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7)
- 2023(10660)
- 2022(8842)
- 2021(8273)
- 2020(6649)
- 2019(15559)
- 2018(15269)
- 2017(28661)
- 2016(15570)
- 2015(17363)
- 2014(17120)
- 2013(17312)
- 2012(16726)
- 2011(15892)
- 2010(15898)
- 2009(14703)
- 2008(14734)
- 2007(13069)
- 2006(12005)
- 2005(11045)
- 学科
- 济(75889)
- 经济(75818)
- 管理(38825)
- 业(36245)
- 方法(26628)
- 中国(26418)
- 企(26408)
- 企业(26408)
- 数学(23437)
- 数学方法(23198)
- 农(20877)
- 地方(20664)
- 业经(15899)
- 贸(15000)
- 贸易(14983)
- 学(14732)
- 易(14540)
- 农业(14141)
- 发(13473)
- 制(13155)
- 财(13080)
- 环境(13032)
- 银(12545)
- 银行(12525)
- 融(12443)
- 金融(12442)
- 行(12298)
- 和(11820)
- 地方经济(11517)
- 资源(10354)
- 机构
- 大学(230122)
- 学院(228176)
- 济(101936)
- 经济(100093)
- 研究(92465)
- 管理(82167)
- 中国(71245)
- 理学(69158)
- 理学院(68240)
- 管理学(67138)
- 管理学院(66711)
- 科学(55793)
- 京(52210)
- 所(48440)
- 财(44475)
- 研究所(44156)
- 农(41213)
- 中心(39830)
- 江(34862)
- 财经(34765)
- 北京(34348)
- 范(33315)
- 院(33224)
- 师范(33021)
- 业大(32330)
- 经济学(32249)
- 农业(32076)
- 经(31715)
- 科学院(29028)
- 经济学院(28919)
- 基金
- 项目(148835)
- 科学(117326)
- 研究(109308)
- 基金(107703)
- 家(95348)
- 国家(94583)
- 科学基金(78940)
- 社会(70933)
- 社会科(67326)
- 社会科学(67305)
- 省(56374)
- 基金项目(55580)
- 划(48635)
- 教育(48598)
- 自然(48469)
- 自然科(47208)
- 自然科学(47188)
- 自然科学基金(46330)
- 资助(44737)
- 编号(42554)
- 发(38481)
- 成果(35849)
- 重点(34714)
- 部(33853)
- 课题(31258)
- 发展(31087)
- 国家社会(30575)
- 展(30543)
- 创(30218)
- 中国(29569)
- 期刊
- 济(119748)
- 经济(119748)
- 研究(74239)
- 中国(53864)
- 农(38742)
- 学报(36941)
- 科学(35821)
- 财(31243)
- 管理(31138)
- 大学(27460)
- 农业(27256)
- 教育(26331)
- 学学(25431)
- 融(23441)
- 金融(23441)
- 经济研究(20106)
- 技术(19214)
- 业经(18761)
- 财经(17426)
- 问题(15900)
- 业(15548)
- 经(15233)
- 贸(14161)
- 世界(13863)
- 资源(13705)
- 国际(13154)
- 图书(12404)
- 技术经济(11920)
- 统计(10997)
- 科技(10492)
共检索到365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龙 潘安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中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中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如生产问题凸显、贸易争端不断、全球竞争加剧、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必须对不同省域或不同类资源分布区进行差别研究,积极实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采、利用与再利用战略。
关键词:
稀土生产 稀土资源 贸易争端 可持续开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龙 潘安
从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所处的地位、所面临的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新举措三个方面对中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采储量、资源储采比、人均年产矿量、资源利润总额、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在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影响权重较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社会发展水平层次中排名最高的指标。
关键词:
稀土 可持续发展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健 吴楠
稀土资源已成为21世纪全球现代工业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研究我国稀土现状,采取战略性的稀土保护策略对未来国内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具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世界稀土的现状和我国稀土资源概况,对比美、日、英、德等国的稀土战略政策,概括我国稀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稀土战略可持续发展对策,并建议将稀土资源保护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2015年4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通知》,自5月1日起,取消稀土等产品的出口关税。此前,我国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和控制稀土开采总量。这一系列政策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稀土行业进行管理的难度。为了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需多方推进,综合施策。开源节流并重增加稀土资源的有效供应(一)加大稀土资源勘探力度,增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包成 安忠梅 郝戊
稀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决策主体对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稀土产业 可持续发展 战略层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俊辉
我国的稀土科技及其发展钟俊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我国是一个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四十多年来,我国紧紧依靠科技人员,坚持自立更生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稀土科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包头稀土矿、南方离子型吸附稀土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明 赵敏
本文阐述了研究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旨在引起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
水利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灿 陈吉宁 陈吕军
给水工业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长期以来 ,给水工业在平衡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用水效益过程中 ,一直以满足于后者的要求为主导 ,造成了我国当前给水工业发展中的举步维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 ,提出了保证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并分析了给水工业的特性及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趋势的原因。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水工业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给水工业 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王钰 黄志钢
为了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五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居住环境、环境质量、政府运行效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42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264个地级市1990~2011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排名。
关键词:
城市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云峰 秦其明 曹宝 张自力
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1:400万的地形矢量数据,200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直辖市的分县统计数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资源、人口数据等,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人口压力、资源储备、环境保护为主要依据,选取其中代表性参数为主要指标,建立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1km×1km的栅格(GRID)为基础,采用GIS分析手段获得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结合本课题组所做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探讨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吉玉 刘高常
"十二五"期间,我国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链后端高附加值产品取得新成果、行业治理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找到新动力,但资源比较优势弱化、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价格低迷、环境污染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国稀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建立产业合作网络关系、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开展产业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加大金融支持稀土产业发展力度、完善产业专业人才支持体系等发展措施。
关键词:
稀土产业 新成效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吉玉 刘高常
"十二五"期间,我国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链后端高附加值产品取得新成果、行业治理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找到新动力,但资源比较优势弱化、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价格低迷、环境污染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国稀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建立产业合作网络关系、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开展产业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加大金融支持稀土产业发展力度、完善产业专业人才支持体系等发展措施。
关键词:
稀土产业 新成效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黄圣男 肖雷 姜茜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逐一体现,指导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和界定,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方向引领和底线把控的思想,体现了地区差异、生态类型差异和不同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具有地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全国不同省份或者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昊 李世平 银敏华
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与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演化过程,以及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变化可分为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四个阶段。相对全国而言,陕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预期未来,城市人均粮食
关键词:
土地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