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2)
2023(14115)
2022(11990)
2021(11237)
2020(9240)
2019(21504)
2018(20977)
2017(39919)
2016(21638)
2015(24597)
2014(24769)
2013(24703)
2012(23834)
2011(21945)
2010(22286)
2009(20822)
2008(20875)
2007(18868)
2006(16768)
2005(15585)
作者
(63752)
(53405)
(53265)
(50888)
(34182)
(25539)
(24376)
(20684)
(20334)
(19210)
(18330)
(17844)
(17188)
(17015)
(16955)
(16603)
(15916)
(15761)
(15457)
(15397)
(13581)
(13294)
(13008)
(12176)
(12151)
(12060)
(11931)
(11843)
(10802)
(10765)
学科
(100158)
经济(100067)
管理(58654)
(57295)
(43227)
企业(43227)
方法(39055)
数学(34680)
数学方法(34342)
中国(32843)
(29696)
地方(24966)
(22711)
(21530)
贸易(21515)
(20897)
业经(20800)
农业(19679)
(18911)
(18722)
(17560)
银行(17533)
(17011)
(16790)
金融(16788)
环境(15063)
(14885)
(14501)
(14431)
地方经济(13664)
机构
大学(318873)
学院(318318)
(142035)
经济(139206)
研究(119731)
管理(117788)
理学(99505)
理学院(98274)
管理学(96726)
管理学院(96092)
中国(93032)
科学(70019)
(69379)
(65169)
(61608)
研究所(55458)
(54428)
中心(53791)
财经(50253)
(49331)
(45619)
北京(45223)
经济学(44421)
(44420)
师范(44048)
业大(43815)
(42557)
农业(42523)
经济学院(39975)
(39134)
基金
项目(200767)
科学(158449)
研究(150371)
基金(145416)
(126028)
国家(124946)
科学基金(105890)
社会(96439)
社会科(91438)
社会科学(91416)
(76624)
基金项目(74947)
教育(68727)
(65552)
自然(65256)
自然科(63722)
自然科学(63702)
自然科学基金(62581)
编号(61104)
资助(60724)
成果(51651)
(48582)
(45770)
重点(45724)
课题(43444)
(41163)
国家社会(40275)
发展(39798)
教育部(39220)
(39165)
期刊
(164971)
经济(164971)
研究(103711)
中国(69673)
(51398)
(48701)
学报(46493)
科学(44628)
管理(44148)
教育(37565)
(35869)
金融(35869)
大学(35309)
农业(34990)
学学(32770)
经济研究(27423)
技术(27384)
业经(26554)
财经(25190)
问题(21958)
(21794)
(20047)
(19211)
国际(18150)
世界(17521)
技术经济(16509)
统计(15458)
图书(15406)
商业(14718)
理论(14680)
共检索到504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珵  杨骁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20年中国的8个中长期国家科技规划以及114个国家科研经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科研经费投入和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研经费政策演变过程的逻辑。研究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确定了大方向,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动力和依据,财政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形式和框架;财政科研经费政策变迁的原则是提高效率与遵循规律,作用是引导激励与宏观调控。本研究结论有助于科研工作者了解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目标背景与演变逻辑,并为决策者制定新时期中国科研经费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鼓励与限制、改造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一政策的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过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理论为逻辑方向;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为逻辑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终点。新时代对民营经济政策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中国特色",统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于"外部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耀方  
文章重点回顾了新时代十年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的历程,归纳了改革的脉络和精髓;借用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博弈论等,总结梳理蕴含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逻辑;探寻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始终围绕调动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这一主线,既有内在需求和外在驱动,亦有动态调整的实践积累和发展规律;坚持科研诚信底线,更益于解决现实问题;建议关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建设,更加强调综合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更加注重大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芦千文  
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产业,形成的标志是农村改革初期以农业服务户为主的市场化服务主体大量生成。经过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几个阶段,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这既是农业现代化规律的阶段性呈现,也有着特定的经济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形成了中国小农户兼业化、服务化、规模化三个分化方向,以及服务链接型、土地集中型相辅相成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小农户将会贯穿中国农业现代化全程,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推动力量。要加快构建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向飞  
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理清中国共产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路,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逻辑;二是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政策的理论逻辑;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通过探寻其中的逻辑进路,可以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静  孙景余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汇总,分析了我国兼职教师队伍政策上的演变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中国近二十年历史,是一部在稳定中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不仅有利于对过去二十年的正确认识,而且有利于廿一世纪明天更好的发展。一、前十年的改革中国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贯穿历史的始终。这是历史发展的红线,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晓青  
建党百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探索、萌芽、调整、发展和优化五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定位和发展导向方面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在历史维度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和世界教育领域的类型创新。展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加快内涵建设为重点,使我国早日从职教大国成为职教强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润霞  
安徽省“八五”商业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张润霞一、“八五”期间,全省商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八五”时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国民经济连续四年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商业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龙  
本文考察了印度自独立后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创建期、调整期、发展期.总结了印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科技和社会进步方面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探讨了印度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与教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李一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职普融通既是我国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内容,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以职普融通政策文本为基础,分析发现:职普融通政策经历前期渗透、探索推进、体系构建和深化发展四个时期;制度环境、社会需求和文化观念等构成职普融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受退出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影响,职普融通政策变迁体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特征,同时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关键节点”。故政策制定者在推进职普融通政策创新时,需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提升政策治理能力;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形成协同推进动力;优化政策实施环境,强化政策执行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