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0)
2023(8887)
2022(7561)
2021(7233)
2020(6192)
2019(14811)
2018(14432)
2017(27840)
2016(15247)
2015(17767)
2014(17768)
2013(18096)
2012(17064)
2011(15615)
2010(15562)
2009(14716)
2008(14802)
2007(13435)
2006(11526)
2005(10683)
作者
(44665)
(37615)
(37419)
(36033)
(23852)
(17913)
(17141)
(14690)
(14268)
(13310)
(12932)
(12589)
(12071)
(11975)
(11902)
(11824)
(11172)
(11119)
(10910)
(10890)
(9334)
(9144)
(9140)
(8564)
(8561)
(8560)
(8293)
(8100)
(7586)
(7506)
学科
(73281)
经济(73221)
管理(39523)
(38927)
方法(35856)
数学(32807)
数学方法(32620)
(29017)
企业(29017)
中国(21441)
(19775)
(17120)
贸易(17111)
(16717)
(16640)
(13655)
(12974)
业经(12336)
农业(12300)
(11919)
银行(11888)
(11868)
金融(11864)
(11453)
地方(10937)
(9715)
环境(9357)
(9300)
财务(9281)
财务管理(9256)
机构
大学(232315)
学院(227490)
(108935)
经济(107106)
管理(85991)
研究(83992)
理学(73566)
理学院(72742)
管理学(71742)
管理学院(71302)
中国(66849)
(49419)
(48210)
科学(47215)
(42982)
财经(38950)
研究所(38859)
(38404)
中心(37977)
经济学(36310)
(35671)
经济学院(32914)
(32743)
北京(32114)
业大(31624)
农业(30443)
(29284)
财经大学(29159)
(28222)
师范(27981)
基金
项目(145466)
科学(115037)
基金(109301)
研究(105867)
(95292)
国家(94598)
科学基金(80028)
社会(69845)
社会科(66390)
社会科学(66368)
基金项目(56800)
(52158)
自然(50154)
自然科(49028)
自然科学(49011)
教育(48246)
自然科学基金(48202)
资助(46344)
(45513)
编号(41407)
(34965)
成果(34306)
重点(32771)
(31263)
国家社会(30359)
教育部(30255)
中国(29925)
(29430)
人文(28430)
大学(28232)
期刊
(115642)
经济(115642)
研究(71123)
中国(44752)
(36595)
学报(34405)
(34200)
科学(32535)
管理(30085)
大学(25966)
(24634)
金融(24634)
学学(24442)
农业(22994)
财经(20601)
经济研究(20254)
教育(18347)
技术(17963)
(17810)
问题(16139)
业经(16127)
(16051)
国际(14174)
世界(13702)
(13516)
理论(13394)
技术经济(12537)
统计(11979)
实践(11806)
(11806)
共检索到346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学信  
一、我国电信市场格局分析:“价格战”的经济背景 1.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历程 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原邮电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双寡头垄断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学信  
本文从规制的视角对目前我国移动电话市场上的“价格战”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电信市场结构的特点,然后探讨了移动电话市场出现“价格战”的经济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价格战”的相关规制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吴丰祥  朱文伶  
本论文通过直接选取成长模型以估计影响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决定因素及预测其未来成长趋势。鉴于成长模型的选取具有随机性,故本研究比较了3种移动电话扩散通用模型的配适度和预测力,然后以按拟合度最高的扩散模型来确定因子及对未来成长的预测。根据1986-2007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信息采集研究显示,Gompertz模型为最适模型,扩散速率的决定因子有:与移动电话具有互补性的固定电话及其它3项与市场需求相关的因素。本研究预测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及小灵通用户总计普及率为51.9%,与实际数值的误差很低。本研究丰富了对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驱动力估计,提高了成长预测的准确性,并指出了低价市场对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重要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纪国涛  
价格竞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体现了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学习并调整各自行动,根据变化的条件和环境采取有效率的行为。本文基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博弈本质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对称管制、经济租金、转移成本和产品差异化等要素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博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增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有效竞争程度以及缓解行业价格博弈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锟  陈昌伟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存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他们占据了所有的移动市场份额,属于典型的非合作性双寡头竞争市场。移动作为市场在位者,拥有资源、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联通是作为打破电信市场独家垄断局面的角色出现的,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属于后来者,在竞争中不断抢夺原属于移动的市场份额。面对移动通信这样一个在中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两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各种竞争策略,为我们分析双寡头竞争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施卫东  朱俊彦  
论文对中国移动电话区域扩散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三个扩散模型和基尼系数指标对1997-2009年间的扩散速度、扩散密度进行比较研究,并用面板模型对扩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移动电话的扩散速度不是匀速,也不是单一的加速或减速,而是呈波浪式的。在整个扩散期内,各省的平均扩散速度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东、西部地区略高,中部略低。城市化、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互补程度以及使用成本对各区域移动电话扩散影响显著,其中使用资费比首次购买成本的作用更明显,这为新一代在我国的发展预测提供一些依据和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伯谦  
对移动电话市场的调查和预测陈伯谦绍兴市移动电话从1992年8月开通后发展飞速,至1995年7月末,计费用户达8673户,年均增长2.2倍。为了摸清移动电话今后的发展前景、用户的消费心理与承受能力以及今明两年移动电话的需求量,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常岐  张竹  
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这一产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移动性、个性化、真实性、碎片化、私密性等特点使其依托而又独立于互联网而存在,逐渐发展为集信息化、娱乐化、生活化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用户规模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产业结构来看,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使其产业边界不断扩大并走进了社会中心地带,但随着它向各个行业的不断渗透,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丹辉  吕廷杰  
本文通过国内外移动通信行业数据对比,从市场垄断、产权垄断两个角度辩证分析了中国移动通信业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渐进式的竞争性垄断不仅符合电信行业特点,也符合中国国情,并提出在中国移动电信行业还不具备大规模产权改革的条件,而转变思想、控制利润,建立系统的、连续的、可预期的管制体系是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琼  韩炜  
2015年以来,我国移动网络迅速发展,电商、团购、旅游、支付及网络约车五大类移动消费旺盛,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能力和不同学历的移动用户其使用行为各具特点。从当前情况来看,移动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移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文化和娱乐消费较少,老年群体移动市场开发不足。未来,移动消费将成为线上消费的主要渠道,移动和物联网将主导"互联网+",社交、娱乐将提升移动消费体验,个性化消费进一步推动移动产业细分,移动支付和即时位置共享将引导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为了加快移动消费产业发展,应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规范信用消费市场;推动移动网络提速降费,扩大免费Wi-Fi的覆盖范围;加快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加强移动消费统计监测;继续加大对移动技术基础性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合理消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琼  韩炜  
2015年以来,我国移动网络迅速发展,电商、团购、旅游、支付及网络约车五大类移动消费旺盛,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能力和不同学历的移动用户其使用行为各具特点。从当前情况来看,移动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移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文化和娱乐消费较少,老年群体移动市场开发不足。未来,移动消费将成为线上消费的主要渠道,移动和物联网将主导"互联网+",社交、娱乐将提升移动消费体验,个性化消费进一步推动移动产业细分,移动支付和即时位置共享将引导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为了加快移动消费产业发展,应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规范信用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纪国涛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经过了无价格竞争阶段、显性价格竞争阶段、隐性价格竞争阶段、后价格竞争阶段的演化,体现了制度调节与市场选择并行的内在规律性,也增进了市场协调、提高了市场效率。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具有非合作博弈的特性,行业管制与市场选择共同推动了竞争的有序化。因此,要实现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还离不开适当的政府行政参与下的不对称管制政策,而且不对称管制政策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宁连举  孙启明  张珂  
目前,移动通信市场有个奇怪的现象从理论上而言,在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下,寡头竞争的移动通信市场经过适度竞争,最终会形成寡头有效竞争格局,即携手垄断市场的均衡状态。然而,在政府管制和适度竞争双重作用下的移动通信市场久久未能达到寡头有效竞争格局,恶性价格战依旧愈演愈烈。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究移动通信市场价格战的根源,并对遏制价格战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富良  
基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发现它们与政府规制形式紧密相关。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部分地是政府规制的结果,也是规避规制的创新结果,而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结构与竞争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变化和规制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钰碧  王良元  
随着我国通信市场机制的完善,通信市场上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他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一浪接一浪。今年4~5月期间,很多地区的移动通信市场上都纷纷出现了“准单向收费”形式的资费套餐。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并结合当前我国的通信行业环境,综合分析了移动通信价格竞争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