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在不断降低。(2)分税制改革以后,各产业自身税负率的变动对宏观税负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一变动主要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税负率的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税负率不断下降所引起的,换言之,第二、三产业自身税负率的不断提高是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梁若莲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部门努力提升税收国际话语权,并于2019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中国税务声音在国际税收舞台上日渐响亮。本文探讨国际话语权与税收国际话语权的含义,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升税收话语权的实践及成效,并提出完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提升我国税收话语权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延安  
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政府审计对税收征管权的控制效果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审计对税收征管权的控制效果总体来说较好;主动纳税程度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或企业避税行为越严重,审计对其控制的效果也越好。审计机关应该加强对重点税源、经济发达地区或企业的税收征管权的控制,以防止税收征管权的进一步异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建军  
我国税收增长持续高于GDP增速,被称为"税收增长之谜"。在对全国、国税局、地税局及主要税种的征管效率进行细致系统测算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效率提高对税收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就全国而言,全国税收征管效率提高1%将会引起全国税收收入增长0.23%~0.39%,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是引起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实现税收应收尽收是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进税收公平、增加公共服务提供的可支配税收的客观要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本文运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随机生产前沿模型,从税收征管角度进行了税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解,研究发现,税收超GDP增长的管理根源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呈轻微递减趋势,且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对新技术的利用率不足是导致中西部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税务人员税收收入弹性逐年下降,甚至在东部地区出现负数,表明税务机构"粗放式"的人力投入增长已不能带来显著的增税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