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4891)
- 2022(12936)
- 2021(12306)
- 2020(10245)
- 2019(23931)
- 2018(23584)
- 2017(44796)
- 2016(24704)
- 2015(28159)
- 2014(28096)
- 2013(27589)
- 2012(25332)
- 2011(23070)
- 2010(22975)
- 2009(21148)
- 2008(20679)
- 2007(17950)
- 2006(15760)
- 2005(14228)
- 学科
- 济(96559)
- 经济(96421)
- 管理(72535)
- 业(66963)
- 企(56134)
- 企业(56134)
- 方法(44234)
- 数学(38496)
- 数学方法(38108)
- 中国(28753)
- 财(27250)
- 农(25453)
- 贸(22211)
- 贸易(22201)
- 制(21891)
- 易(21757)
- 业经(21285)
- 学(20299)
- 地方(16978)
- 理论(16856)
- 农业(16361)
- 务(15866)
- 财务(15792)
- 财务管理(15757)
- 银(15734)
- 银行(15687)
- 技术(15620)
- 体(15602)
- 和(15448)
- 环境(15358)
- 机构
- 大学(351833)
- 学院(347802)
- 济(143837)
- 经济(140879)
- 管理(135830)
- 研究(120118)
- 理学(117541)
- 理学院(116237)
- 管理学(114416)
- 管理学院(113796)
- 中国(90147)
- 京(75497)
- 科学(72000)
- 财(67278)
- 所(59932)
- 研究所(54536)
- 农(53809)
- 财经(53574)
- 中心(52936)
- 业大(49963)
- 江(49908)
- 经(48865)
- 北京(48270)
- 范(45864)
- 师范(45419)
- 经济学(44386)
- 院(43620)
- 农业(42129)
- 经济学院(40009)
- 财经大学(39931)
- 基金
- 项目(237152)
- 科学(186888)
- 研究(175821)
- 基金(173014)
- 家(150441)
- 国家(149232)
- 科学基金(127888)
- 社会(111249)
- 社会科(105461)
- 社会科学(105437)
- 基金项目(91254)
- 省(90162)
- 自然(81936)
- 教育(81549)
- 自然科(80019)
- 自然科学(79999)
- 自然科学基金(78569)
- 划(76617)
- 资助(71713)
- 编号(70991)
- 成果(58762)
- 部(53983)
- 重点(53264)
- 发(49757)
- 课题(49606)
- 创(49365)
- 教育部(46718)
- 国家社会(46228)
- 创新(46135)
- 制(46061)
- 期刊
- 济(155038)
- 经济(155038)
- 研究(107081)
- 中国(70687)
- 学报(54560)
- 财(51172)
- 管理(50742)
- 科学(50287)
- 农(49029)
- 教育(43719)
- 大学(41927)
- 学学(39149)
- 农业(34213)
- 技术(30255)
- 融(29439)
- 金融(29439)
- 财经(26736)
- 经济研究(25273)
- 业经(23139)
- 经(22860)
- 问题(20467)
- 贸(18631)
- 业(18127)
- 图书(17309)
- 理论(16854)
- 科技(16458)
- 技术经济(16314)
- 世界(15928)
- 国际(15813)
- 版(15523)
共检索到516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燕
2014年中国在WTO稀土案中的败诉使中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出口关税退出了历史舞台,稀土供需与定价将在新的规则下发生新变化。应该在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培育中国稀土出口定价能力,从而达到保护稀土安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稀土资源 出口 定价能力 WTO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辉
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护战略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从数量、价格和信息3个传导机制对国际稀土市场产生影响。随着稀土管制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稀土出口的地区结构及世界稀土出口的国别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管制政策给世界稀土贸易带来了显著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替代效应尤为显著。香港和新加坡的稀土转口贸易比以前更为活跃。
关键词:
稀土 出口管制 传导机制 连锁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易福欢
本文提出政府政绩考核目标错位,稀土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与安全规制不足,生产和出口市场分散,六重机制叠加导致了稀土定价权缺失,尤其是实施出口配额管制后,中国稀土出口市场呈现出特有的"向日葵盘籽式"市场结构加剧了稀土出口价格竞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稀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经验,提出了增强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思路与建议,包括运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置换缺乏效率、备受指责的出口配额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大威 郑江淮
多年来,由于需求增长缓慢、供给无序扩张、产业结构过于松散等多方面因素,我国稀土产业一直缺乏国际定价权。该文从供需两个方面对稀土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卡特尔模型,阐释了稀土国际定价的内在机理,即在全球稀土剩余需求缓慢增长的形势下,增强稀土国际定价权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卡特尔组织,或在更优的情况下,建立带有垄断特征的产业组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大型稀土集团、组建出口卡特尔以及扩大稀土市场需求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稀土 出口卡特尔 国际定价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甲斌
对于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基于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多年来我国都是实行保护性的开采政策。但是,现实中却直接取得扩张性的开发效果,赤裸裸地挑战政策目标。分析研究认为,国内供应过剩与国外需求陷阱互动是导致问题的总根源。1.利益的驱动与监管的约束,为供应过剩创造了条件。导致稀土资源生产供应过剩,其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文兰
2012年3月,美国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向WTO提起诉讼,并得到了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以稀土出口管制的法律溯源为切入点,对我国稀土管制措施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出口管制 稀土 利益博弈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晓唯 张露
我国作为稀土出口的第一大国并没有将稀土由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挽回并逆转此不利局面。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利益分析来衡量国家政策调整的效果,从出口关税、配额和建立卡特尔组织等方面阐述我国现行政策在理论上的收益,表明政策调整初有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继续深化改革。
关键词:
稀土出口 出口管制 利益分析 规制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泽生 蒋帅都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吉亚辉 曹希广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我国在国际市场缺乏应有的稀土定价权。稀土产品出口价格的"白菜价—黄金价—白菜价"变化说明我国定价机制并不合理。通过结合国际贸易价格磋商特点对稀土产品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交易规则进行描述,建立以双边叫价拍卖理论为基础的不完全信息贝叶斯稀土定价博弈模型,得到贝叶斯纳什均衡下进出口企业双方的稀土定价策略,形成稀土价格与价值相匹配的合理定价机制,最后为我国稀土产品出口合理定价机制的形成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 金惠卿
稀土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新能源、国防军事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中国稀土储量曾占全世界的71.1%,但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敏丽 章和杰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稀土价格 定价机制 税收制度 政府规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敏丽 章和杰
中国以世界42%的稀土资源储量供应世界85%的稀土需求,随着2015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和关税的取消,稀土出口呈现"量增价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从稀土资源采掘、加工与交易定价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通过改革目前的稀土资源税、建立稀土生态修复税和稀土环境税,并加强政府对稀土产业的规制来推动完善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促进稀土资源合理采掘与加工,减少稀土采掘与加工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稀土价格 定价机制 税收制度 政府规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李国平 汪海洲
文章基于完全成本核算了2008-2010年碳酸稀土的理论价格,并与国内市场价格和出口价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碳酸稀土的国内价格严重偏离其理论价格,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出口管制政策是校正稀土市场价格扭曲、弥补稀土资源折耗成本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补偿不足的一种手段,为我国政府在本次稀土国际贸易争端中提出出口管制政策是"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破解当前稀土生产与出口内外困局的关键是改革稀土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文章提出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改革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德雷
WTO一审裁定中国对稀土等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相抵触,这是继"原材料案"之后,中国在资源保护政策领域的又一次失利,美国等则可谓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一石击二鸟"。本案中,原被告围绕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的事实、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展开了激烈博弈;与此同时,裁判者内部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开始出现分歧。本文对这起法律争议进行了评析,指出对中国而言,经历了WTO一系列败诉案例之后,对于自然资源出口的规制逻辑更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规则,以确保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合规性。
关键词:
WTO 稀土出口规制 法律争议 评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华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在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产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稀土需求量一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而中国几乎以占全球23%的稀土储备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稀土贸易大国,但在交易价格上却未能获得与贸易大国相匹配的竞争优势,甚至因为交易条件和管理政策等原因频繁遭遇诉讼并败诉,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以为,中国在稀土贸易中话语权微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