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8)
2023(7086)
2022(5809)
2021(5549)
2020(4613)
2019(10495)
2018(10194)
2017(18479)
2016(9663)
2015(10976)
2014(10537)
2013(10694)
2012(9938)
2011(9332)
2010(8972)
2009(8406)
2008(8303)
2007(6938)
2006(6245)
2005(5786)
作者
(28607)
(24103)
(23961)
(22908)
(15102)
(11573)
(10784)
(9500)
(9198)
(8561)
(8283)
(8218)
(7864)
(7684)
(7586)
(7438)
(7092)
(6911)
(6884)
(6629)
(6106)
(5786)
(5765)
(5424)
(5400)
(5349)
(5170)
(4868)
(4780)
(4729)
学科
(46054)
经济(46015)
管理(26558)
(24228)
方法(20786)
数学(19139)
数学方法(19029)
(18205)
企业(18205)
中国(16211)
(11264)
(10034)
贸易(10028)
(9861)
(9583)
(9420)
环境(8232)
技术(8007)
(7932)
业经(7878)
农业(7686)
(7611)
银行(7602)
(7557)
(7439)
资源(7347)
(7329)
金融(7329)
(7236)
地方(7075)
机构
大学(146919)
学院(142365)
(69722)
经济(68718)
研究(58254)
管理(54193)
理学(46742)
理学院(46175)
中国(45978)
管理学(45559)
管理学院(45298)
科学(34801)
(32299)
(29497)
(29000)
研究所(27342)
中心(25493)
财经(23878)
经济学(23450)
(23068)
(22215)
北京(21211)
经济学院(21209)
(21125)
业大(19534)
科学院(18768)
(18641)
(18618)
师范(18493)
农业(18192)
基金
项目(101132)
科学(81664)
基金(77828)
研究(71809)
(69938)
国家(69541)
科学基金(58739)
社会(48978)
社会科(46798)
社会科学(46785)
基金项目(40761)
自然(37210)
自然科(36252)
自然科学(36243)
自然科学基金(35644)
(34846)
资助(31822)
(31410)
教育(30836)
编号(25517)
(24345)
重点(23681)
中国(22859)
国家社会(22723)
(22619)
(21290)
教育部(20588)
成果(20401)
创新(20245)
科研(19461)
期刊
(69483)
经济(69483)
研究(44466)
中国(30094)
科学(23698)
学报(23010)
管理(19945)
(19893)
(19260)
大学(16957)
学学(15800)
农业(13907)
经济研究(12762)
财经(12218)
(12173)
金融(12173)
(10650)
资源(10648)
技术(10027)
(9790)
教育(9675)
问题(9634)
世界(9486)
(9218)
国际(8810)
业经(8633)
科技(8510)
技术经济(7430)
图书(7157)
统计(6954)
共检索到21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文章基于省级数据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1—2020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动态分布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区域间、区域内及省域间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逐年增长,省域间绝对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特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演变趋势具有一定惯性,表现为相邻等级间转移概率较大,跨等级转移概率较小;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有望向上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文章基于省级数据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2011—2020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动态分布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区域间、区域内及省域间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逐年增长,省域间绝对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特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演变趋势具有一定惯性,表现为相邻等级间转移概率较大,跨等级转移概率较小;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有望向上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亚欣   陈保启   靳福磊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31个省份2005—2019年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使用莫兰指数分析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绝对差异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2)东部地区绝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中西部地区经历了先升后降过程,中部地区最终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保持平稳下降。2009年出现断崖式下降,其余年份则不断提高并呈分散趋势。(3)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逐渐增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爱华  高子桓  张虎  
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划分成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来研究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空间优化效应。研究表明:第一,科技资源配置的动态网络效率整体偏低,动态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发展态势;第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技术研发阶段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技术研发阻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三,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资金转移对科技资源配置动态网络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对本省份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知识转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资金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力,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速科技资源的空间优化并扩大其影响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雁琴  王艺锦  密瑞帮姑丽·买买提  王伟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高校R&D投入、高校R&D产出和高校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传统Markov链与空间Markov链对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的分布、差距及动态演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东部省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比较高。(2)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水平在总体差距上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3)Markov链分析表明,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状态流动性较差,发展进程缓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课题组  
The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on the base of data of national survey of all R&D resources of 2000. It also provides some polic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equalit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industries and that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shortage of inputs.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唐亮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股价不仅受到公司基本价值有关信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市场公共信息的影响。通过研究股票价格运动特征可以有效地判断股价所包含的信息特征,解释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状况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现阶段我国股价还不能传递足够多的企业特定信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功能较弱,这一结论和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结果相吻合,即股市对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问题还相当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敏慧  杨传喜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存在的差异性,为配置效率的提升寻求有效措施。[方法]运用超效率DEA,对20012014年间中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以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中国各地区整体的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超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520上升到2014年的0.76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综合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玲利  
针对以往DEA方法在进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中存在的不足,文章首先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要素的相对权重进行了设定;进而采用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1991~2005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T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配置效率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状况,其中政府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配置效率的提高,而改革开放、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则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关  江振龙  徐达实  李成  
本文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出现的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动态影响。我们在Song et al.(2011)建立的经济转型模型基础上,引入企业影子银行活动。定量分析表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短期内有助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但推升了劳动力和融资成本;从长期来看,由于低效企业不会完全退出,将降低社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对企业违约风险传导的研究表明,影子银行的杠杆作用将放大违约风险,阻滞资源配置效率的增进。影子银行,资源配置,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杨凤鸣  陈晓亮  赵晓军  
目前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并突出地表现出较高的纯技术效率与较低的规模效率。将三阶段DEA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的提高是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主因素,而工业发展、外资依存度和开放程度的增加不能明显改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布局。另外,Bootstrap纠偏后的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下降,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效率下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林  李青  刘兵  曾建丽  
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了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结构变迁呈现三大趋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基本表现为向高阶段发展态势,并呈现出"由点至面"的扩散趋势;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之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东北地区"领跑"其他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极化+虹吸"趋势,而长江三角洲则表现出"共振+趋同"趋势。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较规模效率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骄  
本文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格局的演变对专利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小企业的专利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其后是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效率低是因为对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不如企业。中国的科技资源不断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这是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科技资金的配置达成的,它们对科技资金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建平  赵园园  吴美琴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异质性动态演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将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六个距离测度与交叉效率集结模型对2014年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同区域内部评价分析,再利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区域最优权重,以此区域间交互评价得到的综合效率值作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依据,最后对其结果加以分析并给予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