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8)
2023(7931)
2022(6654)
2021(6585)
2020(5378)
2019(12542)
2018(12235)
2017(22857)
2016(12127)
2015(13812)
2014(13655)
2013(13534)
2012(13035)
2011(12008)
2010(12074)
2009(11596)
2008(11373)
2007(9836)
2006(8996)
2005(8442)
作者
(32642)
(27547)
(27147)
(26394)
(17701)
(12853)
(12379)
(10629)
(10541)
(9971)
(9439)
(9105)
(8984)
(8871)
(8773)
(8573)
(8243)
(8001)
(7782)
(7591)
(7061)
(6599)
(6565)
(6359)
(6252)
(6215)
(6043)
(6032)
(5518)
(5475)
学科
(51451)
经济(51406)
管理(32651)
(31420)
(23478)
企业(23478)
方法(20287)
中国(20046)
数学(18632)
数学方法(18461)
(15400)
(14336)
贸易(14330)
(14129)
(13585)
(11658)
(11316)
银行(11313)
(10967)
(10847)
金融(10847)
(10109)
农业(9930)
业经(9440)
地方(8558)
技术(8203)
(8098)
及其(8061)
(7787)
环境(7524)
机构
大学(170650)
学院(168533)
(84510)
经济(83123)
研究(67566)
管理(63442)
中国(58632)
理学(53047)
理学院(52455)
管理学(51908)
管理学院(51563)
(39422)
(37286)
科学(35429)
(33642)
中心(31669)
财经(30039)
研究所(29930)
(27665)
经济学(27206)
(25275)
北京(25037)
(24955)
经济学院(24413)
(24341)
财经大学(22310)
(21627)
师范(21514)
科学院(19967)
(19697)
基金
项目(105197)
科学(84673)
研究(81630)
基金(79123)
(68170)
国家(67654)
科学基金(57502)
社会(54240)
社会科(51653)
社会科学(51648)
基金项目(39654)
(36205)
教育(36188)
自然(33929)
资助(33690)
自然科(33138)
自然科学(33129)
自然科学基金(32594)
(32411)
编号(31633)
成果(27606)
(25888)
中国(24131)
国家社会(23871)
重点(23729)
(23641)
教育部(22637)
课题(22368)
(22108)
(21703)
期刊
(94363)
经济(94363)
研究(62403)
中国(39131)
(29165)
(28569)
金融(28569)
管理(25061)
(23324)
科学(22331)
学报(20661)
教育(17787)
大学(16698)
经济研究(16583)
财经(15668)
农业(15456)
学学(15302)
(14388)
国际(13843)
(13559)
技术(13357)
业经(12745)
问题(12163)
世界(12117)
理论(9077)
(9008)
论坛(9008)
(8956)
技术经济(8712)
科技(8075)
共检索到284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鸿鸣  赵昌文  付剑峰  
发轫于1980年的科技贷款已经走过30多年的历程。本文回顾了科技贷款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了其演进规律,认为这一历程的演进受金融环境及科技环境的变化、市场化进程、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的驱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制约科技贷款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区域政策转型有三个重要特点:从平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从行政区到经济区、从抑制城市化到双轨推进的快速城市化。这一转型贯穿着两条主线:东西关系和对外开放。当前我国区域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区域政策不会改变,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和区域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将沿着"科学发展"这一理念和原则不断进步,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贵浦  阮盼昕  陈明亮  
本文基于中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8年的存贷款数据,采用Monti-Klein模型测度其勒纳指数,并在分析存贷款市场势力演进路径和内在关系后发现:(1)存款市场势力与人均存款呈复合U型,并存在反向转置的三个拐点;贷款市场势力与人均贷款整体呈现弱Logistic增长趋势,只存在局部U型。(2)寻找市场势力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贷款HHI是贷款市场格兰杰原因的最终源头,存贷比是存款市场格兰杰因果关系最终源头。(3)用平行数据验证存贷款市场势力演进轨迹,发现贷款额在存贷款市场势力中起到比利润还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梅林德  
本文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作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中国从其自身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即毫不动摇的开放战略、循序渐进的试点方法、一揽子政策方案的政策措施、以及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文章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乔锦忠  
本文描述了中国三种形式的助学贷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指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在本金、利率、贷款偿还、操作机构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迈克尔·赫德逊  刘英  
由于金融化的过度发展,目前西方国家内部问题重重,新自由主义政策濒临终结。当前全球各国都面临着金融战争,美元本位制是美国向其他国家进行掠夺的手段,金融寡头开始转向亚洲吸取经济剩余,西方国家试图压制中国从而使中国面临潜在的军事威胁。文章建议,中国在未来三十年应着重发展实体经济,妥善解决好农业和食品问题,防范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渗透;完善税收体制,降低生活、经营成本和公共服务价格;充分发挥中央银行作用,加强资本管制,确立人民币国际地位并参与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文章建议中国要借鉴西方古典经济思想来指导当前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黄容霞  
经过30年的发展,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一个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正在逐步成熟,其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课程设置基本定型,研究对象重新界定,学科体系初步建构,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研究内容逐步深化,学科建制逐步规范,政策影响日益显现。回顾我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从无到有的开创历程,可以发现一条基本的路径贯穿其发展始终,即贴近经验、面向问题、实践取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常宇豪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回顾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进程与衍变,对重构规制理念、完善规制体系、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历史分期和事件分析等方法,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划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规制进程和阶段性特征,即规制框架初步建立、模式基本形成、监管总体宽松的规制形成期,刑法规制框架基本建立、规制手段趋于完善、监管总体严厉的规制发展期,以及规制模式向激励型转变、监管松紧趋向适度的规制提升期。总结近30年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衍变规律,总体趋向是规制理念走向成熟、规制范围更趋广阔、规制方式趋于灵活、规制体系逐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常宇豪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回顾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进程与衍变,对重构规制理念、完善规制体系、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历史分期和事件分析等方法,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划分为三个时期,研究各个时期规制进程和阶段性特征,即规制框架初步建立、模式基本形成、监管总体宽松的规制形成期,刑法规制框架基本建立、规制手段趋于完善、监管总体严厉的规制发展期,以及规制模式向激励型转变、监管松紧趋向适度的规制提升期。总结近30年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衍变规律,总体趋向是规制理念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兵杰  
新中国成立后 ,面临着一个东部沿海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的极端不平衡发展的地区格局。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格局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从开发西部的思想、开发西部的政策、实施效果、原因探讨四个方面分别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开发西部的思想与政策进行论述 ,认为西部的开发不应采取平衡发展的“均衡战略” ,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 ,培育自身的经济增长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海波   李文翰   孙卢玲   李莉莉   蔺洁  
中国为发展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规范与引导数字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为了揭示不同时期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变迁的演进路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本文在构建中国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1977—2023年国家层面颁布的数字经济政策展开文本挖掘与政策梳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经济政策历经萌芽、信息化、“互联网+”、数字经济四个演进阶段;(2)政策发布数量阶段性差异明显,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政策发布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3)政策焦点具有阶段演化性,随着国内外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国家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在关键历史事件推动下,数字经济政策重点从基础生产制造逐渐转向研发与应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寇宗来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其中我们以一些关键性的政府文件将这一过程划分为特征鲜明的不同阶段。接着,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演变过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逻辑解释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光辉  陆峰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 ,其实质是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当前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任重而道远 ,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虽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具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但由于外部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必须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各种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中明  
文章对造成贷款分类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国志  赵晖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量和余额呈下降趋势,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支农再贷款的政策作用越来越小,正在逐步淡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