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6)
- 2023(9375)
- 2022(7918)
- 2021(7505)
- 2020(6219)
- 2019(14347)
- 2018(14188)
- 2017(26767)
- 2016(14577)
- 2015(16796)
- 2014(16690)
- 2013(16570)
- 2012(15723)
- 2011(14373)
- 2010(14445)
- 2009(13944)
- 2008(14175)
- 2007(12784)
- 2006(11497)
- 2005(10818)
- 学科
- 济(64124)
- 经济(64019)
- 管理(47687)
- 业(42677)
- 企(36373)
- 企业(36373)
- 方法(27737)
- 数学(24067)
- 数学方法(23824)
- 中国(20648)
- 财(20422)
- 贸(18509)
- 贸易(18501)
- 易(18243)
- 制(18167)
- 农(15730)
- 业经(13585)
- 出(13169)
- 体(12573)
- 银(11978)
- 银行(11967)
- 学(11723)
- 行(11513)
- 融(11047)
- 金融(11045)
- 务(10972)
- 财务(10944)
- 财务管理(10910)
- 体制(10549)
- 企业财务(10328)
- 机构
- 大学(222100)
- 学院(216655)
- 济(101503)
- 经济(99763)
- 管理(81242)
- 研究(78059)
- 理学(68968)
- 理学院(68241)
- 管理学(67308)
- 管理学院(66899)
- 中国(62917)
- 财(49787)
- 京(47522)
- 科学(42497)
- 所(38860)
- 财经(38656)
- 经(35264)
- 中心(34623)
- 研究所(34538)
- 经济学(33730)
- 江(32430)
- 农(31501)
- 北京(30524)
- 经济学院(30302)
- 财经大学(28798)
- 院(28025)
- 业大(27286)
- 范(26280)
- 师范(26040)
- 州(24718)
- 基金
- 项目(136928)
- 科学(109458)
- 基金(104028)
- 研究(101085)
- 家(90182)
- 国家(89519)
- 科学基金(76796)
- 社会(68713)
- 社会科(65365)
- 社会科学(65349)
- 基金项目(53206)
- 省(48386)
- 自然(47044)
- 教育(46121)
- 自然科(46000)
- 自然科学(45984)
- 自然科学基金(45234)
- 资助(43847)
- 划(41679)
- 编号(38227)
- 部(33186)
- 成果(32914)
- 制(31119)
- 重点(30832)
- 国家社会(30412)
- 教育部(29156)
- 中国(28761)
- 发(28323)
- 创(27746)
- 人文(27284)
共检索到34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文兰
2012年3月,美国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向WTO提起诉讼,并得到了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以稀土出口管制的法律溯源为切入点,对我国稀土管制措施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出口管制 稀土 利益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芳
稀土进出口贸易中各方的利益获得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也受到相关方行为的重要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我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政策引致世界稀土进口国及其他稀土资源国的一系列反应措施。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我国与稀土进口国、我国与其他稀土资源国之间的博弈,研究得知各方为获得利益最大化可采取的策略选择以及相关各方博弈的结果,进而对我国稀土出口贸易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博弈分析 稀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辉
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护战略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从数量、价格和信息3个传导机制对国际稀土市场产生影响。随着稀土管制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稀土出口的地区结构及世界稀土出口的国别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管制政策给世界稀土贸易带来了显著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替代效应尤为显著。香港和新加坡的稀土转口贸易比以前更为活跃。
关键词:
稀土 出口管制 传导机制 连锁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晓唯 张露
我国作为稀土出口的第一大国并没有将稀土由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挽回并逆转此不利局面。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利益分析来衡量国家政策调整的效果,从出口关税、配额和建立卡特尔组织等方面阐述我国现行政策在理论上的收益,表明政策调整初有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继续深化改革。
关键词:
稀土出口 出口管制 利益分析 规制效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中日两国围绕着稀土资源出口的纷争正呈现出逐渐升级的态势。心急如焚的日本一方面放出了要将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的狂言,另一方面鼓噪和策动着美欧等国一起向中国"发难";然而,面对着日本明火执仗的"叫板",完全掌控着稀土资源话语权的中国政府不仅态度强硬,而且收放自如,毕竟,对于自家门前稀缺资源战略布局的调整,中国并不缺乏足够的底气和胜算的把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甲斌
对于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基于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多年来我国都是实行保护性的开采政策。但是,现实中却直接取得扩张性的开发效果,赤裸裸地挑战政策目标。分析研究认为,国内供应过剩与国外需求陷阱互动是导致问题的总根源。1.利益的驱动与监管的约束,为供应过剩创造了条件。导致稀土资源生产供应过剩,其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燕
2014年中国在WTO稀土案中的败诉使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出口关税退出了历史舞台,稀土供需与定价将在新的规则下发生新变化。应该在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培育中国稀土出口定价能力,从而达到保护稀土安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稀土资源 出口 定价能力 WTO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 金惠卿
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新能源、国防军事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世界的71.1%,但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平 胡爱梅 吴振信
基于博弈的视角,本文利用讨价还价模型对供需双方之间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我国出口企业因缺乏耐心而导致议价能力不足;通过对供方内部的定价分析,发现从一期到无限期、由两家出口企业过渡到n家重复博弈,我国稀土出口企业都无法走出"囚徒困境"。因此,我国应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积极发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作用,并建立稀土储备制度。
关键词:
稀土 价格困境 囚徒困境 博弈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芳
在稀土的生产和贸易过程中,我国稀土企业与政府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而稀土企业与政府之间、稀土企业与稀土企业之间必然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对于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我国政府与稀土企业之间的博弈,运用策略型博弈模型分析我国稀土企业之间的博弈,通过分析得知相关各方为获得利益最大化可能采取的策略选择以及博弈的结果,进而对我国的稀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稀土 博弈分析 资源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易福欢
本文提出政府政绩考核目标错位,稀土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与安全规制不足,生产和出口市场分散,六重机制叠加导致了稀土定价权缺失,尤其是实施出口配额管制后,中国稀土出口市场呈现出特有的"向日葵盘籽式"市场结构加剧了稀土出口价格竞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稀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经验,提出了增强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思路与建议,包括运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置换缺乏效率、备受指责的出口配额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德雷
WTO一审裁定中国对稀土等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相抵触,这是继"原材料案"之后,中国在资源保护政策领域的又一次失利,美国等则可谓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一石击二鸟"。本案中,原被告围绕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的事实、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展开了激烈博弈;与此同时,裁判者内部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开始出现分歧。本文对这起法律争议进行了评析,指出对中国而言,经历了WTO一系列败诉案例之后,对于自然资源出口的规制逻辑更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规则,以确保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合规性。
关键词:
WTO 稀土出口规制 法律争议 评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在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产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稀土需求量一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而中国几乎以占全球23%的稀土储备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稀土贸易大国,但在交易价格上却未能获得与贸易大国相匹配的竞争优势,甚至因为交易条件和管理政策等原因频繁遭遇诉讼并败诉,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以为,中国在稀土贸易中话语权微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泽生 蒋帅都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邢斐 何欢浪 金梦 易金超
本文通过在纵向关联市场框架下构建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两个下游国在分别采取独立贸易报复与联合进行贸易报复两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应采取的稀土出口政策。研究发现:(1)当下游国家独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时,若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低(高),则应对稀土出口进行征税(补贴),而下游国会对最终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征税)。(2)当下游国联合进行贸易报复时,在中国稀土产业集中度很低且下游国产业集中度很高的情况下,中国应对稀土出口进行征税,而下游国总会选择对最终产品出口进行征税。(3)若考虑到稀土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则随着环境污染系数增加,无论下游国家采取何种方式的贸易报复措施,中国对稀土出口都将会进行更多的限制。
关键词:
纵向关联市场 贸易报复 稀土出口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