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2)
2023(10853)
2022(9130)
2021(8693)
2020(7029)
2019(16059)
2018(15915)
2017(29375)
2016(16117)
2015(18720)
2014(18706)
2013(18751)
2012(18354)
2011(17113)
2010(17556)
2009(16338)
2008(16478)
2007(15014)
2006(13889)
2005(13266)
作者
(50106)
(42037)
(41856)
(39749)
(26920)
(20229)
(18915)
(16367)
(16135)
(15272)
(14687)
(14277)
(13815)
(13493)
(13352)
(12893)
(12486)
(12214)
(12145)
(12063)
(10897)
(10354)
(10229)
(9488)
(9472)
(9419)
(9384)
(9322)
(8799)
(8506)
学科
(76188)
经济(76106)
管理(43465)
(40798)
(29978)
企业(29978)
中国(28352)
方法(24641)
(22509)
数学(21139)
数学方法(20820)
地方(20819)
业经(16375)
(16271)
贸易(16255)
(15785)
(15519)
(15420)
(15266)
农业(15184)
(14654)
银行(14633)
(14266)
(13833)
金融(13832)
(13815)
环境(12573)
技术(11996)
(11951)
地方经济(11499)
机构
大学(242761)
学院(241961)
(104724)
经济(102477)
研究(97439)
管理(84313)
中国(77418)
理学(69503)
理学院(68556)
管理学(67326)
管理学院(66869)
科学(59129)
(56149)
(52320)
(48133)
研究所(46890)
(44077)
中心(43162)
(38662)
北京(37627)
财经(36561)
(35190)
师范(34864)
(34550)
农业(34249)
业大(33487)
(33092)
经济学(32662)
(31481)
科学院(30719)
基金
项目(148816)
科学(115898)
研究(110808)
基金(105482)
(93177)
国家(92367)
科学基金(76358)
社会(69658)
社会科(65941)
社会科学(65924)
(56766)
基金项目(53815)
教育(49379)
(48920)
自然(46570)
自然科(45358)
自然科学(45344)
资助(44861)
自然科学基金(44522)
编号(44266)
成果(38581)
(38353)
重点(34340)
(33569)
课题(32567)
发展(31077)
(30574)
(30510)
国家社会(29442)
中国(29349)
期刊
(130196)
经济(130196)
研究(81566)
中国(62252)
(42701)
学报(39332)
科学(37111)
(35396)
管理(34713)
教育(31293)
农业(29597)
大学(28834)
(28159)
金融(28159)
学学(26446)
技术(20822)
经济研究(20640)
业经(20394)
财经(18919)
问题(17385)
(16580)
(16428)
(16253)
图书(15195)
国际(15005)
世界(14697)
资源(13384)
(12681)
论坛(12681)
技术经济(12311)
共检索到407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晓霞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知识产业将是世界产业的主流 ,其产品将融入更多的人类智慧 ,其中科技资源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它资源不同 ,科技资源的投入往往能够产生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并且可以反复长期使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拥有强大的科技资源。但在我国 ,长期以来 ,忽视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知识、文化、教育等科技资源重视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加入WTO ,科技资源必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 ,该文抛砖引玉 ,分析了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特征 ,阐述了中国科技资源的管理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元甲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产量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邢志义  
我国农业期刊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邢志义ABSTRACTPeriodicalsinthefieldofagriculturecolectedbytheChinese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ionsar...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凌杰  冯有利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对策;(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组建文献信息中心;(2)建立信息开发公司,开展多种服务;(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4)开展用户培训工作,普及文献检查知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金官  陈新军  刘必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利  王晓云  赵晋巍  
文章从信息资源形态、基础数据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了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对国内外信息资源利用的最新发展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国防科技信息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伟  
由于计划经济制下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不足 ,我国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梁金萍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搞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营  余学军  岩松文代  
竹子是重要的非木质森林资源,部分产品具有替代木材的作用。中国竹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以竹子开发利用而发展的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化工、纺织等多个领域,成为公认的绿色低碳产业。该文分别对竹笋、竹材加工、竹炭、竹纤维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把握目前中国的竹子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如挖掘竹文化元素、技术创新及完善贸易政策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建安  
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资源利用的价格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设与发展中十分重要。在我国,卡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资源利用价格问题研究的基础,但需要吸收其它成功的尤其是西方的理论与实践之处。对于资源价格问题,不仅需要研究其市场因素,而且要研究其非市场因素;同时,在资源价格机制研究中,政府功能的问题也十分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一  王青  顾晓薇  
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都需要物质投入,所有的投入物质或迟或早都会变成排出物质(废弃物或排放物)返回到环境之中。因此,通过测量物品(服务)的物质投入量就能估计其潜在的环境冲击。同时,测量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物质投入能够帮助生产者认清资源消耗的分布状况,锁定重点部位,为改进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支持。铜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铜的生产在提供了铜资源的同时,也消耗和搬动了大量的物质,产生环境压力。本研究以中国粗铜生产为研究对象,量化了我国铜生产的物质投入和生态包袱,并对其国际实物贸易环境负担转嫁进行了计算分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任建峰  杨爱国  
对广泛分布于温、热带近海海域的大型深水贝类栉江珧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作了介绍,并就栉江珧栖息状况,对水温、盐度、pH、溶解氧等各种环境因子适应性的生态习性作了详细描述。论述了水温对栉江珧的生长、性腺周期发育的影响。对栉江珧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贝暂养、催产及幼体培育的技术和养殖现状进行了总结。简要概述了江珧科物种同工酶的研究进展,并对栉江珧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和今后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彦平  吐拉克孜  郭文英  顾万春  
综述了国内外在巴旦杏品种选育、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分析、丰产栽培技术、遗传学、无性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巴旦杏遗传学研究上的差距;分析评价了新疆开发利用巴旦杏资源的条件,并对巴旦杏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国亮  职菲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矿物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的九成多;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矿物能源将日益紧缺。海洋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等特点,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具有战略作用。但受制于技术成本、维护难度、设备质量等因素,海洋能发展较缓慢。我国海洋能发展要充分考虑技术成本、设备造价、输电线路成本、输电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